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把牛養好呢?養牛戶應做好這3方面!

在不少人眼中養牛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情,甚至一些養牛戶在養牛之初也會這麼認為,然而要想把牛養好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把牛養好第一件事就是儘量避免傷亡,死一頭牛最起碼四五頭牛白養,當牛群傷亡率大於20%的情況下肯定會賠錢。

如何才能把牛養好呢?養牛戶應做好這3方面!

可如何才能降低牛群傷亡率呢?大多數養牛戶會在牛群發病時聘請技術高超的獸醫進行診治,這樣做確實是降低牛群傷亡率的一個辦法,要比牛群發病後不管不問聽天由命強出百倍。不過小編認為即便這樣做仍是最低級的辦法,牛發病後治療首先需要花費高昂的治療費用,養牛戶自己不會診治的情況下一頭牛可能要花費數百元甚至更多,其次治療期間及治療後的一段時間牛的生長會受到影響,可以說牛群一旦發病很長一段時間都要白喂,最後則是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亦或疫情嚴重無法治療等情況下,牛群仍會出現較高的傷亡率。

說到這裡或許會有不少讀者會問什麼才叫高級的辦法呢?小編個人感覺養牛或者養其他畜禽都應堅持“防大於治”的觀念,即通過預防的手段減少牛群的發病,不發病便不用去治療也不會出現傷亡。

在絕大多數養牛戶的印象中“防”便是給牛注射疫苗,注射疫苗確實是預防牛群發病的一種重要手段,但預防手段除了給牛注射疫苗外,還包含飼養管理、衛生消毒等等。下面小編便逐一給大家介紹一下,希望廣大養牛戶看完之後都能把牛養好,做到少發病、零傷亡、高效益!

如何才能把牛養好呢?養牛戶應做好這3方面!

1、飼養管理

牛的體質差了抵抗力便會差,抵抗力差了自然容易生病,而要想提高牛的體抗力必須加強日常飼養管理才可以。根據牛的生產及生長對營養的需求,選用優質原料配比飼料,並在飼餵過程中做到定時、定量,牛採食完成後及時將剩料清理乾淨避免影響下餐食慾或出現腐敗變質,這樣一來可以增強牛的體質和生長速度,二來則可以減少或避免消化道疾病的發生。這裡簡單說一下牛的消化道疾病,可以說牛消化道疾病多與飼料質量差、飼料不潔及飼餵不能定量有關,只要嚴格把控好飼料質量及喂量便可以減少或避免消化道疾病的發生。

控制好牛舍內的溫度及溼度,無論溫度高、溫度低,還是晝夜溫差大均容易導致牛群發病。夏季高溫天氣應想辦法對牛舍進行降溫,例如安裝遮陽網,加強通風,安裝排風扇或降溫水簾等,並給牛增喂青綠多汁飼料,供給充足的清潔飲水,可在飲水中加入適量的電解多維、VC或清瘟敗毒散預防熱應激。冬季氣溫較低應想辦法對牛舍進行保溫,例如安裝帆布或塑料布擋風、安裝暖棚等,同時可適當增加精料喂量,並給牛飲溫水。季節交替之際晝夜溫差一般多較大,期間白天可加強開窗通風換氣降低牛舍內的溫度,到了傍晚則要適當關閉門窗避免賊風直接吹襲牛體。

如何才能把牛養好呢?養牛戶應做好這3方面!

2、衛生消毒

千萬不要忽視衛生消毒,這一點可以說非常關鍵,做好衛生消毒工作便可以消滅環境中的致病菌,從而減少牛群的發病率。牛舍內的糞汙應每天及時清理,長時間在牛舍堆積的情況下不僅容易滋生和傳播致病菌,而且還容易使牛發生肢蹄病。定期對牛舍進行消毒,一般夏秋季節3~5天消毒一次,冬春季節5~7天消毒一次,消毒時儘量不要留死角,並定期更換消毒藥物,從而加強消毒效果。除了要加強牛舍的衛生消毒外,更應該注意牛場進出人員、車輛的消毒,以免從外界帶進致病菌,牛場門口設立人員消毒室和車輛消毒池,所有進出人員必須進行全面消毒。

如何才能把牛養好呢?養牛戶應做好這3方面!

3、注射疫苗

給牛注射疫苗是預防牛群發病的一種重要手段,養牛戶應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牛場實際情況制定科學有效的防疫程序。小編簡單說一下牛群需要注射的疫苗,以供大家參考。

牛破傷風抗毒素:母牛產後24小時內分別給母牛、牛犢注射破傷風抗毒素,或者牛受傷後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用於預防破傷風病的發生。

牛口蹄疫滅活疫苗:當前牛口蹄疫流行較為嚴重,可每年給牛注射2~3次口蹄疫滅活疫苗,應儘量選擇多價口蹄疫滅活疫苗,這樣才能對牛形成全面保護。

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兔化弱毒疫苗: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又叫“牛肺疫”、“爛肺病”,也是近年對養牛業危害較大的疫病之一,可給牛注射牛傳染性胸膜肺炎兔化弱毒疫苗,每年接種一次即可。

牛巴氏桿菌氫氧化鋁疫苗:牛巴氏桿菌病又叫“牛出血性敗血症”,簡稱“牛出敗”,對養牛業的危害僅次於口蹄疫和牛肺疫,可於春季或秋季給牛接種牛巴氏桿菌氫氧化鋁疫苗,一般每年接種一次即可,長途運輸前可加強接種一次。

此外根據當地疫病流行情況和牛場實際情況等,選擇接種的疫苗還有牛病毒性腹瀉滅活苗、魏氏梭菌滅活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