《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爲何令人落淚

《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為何令人落淚

《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為何令人落淚

路遙開篇寫道:“人生的道路雖漫長,但緊要處常只有幾步,特別是當人年輕的時候。” 喜歡陝北作家的小說,看過很多部,尤喜他們筆下如黃土般溫厚粗糲的感覺。路遙寫人心在這批老陝中當算一絕,他筆下男女的濃情、婉意、忿怒、愁腸,各種都鮮靈靈直掏人心。真情實意之下,倒似書中一個惡人也無了。

路遙在小說中刻畫了一個心高氣傲,性格倔強的年輕人高加林的形象,他是那個時代優秀青年的代表:渴望憑藉個人能力改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身份。可是,他的民辦教師資格被人頂替,經過煎熬和等待好不容易被調動到縣城當上了幹部,此時的他感到農村的戀人劉巧珍已經配不上自己,於是轉投縣城播音員黃亞萍的懷抱,最後卻因為感情上的糾葛被人告發了走後門的秘密,最終被退回了農村,而此時一心愛他的劉巧珍早已嫁給了老實本分的馬拴,再也沒有人來安撫他受傷的心靈。

《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為何令人落淚

到底應該怎樣去評價主人公高加林呢?我認為單純的指責他喜新厭舊,結果遭到了命運的懲罰是不夠深刻的。我們可以想像不識字的劉巧珍和通訊員高加林之間的代溝有多麼嚴重,巧珍只會和他嘮叨莊裡的水井修好了,老母豬又下了幾個崽子,完全無法進入高加林的內心深處,即便當初他們在一起,也是他遭受打擊極度需要人安慰的結果。書中這樣評價可憐的巧珍我認為十分的生動:“再說些什麼呢?她自己也不知道了。

可以說農民劉巧珍和知識分子高加林之間的愛情悲劇是從一開始就註定了的,愛情並不只是簡單的相濡以沫,還需要精神上的共鳴,兩個人必須要相配。其實高加林老早就發現了兩人之間的遙遠距離,只不過在他痛苦和困頓的時候,他捨不得放棄劉巧珍這個美麗而溫順的女子,一旦他來到了廣闊的天地,發現自己還能夠飛得更高,便能夠痛下決心,將劉巧珍棄之如敝屣。

現代的人,再看高加林,再想人生的選擇,總是站在利益和成就的基礎上,而,這真是路遙想要告訴我們的嗎?高加林的人生,從頭至尾充斥著浮躁。不管是遇到劉巧珍,還是遇到黃亞萍,他的所作所為都是因為太浮躁使然。題外話,這和《平凡的世界》的孫少安來比,有種兩種極端的意思。

《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為何令人落淚

在他還不懂情為何物的時候,在農村環境里長大又成熟的劉巧珍愛上了他,對他拋出了愛意,從頭至尾,高加林沒有付出任何,劉巧珍為他賣饅頭,等他,向他表白,為他刷牙,甚至後來三番五次跑城裡看他,還給他送本就掙得不多的錢。為他付出了很多,不僅有感情,還有心血。而高加林付出了什麼,一個親吻嗎?

同時,黃亞萍呢,同樣,第一時間來看他,為他送吃送喝,為他買衣服,花光了自己整月的工資。而高加林又付出了什麼,一個親吻外加一個擁抱嗎?我們可以想象一下,高加林這二十多年是如何過來的,他家是村裡最窮的一家,他卻是過得最舒適輕鬆的一個娃娃,從小父母供他上學,苦活累活沒讓他幹過。高中畢業了,又去做了民辦教師,照樣是沒幹過農活。

後來教師被下了之後,在地裡賭氣時,掘了兩天地,還放出豪言,我要吃遍所有的苦,以後再有什麼苦,我就都不怕了。可是呢,沒幾天就不再掘地了,老人心疼他,拉糞的輕活分給他。我想,我們不應該站在如何選擇兩個姑娘的角度去思考,而是,通過這兩個姑娘的故事,來反思高加林的人生,來反思我們自己的人生。社會發展太快,有些事情來的太快太順利,很容易讓人高興過頭,得意忘形。這個世界我們太容易浮躁,丟了我們該有的人生態度。

《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為何令人落淚

我曾經還彷徨過,一個目不識丁的農村女子,怎麼能和這樣一個有為青年能幸福一生呢。日子久了,風花雪月不再的時候,面對柴米油鹽,是不可能有什麼共同的話題。不可能廝守到老的。即便是能到老也是不幸的。其實我錯了,我大錯特錯了。人哪,不能為了一已之私,編找出這樣那樣的理由。為自己的自私和不負責任開脫。那是怎樣一顆金燦燦的心,你怎能忍心這樣去傷她。不識字不是她的錯。你識了幾個字,就自以為怎樣了呢!做人,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人生,不如意的事十之八九。只有當你回首時,覺得問心無愧,那麼才會得到真正的平和安寧。至今,令人動容的是,寫到高加林和劉巧珍分手,大馬河橋上,巧珍的眼淚撲簌簌跌落河中,順著清朗朗的大馬河水流,流入混黃的縣河,繼續湧走。悠遠如古時的樂府民歌,清新像花兒信天游要飯調。

《人生》:路遙,巧珍的悲劇今天早已司空見慣,當年為何令人落淚

看到這裡,還是難過,為巧珍,為當年的那些農村姑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