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海原“飛地”養牛,將為全縣創收1億元!

“飛地”養牛,是指自己沒有一分地,依靠別人的地,照樣把養牛產業搞得紅紅火火的一種養殖模式。

既能幫助建檔立卡的貧困戶摘“窮帽”,企業也有錢可賺,還增添了新的經營產品,形成了多方“共贏”。

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位於寧夏中部乾旱帶,是國家脫貧攻堅的重點地區,但卻擁有豐富的飼草資源和傳統的養牛經驗。三年前,央企華潤集團看準了機會,以“基礎母牛銀行”的“飛地”養牛模式,把“母牛”交給貧困戶養殖、生牛犢,衝抵母牛的租賃費用,激發貧困戶脫貧內生動力。縣扶貧辦副主任楊建軍介紹說,華潤提供冷配、防疫等技術支持,海原縣為每一個鄉鎮配一個綜合服務站,來做一體化的服務。據測算,每頭牛每年給農戶的純收入在5500-6000元左右,將為全縣創收1億元。  

寧夏海原“飛地”養牛,將為全縣創收1億元!

西門塔爾牛

寧夏海原“飛地”養牛,將為全縣創收1億元!

企業為貧困戶提供每頭牛6000元、3年無息借款,將價值1萬元左右的基礎母牛賒銷給貧困戶。不僅如此,政府還給每頭生了牛犢的基礎母牛2000元的“生育補貼”。楊建軍說:“華潤出6000,財政補2000,然後老百姓就把牛拉回來養上了,下了牛犢以後,長到1歲的時候,牛華潤公司收回去。把6000元抵掉以後,剩下的錢就給老百姓返回來。既解決了他貧困群眾資金短缺的問題,又解決了老百姓養殖積極性不高的問題。”

寧夏海原“飛地”養牛,將為全縣創收1億元!

建在當地的華潤肉牛基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