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平兒是王熙鳳帶來的陪嫁,應該是從小被王家指派給王熙鳳的丫頭。總覺得她和襲人很像,盡忠職守,時時刻刻維護主子的權益和聲譽。

這一點,在探春代行管理之職時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探春上位,是她期盼很久的,雖然只是暫代,至少她可以把平時積累的改革方案付諸實踐。

改革,就意味著推翻前任,於鳳姐面子上不好看,平兒有力有效地解決了這個問題。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探春說要免了賈環和賈蘭每年八兩“吃點心或者買紙筆”的銀子,平兒馬上說“早就該免。舊年奶奶原說要免的,因年下忙,就忘了。”

探春說姑娘們每月二兩的頭油脂粉錢與月錢重疊,是多餘的費用,並直接點出鳳姐辦事不力:“你奶奶怎麼就沒想到這個?”平兒馬上解釋“這有個原故”,然後說出了一大段讓人信服的理由。

探春說要對大觀園實行承包制,平兒就說“這件事須得姑娘說出來。我們奶奶雖有此心,也未必好出口。”

這些未必真是王熙鳳想到卻沒辦到的事,卻被平兒都圓了回來,既讓探春的改革無需顧忌,又維護了她的主子王熙鳳。

連平時很少評價人的寶釵都說:“你張開嘴,我瞧瞧你的牙齒、舌頭是什麼作的。從早起來到這會子,你說這些話,一套一個樣子,也不奉承三姑娘,也沒見你說奶奶才短想不到,也並沒有三姑娘說一句你就說一句是。橫豎三姑娘一套話出來,你就有一套話進去。總是三姑娘想得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個不可辦的原故。”

寶釵的評價總是這麼中肯,作為奴才的平兒,並沒有對探春一味順從,她尊重每一位主子,卻分得清輕重,知道自己的主子是誰。

這正是王熙鳳倚重平兒的原因,也是四個陪嫁獨留下平兒的原因。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於王熙鳳而言,平兒是極好的工具,既是她事業上的臂膀,又是她挾制男人為自己立賢良牌坊的擋箭牌。平兒自己又是怎麼想的呢?

作為奴才,她沒有自由選擇命運的權利,做陪嫁也好,當通房丫頭也好,她都得聽從主子的安排,這個社會制度對她的束縛,她無從擺脫。

無法選擇命運,但可以選擇怎樣把被安排的人生過得更好,這就是平兒的可貴之處。

對於王熙鳳的安排,她欣然接納,原因有二:一是奴才對主子的忠誠,這是從小接受的教育;二是除此之外,她並不能得到更好的人生。

鴛鴦就是一個例證。

鴛鴦是具有反抗精神的代表,但她反抗的結果是什麼呢?等於已經預知了死期:只等賈母一死,她要麼一死盡忠,要麼出家為尼。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王熙鳳的手段,平兒是知道的,賈赦也許只是說狠話,未必做得出來。王熙鳳正相反,她可以笑著就把人給謀害了,不需要說狠話。

即使王熙鳳開恩願意把平兒配小廝,又有哪個小廝能入得了她的眼呢?

與其和一個不愛的人折騰一生,把自己折騰成庸俗的婆子,不如過平淡安然的單身生活,即使時光老去,那份淡雅從容不會變。這便是平兒的選擇。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看清自己的定位,從而清楚自己該要什麼和不該要什麼。身為奴才,平兒不敢有非分之想,因為那個念頭一出來,就必定是腥風血雨,傷人傷己。做姨娘又怎樣?得寵與不得寵,都是煩惱,都是爭鬥。

而且,她是愛著賈璉的。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賈璉是被寶玉光環所掩蓋的暖男,他是那個時代最宜嫁的男人。他怕王熙鳳,不是真怕,而是骨子裡對人的尊重,不肯利用自己的男性優勢發威。

能在自己所愛的男人身邊,侍候他的飲食起居,也是一種幸福。愛,不是擁有,而是付出。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身為奴才,一邊是彪悍且手段毒辣的王熙鳳,一邊是自己深愛著的溫柔男人賈璉,她懂得在夾縫裡找到一種平衡,既能讓自己全身而退,又儘量緩和他們之間的矛盾,比如瞞著賈璉幫王熙鳳放貸,比如替賈璉隱瞞他的風流帳。

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她會懂得如何取捨,比如向王熙鳳彙報賈璉偷娶尤二姐一事。

我一度沒有讀懂平兒為什麼這麼做,這看起來是對賈璉的背叛。細讀之後,發現其實不然,這才是她對賈璉以及對尤二姐的保護。

偷娶尤二姐,賈璉犯了國法,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被有心人利用,賈璉所要承受的後果很嚴重。她相信王熙鳳的能力,只有她能化解這個潛在的危險,何況娶都已經娶了,王熙鳳也不會對賈璉和尤二姐怎麼樣。

這就是她對王熙鳳的狠毒預估不足,把尤二姐逼入死路,並非她的本意,所以她會揹著王熙鳳給尤二姐送吃的,也會在尤二姐死後偷出二百兩銀子給賈璉用作安葬費。

在這樣的事件中,平兒更看清了自己的位置:尤二姐之死,就是不安分的後果。

該安分時要安分,守住自己的位置,不去覬覦不該屬於自己的位置,這是平兒能在賈府獲得普遍讚許的根本原因。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越是有教養的家族,越是有文化的團體,越講究秩序,守好自己的本分,就是講秩序的體現。

當然,平兒也有不講秩序的時候。

在薔薇硝事件中,因為牽扯到了趙姨娘,平兒在寶玉自願頂罪的情況下,行使權力,瞞天過海,目的是不想讓探春難堪。

這是平兒之善,總是替他人著想,但也體現了平兒在管理上的侷限性。事後,王熙鳳一語點出了這樣做的後患:“寶玉為人,不管青紅皂白,愛兜攬事情。別人再求求他去,他又擱不住人兩句好話,給他個炭簍子戴上,什麼事他不應承。咱們若信了,將來若大事也如此,如何治人。”

這一點,平兒應該也是清楚的吧,對自己的能力有精準的預估,所以不去追求權力。權力越大,責任也就越大,相應對能力的要求也越高。

平兒對王熙鳳的能力是佩服的,同時也看到了她背後的不容易。用健康換權力,值嗎?平兒覺得不值,所以她更會安守本分,至於高管職位,誰想做就讓誰去做吧。

她自己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勸王熙鳳的:“何苦來操這心!‘得放手時須放手’,什麼大不了的事,樂得不施恩呢!依我說,縱在這屋裡操上一百分的心,終究咱們是回那邊屋裡去的。沒的結些小人仇恨,使人含怨。況且自己又三災八難的,好容易懷了一個哥兒,到了六七個月還掉了,焉知不是素日操勞太過,氣惱傷著的!”

《紅樓夢》:知性平兒,人生在世,應該懂得要什麼和不要什麼

正因為平兒沒有權力慾,她才能比王熙鳳看得透徹。慾望,是矇蔽我們雙眼的罪魁禍首,無慾則平,平安,平淡。王熙鳳在慾望中自取滅亡,平兒在無慾中得到昇華。

我願意相信,賈府敗後,如果賈璉不因罪致死,最後守在他身邊的,一定是平兒。也許,他們也能受劉姥姥之邀,在農莊裡過上賈政曾經嚮往過的田園生活。

那時的平兒,正是求仁得仁,和自己所愛的男人一起,過上了平淡而幸福的生活。


往期回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