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我捨不得3


生長收藏 損益餘缺 八個字是道德經的核心思想

道德經99 81章,其實每一章都是相互關聯和遞進的,必須整體通篇邏輯結構弄清楚,包括當時所處的人文環境,文字的表達和寓意,才能更通俗的明白。

其實道德經核心就是八個字 生長 收藏 損益 餘缺 道德經更予道德沒有一點關係,只不過是時代的變化 和名字的改變,才失去了 本真。正如道德經第一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恆名一樣,名字不是一成不變的 ,都是在時刻發生改變。

道德經 的道就是一切規律 德是按規律做事 的方法

不管事眾人還是那些所謂的專家 都是一個字來掰開解讀,這就是 執微者 必失其著

萬物生於有 有生於無 是第四十章 德之末

重點是有和無之間的關係。這裡 無是有 的源頭 而有是無的末端。但同時也是無的體現

這篇要同時與第11篇一起看就更明白這一篇的初衷,也更完整的理解老子的本意。

原文如下: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通俗意思是說三十根條匯聚到一個輪子中,因為輪子空,才能讓輻條和車軲轤變成車輪,才會有作用。陶土做器皿,因為器皿空才會有了器皿盛放的作用。。。。

總結為 有無交通 放得利用,最後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是文言文中互文的修辭方法,直接表達就是有無調通 方得利用 。利是道德相合而有了增加的意思 也即是有增為利。就像30根條和車轂合在一起,功能作用增加了 。而不是少了。有和無相互交通,最終獲得了利用之機

為什麼要提到這個事情?是因為當時很多人都說,現在的人遠離了天道,也就是天然道德,去親近所謂的 仁 義 和禮這種社會道德。因此這種情況下我們做這樣的事情,有什麼意義和改變那?

其實是這樣的:這個世界 生長收藏,生生不息,一切都說循環往復週而復始。這是自然之道。現在和將來無論出現什麼樣子的形式都說非常自然的。就像強和弱相濟,有和無相生一樣道理。越是在德之末這是時候,才越算產生新的生機,就好比深夜才是離光明更近。

正因為如今的離道失去德,才更需要我們正本清原

也正是如此,孔子認為的 理壞 樂崩 糟糕透頂的春秋戰國不正是那是時候產生了世界非常有名的百家爭鳴嗎?

這裡反正 其意思為循環往復 。這裡的弱者本意是和強相對應的意思。之用的用是作用的意思。

其實道德經不是老子寫 的 而是周朝觀星的尹喜總結的老子的思想。

孔子 見到的也不是老子 而是他的遠房侄子老聃,因為名可名 非恆名,過去是世襲制,老子不願意在效力,改姓李。因為找不到他就讓他的侄子繼續工作。老是姓,子是爵位。爵位是世襲制的。就比如你父親是李所長,退休了你兒子還叫李所長一樣。後人只知道老子這個名字。其實不知道這其中是三個人。

待續。


聶老師姓名開運


未知和新情況要描述需要先進行定義。定義是從無到有。譬如,人們為了兌換方便要定義一個概念,貨幣。這個概念附加到黃金上,黃金就變成了錢,這個概念附加到紙上,紙就變成了錢,這個概念附加到銀行卡的數字上,數字就變成了錢。沒有錢以物易物交易成本極高,交易量極小,微量的交易難以支持分工與協作,自然就沒有市場(萬物)出現。因此,道(0)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第二個問題就是人們接受這個概念的前提。一生二。Self的錢=Others的欠條。別人給你打欠條的條件是別人提走了你的貨。所以,錢的另一面屬性是欠條。一個概念(系統)的權利面必須有對應的義務面支撐,這個權利面才被萬物(大家)認可。大家認可並使用才能開創全新的(萬物)。因此無是權利與義務屬性相反,大小相等,相加之和為零。數學表達1+(-1)=0,我們需要的是1,但不能忽視1對應的(-1),這個世界沒有絕對權利,也沒有絕對義務。權利隱藏在義務中,個體獨享的權利是義務;群體承擔的義務是權利。

參考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智能社會》


高金波


無中生有,有的確生於無,但無的形成必須經歷有,而且是一切,當達到無數之時,歷盡所有之刻,則迴歸一切虛無,老子其實並不屬聖人,達摩應屬聖人,他的經歷磨難,一切塵世間的苦難,無數的劫數之後,他應該是無了,也就是入定且行於寰宇之間,真正的覺醒者也,達摩覺醒後,絕對不是一般的邏輯思維智慧,而是真正的自由意識,打個比方,世界由隨機出現泯滅的電子組成,他的智慧則是隨機的虛無,與這個世界達到共鳴自然通曉一切,他腦子裡絕不是一推二,二推三,而是一切與一切都有著一切的關係,他們的邏輯關係不是線,而是一個體,這個體你能隨便連線,這些線是常人認為的有,而所有有組成的這個體呢,即是一片虛無,無所不生,無所不容


洋蔥圈之無之言


《有~無》來源於(心)的(動~淨),(生命夲源)是(清淨平等)的故(無相)。由於(生命~無明妄動)而(聚集成相),故有(宇宙萬相)的顯現。如果(世間萬像~安份守己)那麼世間便(清淨平等)了,如果(世間萬像~妄想執著)那麼世間便(爭鬥難息)了。(初始生命~無明妄行)而使(生命輪迴)經歷(苦痛磨難)而(覺回夲源),只有(輪迴磨練)的(生命覺悟)後才有資格享受(安詳恆樂)。而且這(覺悟過程)必需是(自覺)否則任何(聖人)都幫不了(迷愚者),但凡(迷愚眾生)祈求(覺者超度)皆是(愚蠢)的(眾生)。(聖人言教)只能(開示~修行路徑)路需要(自己走),所謂(功德)就是(行者)的(覺悟程度)。


只緣無事可思量


有關老子的‘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的問題。其實老子講的是本源問題。‘宇宙中的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萬物生於‘’有‘’是人人都知曉得,而有生於‘’無‘’,則是人不好理解或者不能理解的。其實這個能生有的‘’無‘’不能當沒有講,它不是現在‘’有‘’的形狀,而只能把他當作是具體的‘’有‘’的前身。比如,一張木桌,桌這個‘’有‘’其必然生於原本不是桌子這個物體的‘’無‘’。再比如一碗飯,飯這個有必然生於不是飯那個物質的‘’無‘’。 在往大說,比如宇宙天體這個有必然生於原本不是宇宙天體物質的那個‘’無‘’。


德奕人生


無中生有的故事其實在生活中時常不斷在發生,只是我們沒有在意而已,比如我們用手機在頭條上回頭問題,這其中就有無中生有的道理所在,我們在手機上寫了東西,按下發送,這個時候寫的東西就會以看不見的方式傳遞,然後才會發送成功才會被顯示出來,這其中就是經歷了不斷的空有轉換。所以無中生有,有終會歸於無這個是自然規律而已,仔細觀察,在生活中處處可見。



互信聯盟正能量


有和無實際上都是物質!有、是正物質,是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的總稱!無、是負物質,是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的負面的總稱!老子說無(〇)是永恆不動不變的,那是不對的,有和無是互動互變的!也有周期的!也就是宇宙也有壽命!當一次宇宙壽命到期之時整好是有與無互換能量(物質)完結之時!這個時期宇宙的所有主宰者全部轉世下界到人間,也就是世界末日的到來!有末日那一說嗎?有!世界末日也就是新世界的開端!實際上這個時期的宇宙萬物已經進入新世界了!


王一140842921


佛狗不要臉!又發文章黑道家?吹佛家!比如佛教的法門就是抄襲道教比如禪來源道德經 ,易筋經是道士寫的,歡喜禪來自於雙修,還有有無生相生是老子說的 虛無也是道家東西叫(太虛),有叫(太極),佛家有沒有自己的東西就會抄襲!最後不要臉說老子不是聖人,你媽逼是聖人!


十六辛


道是無法說清楚的,儘管如此,老子還是在《道德經》中對道進行很多次說明。這個“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就說明道的表現形式,仍然抽象,因此,老子又作了一個形象生動的比喻:”譬道之在天下也,猶小谷之於江海也。”其中的意思是:下雨後匯聚成小溪流,溪流進入江,江進入海,海水蒸發後形成雲,雲又形成雨,就這樣循環不止。在這個過程中,海水蒸發是看不見的,這就叫“無”,除此而外,其餘的雨,小溪,江,海都是看得見的,這些就叫”有“,這些就生於那看不見的蒸氣”無”。


盤古開傳


我認為,這句話違背了自然因果規律。無不可能生出有,如果無能生出有,那就違背因果大律了!老子說的無,其實也是有,只不過老子的顯微鏡度數太低,沒看到更加細微的有。萬事萬物都是無上甚深微妙法,你看不到,不說明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