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最神祕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熱愛清代史的人都知道,乾隆皇帝最常住的場所就是他的書房三希堂了,這個建築不僅精緻玲瓏,還頗有清靜聚暖的效果,許多遊客遊玩故宮時必定會去這裡。

然而在故宮的一個角落,一個神秘的後院卻如梅花般暗自生香,散發著神秘的藝術色彩,這個院落就是乾隆晚期命人建造的倦勤齋,這個院落自光緒皇帝病逝後就一直處於禁閉的狀態,直至近代修繕工程結束後才開放,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個神秘的倦勤齋到底有哪些特點。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先來看看倦勤齋的寓意,按照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倦於勤務、休憩頤養之地,是乾隆皇帝為自己退位後“頤養天年”而預建的,不過略微諷刺的是,乾隆皇帝並沒有在這裡修身養性,而是把它當做聽戲消遣的場所。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再來看看倦勤齋的佈局,倦勤齋是仿建福宮花園中的敬勝齋而建的。

據記載,倦勤齋坐北朝南,面闊九間,捲棚硬山頂,覆綠琉璃瓦,黃琉璃瓦剪邊,前出廊,簷下繪蘇式彩畫。東五間與符望閣相對,東西各接遊廊,分別與符望閣東西廊相接,房廊相對,構成一個封閉的院落,自然形成東五間、西四間的格局。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從格局上來看,倦勤齋似乎並沒有什麼驚豔的地方,但進入到這其中就會發現裡面別有洞天。

倦勤齋內部的修飾、擺設,處處透著精心和講究,唯皇家才能為之。

它的內簷裝修罩槅大框都是以紫檀為材料的,造價昂貴,卻又不失文人氣,分隔室內空間的槅扇,雞翅木框架拼接成燈籠框、冰裂紋或者是步步錦,中間還嵌著玉石——當然是乾隆最喜歡的新疆和田玉,槅子中間,嵌著輕薄的夾紗,略有點透明,似玻璃而堅韌耐用,上面可以寫詩,可以繪畫,更可以刺繡各種圖案。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不過要說最具特色的還要屬倦勤齋的內簷裝修部分,東五間和西四間各有千秋。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東五間的裝飾工藝以竹黃和雙面繡為最。西四間最重要的裝飾是170平方米的通景畫,是由歐洲傳教士畫家郎世寧借鑑了歐洲教堂中的天頂畫和全景畫的形式而移植於清代宮廷內的。

故宮最神秘的後院,曾是乾隆的常住場所,近代才開放!

這也奢華程度難怪乾隆之後,嘉慶、道光、光緒等皇帝也經常會去倦勤齋活動,並以此作為書房,畢竟這麼奢華的書房誰不想用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