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前言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穆斯林的葬礼》(以下称《葬礼》)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被称作“现代中国百花齐放文坛上的一朵异卉奇花,傲然独立”。作 家霍达凭借其作为回族人的生活经验,以特有的悲情姿态,讲述了一个回族家庭的悲欢离合和爱恨情仇,呈现了穆斯林群体在历史长河和中国大地上的兴衰沉浮及艰难跋涉。正如小说题目选取的特定情境“葬礼”,是一个从肉体消散到灵魂回归的过渡仪式,仪式的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送葬之人需承受凝视死亡的精神压抑,死者沉人大地的一刻也是生者走向下一个葬礼的开始。而作者正是以这样一种“向死而生” 的姿态,将自我沉人深渊,从而凝视穆斯林民族深藏的伤口,寻找精神救赎的出路和灵魂回归的彼岸。

一、玉与月:纯真幻想的破灭与证伪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穆斯林教徒又称作“清真”教徒,“清真”一词体现了穆斯林教徒的宗教信仰和价值追求。“纯洁无杂谓之清,真诚不二谓之真”,穆斯林最为看重的即是追求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清”和“真”,以一种至清至纯至洁至真的状态应对人生。而在《穆斯林的葬礼》中,最能体现“清真”的便是贯穿全文的“玉”和“月” 两个主题意象。“玉”常被形容为晶莹清透、温润有方,古人常有佩玉的习惯,视怀玉如怀德, 高洁纯粹的玉象征着对高尚品行的追求。而“月” 也常被视为空灵高洁之物,皓月之光寄托了人们对光明磊落之高远境界的精神向往。《葬礼》 中的章节均以“玉”与“月”为题,两条叙事线索反复交织,营造了一种纯真而诗意的叙事基调。然而,《葬礼》中的“玉”是易碎的,“月” 是残缺的,狂热高擎的理想信仰随着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而支离破碎,高洁完满的纯真幻象被残酷的现实逻辑无情证伪。

在《葬礼》中,最能代表玉之精神的是梁亦清和韩子奇。梁亦清以琢玉为生,终日与玉相伴,琢玉技艺炉火纯青,而其性情也是如玉般温润纯良。而这么一个与世无争,无欲无求的纯粹玉匠,却在雕琢一'生中最伟大的作品时耗尽了所有精力,历时三年的呕心沥血之作也 在最后关头不幸摔碎。于是,“生命在迅雷不及掩耳的一瞬中结束了,他倒在那残破的宝船上, 滚热的鲜血把琢玉人和碎玉连成一体”,纯粹的理想追求终究抵挡不住无情岁月和残酷现实 的沉痛一击。韩子奇是《葬礼》中“玉”的化身, 其一生如玉般品行高洁,可以说,梁亦清对理想信仰的纯正追求在韩子奇身上得到了延续。 然而,韩子奇身上的“纯正”却也无法达到穆斯林所追求的“至纯”境界。首先,韩子奇并非回族人,而是祖籍泉州的汉族后裔,他以“异族”的身份进人回族的生活秩序,对自身的身份认同较为迷茫。再者,韩子奇对“玉”的追 求也并非是绝对纯粹的,他对琢玉手艺的精益求精最初是起于商业性的功利目的,对玉的收藏源于玉器本身的经济价值。尽管其对玉的喜 爱和审美鉴赏逐渐超越了功利性需求,但仍难以摆脱俗世气息的侵染。此外,韩子奇高洁的品行也并非一以贯之的纯洁无垢,在性格刻画上,作者对其采用了 “美丑泯绝”的表现手法。 所谓的“美丑泯绝”,指的是“正反性格因素相互渗透、相互交织以至彼此消融,即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行为中既包含着善,也包含着恶, 美中有丑,丑中有美,同一性格元素在不同的视角下呈现出双重意义或多重意义”。如韩子奇抛妻弃子远赴英国,流亡十年,这种不顾家庭只为护玉的行为交织着“无法言喻的狠心” 和“无与伦比的热爱”两重性格元素;而其为了维护家庭而放弃爱人玉儿也纠缠着他的“负心”与“重义”,有让人不能容忍之处,却也有让人同情的地方。可以说,韩子奇是一块带有瑕疵的玉,也许瑕不掩瑜,但已足以击碎穆斯林一厢情愿的纯真幻想。

《葬礼》中“月”的代表是韩新月,如其姓名一般,新月有着“月”的清新脱俗、纤尘不染,她积极接受现代化的教育,对爱情与事业充满着憧憬。在与病魔的斗争过程中,她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坚强的求生意志,并勇敢地与教师楚雁潮相爱。其对爱情、事业有着美好向往与期盼,俨然是穆斯林式的纯洁化身。然而, 这么一个理想型人物却爱上了异族男子,这在回族传统规范中,被视之为“不洁”,宛如高居云端的仙子堕人了凡尘。同时,作者笔下的“月” 也偶尔呈现出沉郁的基调,如新月为填志愿而迷惘时,“一道弯弯的新月,浮在远处的树梢上空,浮在黑黝黝的房屋上空……像漂在水面上 的一条小船,这小船驶向何方” ,“黑黝黝” 营造了一种沉重的氛围,“浮在”“小船驶向何方” 暗喻着新月命运的漂浮不定,不知该何去何从。 由此可见,最具理想化的新月也只是一轮残缺 之月,随着新月的香消玉殒,穆斯林教义中纯洁无垢的理想寄托也随之破灭。

综上所述,作者通过对穆斯林纯真理想的建构与解构,揭示了穆斯林“清真”信仰在现实逻辑中的艰难处境,其至纯至正的理想更多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随时面临着被历史和现实证伪的尴尬与无力。

二、不洁:回族女性的挣扎与徒劳

传统秩序的捆绑与失范——论《穆斯林的葬礼》的悲观叙事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建构的男尊女卑观念同样深刻地烙印在回族社会,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性别问题同样出现在《葬礼》的民族叙事中。如梁亦清从来不让女儿上“水凳儿”,理由是手工艺人向来“传男不传女”,“女儿学会了手艺,归 根结底是人家的” 。而在新月的葬礼上,“妇女们都自觉地往后退去” ,因为“参加葬礼的穆斯林必须是洁净的,而且必须是男性” ,妇女们自知是“不洁”的。更重要的是,为了保证回族血统的永久延续,回族妇女严禁嫁给异族男人,这也是导致新月的爱情破灭和走向死亡的主 要原因。因为在回族的传统记忆中,女性是以异族者的身份嫁给了拥有穆斯林圣洁血脉的男性, 通过异族女性的身体繁衍后代子孙。而男性则无这方面的限制,因为男性是种族血脉和精神信仰 的传播者,而回族女性与生俱来的“不洁”,则是精神信仰上的不纯粹,穆斯林宗教教义剥夺了回族女性在精神领域的平等权力,无论其如何挣扎,都注定是徒劳无功的困兽之斗。

《葬礼》中的梁君璧是穆斯林教义的虔诚信仰者,其常以清真文化的卫道者自居,其实自己早已是种族的“异端”,因为她嫁给了汉族人韩子奇。尽管其一厢情愿地认为韩子奇是回族人,如韩子奇临终时向其承认自己不是回族, 是汉人时,梁君璧认为他在说胡话,理由是“当年他是从泉州来的,泉州是回族最早的立足之地” ,但依然无法改变韩子奇是汉族人的事实。于是,她每天雷打不动地虔诚诵经、做礼拜, 便是在向真主忏悔以实现自我救赎。身为一名回族女性,梁君璧的一生都是在为丈夫而活。 初为人妻时,她相夫教子,辅助韩子奇重振奇珍斋;当韩子奇逃往英国避难,梁君璧一人操持偌大家业,为丈夫坚守后院;而当韩子奇流亡归来,她却得知了丈夫与妹妹的不伦之恋, 沉痛气愤的她却只能把梁冰玉逐出家门,依然为丈夫保留落脚之地,甚至将丈夫和妹妹的私生女抚养成人。这即是梁君璧的悲哀,她从来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作为丈夫的附庸而被动接受命运的安排。中年的梁君璧强势霸道, 实则毫无选择,她一生都在忏悔,却堕人了不断自我赎罪却永远无法救赎的悲剧循环。

另一个极富悲剧色彩的回族女性是梁冰玉。 与梁君璧被动成为异端不同,梁冰玉是精神上的主动反叛者,其命运走向也更加地跌宕曲折。 梁冰玉的主要故事主要体现在她的两次“出走” 和两次“回归”。第一次出走发生在新文化运动时期,由于其恋人杨琛背叛革命,恋情的幻灭和革命理想的不被认可促使她愤而出走英国。 而这次出走使她的命运出现了巨大转折:在战争炮火中,她与姐夫韩子奇萌生爱恋并产下一女。这也使她的第一次回归成了无果的回归, 从而导致她的第二次抛家弃子的出走。而她这 一走便是数十年的销声匿迹,当她第二次回归家门时,女儿早已逝去,韩子奇和梁君璧也已经人土,曾经的家也成了政府保护的文物,她又再一次无家可归成了整个故事的结尾。同为伦理秩序的越轨者,梁冰玉和韩子奇的命运却截然不同,韩子奇得到了妻子的接纳,得以再次扎根故土重新开始自己的传奇;而梁冰玉却无法得到姐姐的原谅,始终处于一种无家可归、 无根漂泊的状态,她的精神反叛和对传统秩序的破坏加重了她作为回族女性的“不洁”,于是再难融人穆斯林的世界。

书中的第三个悲剧女性是韩新月,与其母亲梁冰玉不同,新月没有做错任何事,她积极探索知识,努力追求纯洁的爱情,对生活充满理想与热爱,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然而, 她的回族女性身份却葬送了她的爱情甚至生命, 她无法控制地爱上了汉族人楚雁潮,也无可避免地遭到了 “母亲”梁君璧的极力反对,为整个穆斯林世界所不容。真正的悲剧是自己从未做错,却仍然无法过好这一生,面对汹涌而至 的命运审判无能为力。韩新月是书中最为清纯高洁之人,却也最为脆弱无力,她不像梁君璧般可以通过忏悔实现自我救赎,更无法像梁冰玉那样狠心斩断所有羁绊一走了之,她在张牙舞爪的困难面前没有任何反抗的力道,只能用生命的消 散为自己的悲剧画上句号。韩新月的爱情作为小说的焦点,包含了作家霍达对于回族女性命运最为沉痛而深刻的审视,揭示了回族婚姻制度对于回族女性的人身禁锢和精神伤害。

《中国清真女寺史》中写道:“如果穆斯林男人有自己的归属感,返回祖先家园的‘归家感’和最后的安息地(归真),那么,在远离伊斯兰教本土的附属与认同、完全异类的参照和确认框架系统中,妇女应该属于哪里?” 《葬礼》 中,梁君璧、梁冰玉和韩新月等回族女性的精神主体始终无法得到认同,但却被捆绑上了爱 情、婚姻、性与生育上的义务和责任,其愈是挣扎反抗,身上的“不洁”枷锁便愈加坚不可摧, 身体和灵魂都将沉人穆斯林世界的无边苦海和万丈深渊。(未完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