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就是這幾個各佔一半

【知者觀其彖辭,則思過半矣】

【疑也者,誠疑,以為可者半,以為不可者半】

【人皆期七十,才半豈蹉跎】

...

中國人的文字博大精深,對”半”字的哲學,道德經講的剛好: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知足常樂 ,適可而止。

林雨堂曾寫過一篇文章《中庸的哲學:子思》,稱為半字哲學。

看破浮生過半,半之受用無邊。半中歲月盡幽閒;半里乾坤寬展。半郭半鄉村舍,半山半水田園;半耕半讀半經廛;半士半姻民眷;半雅半粗器具,半華半實庭軒;衾裳半素半輕鮮,餚饌半豐半儉;童僕半能半拙;妻兒半樸半賢;心情半佛半神仙;

是啊,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哪能件件稱心如意?

人生在世,不就是這幾個各佔一半

半忙半閒 才是生活

《菜根譚》:“人生太閒,則別唸竊生;太忙,則真性不見。”人不能太閒,太閒,則無所事事,易生雜念;也不能太忙,太忙,則身心疲憊,易失真性。生活最好的狀態,是半忙半閒之間。忙就忙得井井有條,閒就閒得自在逍遙,半忙半閒之間,才是生活。

半醉半飽 才是日子

每個中國人在餐桌上都會從小被叮囑:細嚼慢嚥 7分飽 ... 這不僅是父母對我們身體健康的要求,也是讓我們慢慢去體味菜品,體會食物的來之不易。

白居易一生坎坷卻長壽,皆因他有節有度的飲食之道。

他主張素食淡味,飯吃半飽即止;雖好喝酒,但絕不貪杯,酒至微醺便停。

“先進酒一杯,次舉粥一甌。半酣半飽時,四體春悠悠”,先喝一杯酒,再吃一碗粥,半醉半飽之時,四肢百骸悠悠然如春暖花開,神氣舒暢。

半醉半飽 才是養生之道 才是日子

人生在世,不就是這幾個各佔一半

半塵世 半天地

出世”是道家的追求,“窮則獨善其身”;“入世”是儒家的追求,“達則兼濟天下”。“如果一個人完全入世,縱身江湖,難免會被五欲紅塵的潮流沖走;假如純然出世,自命清高,則人生必是漂浮無根,空轉不前的。”

所以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一半出世一半入世,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業。

人生,就在這一半一半之中。半因半果,半苦半樂,未來世事茫茫,一半還之天地,一半讓將人間。


祝您六時吉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