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萬億的投入,為什麼農民沒有多少感覺,甚至與吐槽?

新農村建設,國家每年都會有一號文件,對農村的一些財政扶持也在每年加大,大搞搞村村通。就我們家鄉,公路,通訊,互聯網,有線電視,自來水等基本都已做到。這些都是政府的一個系統工程,2004年以來,為這些工程的實施累計已經有上萬億的資金了。

這些萬億的投入,為什麼農民沒有多少感覺,甚至與吐槽?


這些工程的推進,給廣大農村的農民朋友帶來了很大的方便,有線電視無論是清晰度還是選擇的多樣性,再就是互聯網的入戶也給廣大鄉村更大的便利,瞭解世界與世界溝通在農村就可做到。另外,農村的老舊電力線路重新有一個更換,電費也降低了。以前每個村換變壓器村民還要集資,現在一起費用免除。最後一次黃河水引進,每個人收了一些費用。應該是水質更有保證,這樣身體健康也有了一定保證。

這些萬億的投入,為什麼農民沒有多少感覺,甚至與吐槽?


但是,就我們身在農村的廣大鄉親,雖然這麼多的投入,可是很多群眾還是沒有那麼大感覺呢?這和城市不一樣,就像金融危機發生的時候,四萬億的投資,除了提高工資搞基礎建設,化解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

鄉親們有這麼幾點看法:這個修路在靠近鄉鎮的路會修的好一些,甚至多一些,靠近邊緣的就會差,也會修的少。因為這個資金歸根結底還是要鄉鎮去規劃。再就是就筆者家門前的一段公路,修了這是第三次,第一次是集資,第二次是公家投入,這第三次又重新修繕了,撐不了幾年光景。這個質量是需要相關部門嚴格把關的。

這些萬億的投入,為什麼農民沒有多少感覺,甚至與吐槽?


通自來水,這個以前也是集資一部分,國家投入一部分,鋪了管道進家,沒過幾年,又引進黃河水,重新換管道,又拿一部分費用,水費也不便宜,這就需要思考了,希望別再折騰了,至於水費也要明明白白,價格公開這樣讓人們明明白白消費。

這個投入也不一樣,比如鄰村就搞了,修了管道澆莊稼,公家投入的,而這邊就沒有,國家的錢是投上了,但是,如果村幹部會來事,會照顧到他們多一些傾斜資金,這樣有的就受不到幫扶,這也是原因之一。就像有親孃後媽一樣。

這些萬億的投入,為什麼農民沒有多少感覺,甚至與吐槽?


新農合本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可是近些年,一個勁的漲,今年本地區已經每人260元了,一個四口之家就需要一千多。而每畝地的收入也就在幾百,這還是風調雨順,年成不好費用打進去還要賠錢。

再有這個費用上漲,而報銷比例卻沒有漲。再有糧食那麼多年同樣雷打不動,玉米甚至又降低了些。這讓靠種地來生活的農民朋友很受傷。新農合有了,醫院費用上漲了,而農村患者看病的比例不低反而多了。以前,家人住院,一萬報銷比例百分六十五,按照比例報銷就是,現在不是,很多不能報銷的,剩下的才是那個比例。即便是百分百,你一萬塊有一多半不報銷,剩下的全報銷了又有多少,這是把農民朋友真正無奈與吐槽的地方。

這些萬億的投入,為什麼農民沒有多少感覺,甚至與吐槽?


關鍵是新農合十幾年來繳費漲了幾十倍,糧食價格卻雷打不動依舊維持著原價,讓靠種地生活的農民非常的無奈和受傷,特別是自從有了新農合,醫院趁機大幅提高了醫療費用,導致農村患者報銷後實際的看病費用,比新農合推出之前更高了,並沒有從根本上真正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有農民朋友說:既然報銷百分之八十的新農合繳費都買了,為什麼不能把剩下的那不報銷的百分之二十也繳費購買了呢?這樣百分百報銷才是真的惠民利民,看似沒有報銷的那百分之二十部分佔比很小,其實是佔了整個醫療費用的大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