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進入混戰時代,血洗之後一地雞毛還是百花齊放?

早在去年京東便放出狠話,“要在5年內開100萬家便利店”。

今年9月初天貓小店2.0升級計劃發佈。

如坐針氈的蘇寧不久前也發出公告:稱將全部自營的蘇寧小店分拆出來,防止未來蘇寧小店擴張造成的虧損影響到上市公司的業績,也方便獨立融資發展。

物美接盤鄰家便利,開出多點便利店。

……

是什麼讓這些大咖們盯上了便利店?新老零售玩家們如此重視便利店背後,究竟打的是什麼算盤?

便利店進入混戰時代,血洗之後一地雞毛還是百花齊放?

傳統巨頭轉戰便利

2018年1至8月份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1.5%,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1.7個百分點。其中,家用電器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2%,增速較上年同期放緩3.7個百分點,是今年大型零售企業增速放緩的主要原因。

這迫使蘇寧從電器品類向綜合品類延伸,把生意盤子做大,以抵抗風險。

不僅是蘇寧,大賣場業態增長疲態也很明顯:今年上半年,沃爾瑪關店16家,家樂福關店6家,華潤萬家關店3家,永輝、永旺關店2家,而受“薩德事件”影響的樂天瑪特直接撤出中國,門店被物美和利群接盤。

在大賣場和百貨關店潮下,便利店卻保持高速增長,近幾年複合增長速度17%,顯示出強大的需求。因此,便利店便成為一些大型零售企業的“賭注”。

“今年1至7月份,蘇寧小店營收1.43億元,虧損2.96億元,債務高達6.53億元。”長期關注零售板塊的某證券公司研究員劉健對超市週刊記者說,“7個月虧損近3億,這既彰顯了蘇寧進軍便利店的執著,也意味著風險。”

即便如此,蘇寧小店公司總裁鮑俊偉仍認為,小店擴張的速度需要更快些,鮑俊偉曾在公開場合表示,在蘇寧對後端供應鏈的常年積累下,只有迅速開店擴張佔領市場,並通過更靈活、差異化的管理才能獲得市場。

劉健認為,蘇寧小店的虧損和負債與其迅速圈地擴張有很大關係。截至2018年7月31日,蘇寧小店在全國新開的店面已達878家。

與蘇寧的“瘋狂”相比,物美則略顯謹慎。

從物美對媒體的公開表示看,今年年底物美便利店數量將達370家左右。明年物美計劃新開260家門店,其中160家都是小業態門店。

而接盤鄰家便利後,部分鄰家門店被物美打造升級為多點便利店,其與傳統的物美便利店存在明顯差異。值得注意的是,多點便利店一出場就主打智能技術風格,借技術和新品牌切入市場,體現了物美對便利店的獨特思考。

專業玩家嚴陣以待

我國目前的實體零售市場,便利店和超市的佔比大體是8:92,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中國超600萬的線下小店中,70%以上在三四線城市及農村,市場分佈零散。

誰能整合這些小店,誰就有可能在混戰中脫穎而出。

基本上各省都有本地很大的便利店品牌,例如東莞美宜佳,全國門店數量超14000家,山西唐久超1400家,浙江十足超1700家。

以加盟模式為主的美宜佳,截至目前銷售規模突破 120 億元,已覆蓋14個省市83個城市。曾在美宜佳工作多年、現任某便利管理公司總經理的盧青山在給回覆超市週刊記者的採訪郵件裡解釋了美宜佳能成功實現規模擴張的三個關鍵:

1、明確的市場定位

定位於“社區便利生活中心”的美宜佳門店主要選在住宅區、商業街、城鄉結合部、醫院等位置附近,店鋪裝修簡潔,運營成本相對偏低,較低日銷售額下實現了較高的淨利率水平,有良好的盈利模型。

2、標準化的流程管理及強大的後端管理系統

公司打造了全流程化的開店程序,並建立了強大的後端供應鏈、信息化系統,實行統一採購、統一配送,並擬基於數據能力建立 S2B2C 平臺模式,為實現門店的區域性複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用便利服務黏住客戶

提供全方位的社區便利服務形成較強用戶黏性,美宜佳為周邊居民提供日常服務包括代收包裹、代繳水電費等項目30多項,成為社區鄰里的“好幫手”,形成了較強客戶黏性。

專注於便利店研究的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林鑫認為,這三條几乎是以特許加盟為主的便利店專業玩家共同的成功關鍵,“當前便利店行業雖靜態來看集中度相對偏高,但因行業規模和集中度的統計通常只針對行業內的品牌連鎖企業,而實際便利業態中仍存在大量分散的獨立店,連鎖化率偏低,因此較早實現連鎖經營、具備標準化複製擴張能力的龍頭便利店企業有望持續整合市場。”

“實際上這些專業玩家正在這麼做。” 盧青山認為,“在傳統巨頭和電商平臺進軍便利店的態勢下,專業選手正在強化內功,嚴陣以待。”

電商平臺磨刀霍霍

在這波便利店大戰中,京東、阿里則主要爭奪“夫妻店”,以舊店改造的方式迅速擴張。

與傳統零售企業不同,電商平臺出手便是大手筆。

阿里巴巴表示零售通將在2018年覆蓋100萬家零售小店,將幫助完成1萬家天貓小店的改造,改造內容包括:選品,會員、營銷、門店改造、數據化等,其中重點是通過大數據連接品牌商和夫妻店,搭建智能分銷網絡,讓小店可以足不出戶完成商品補貨,壓低進貨成本。

京東也不甘落後,早在一年前,劉強東就在其微頭條上發佈了“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要求京東通過大數據、物流、金融等技術來賦能傳統“夫妻店”。

京東和阿里都採取“翻牌”模式改造“夫妻店”。通過對店家提供一些培訓、進行店面裝修指導,授權品牌,接入線上數據系統等讓傳統零售店大變身。

“夫妻店遍佈每個社區、是最接近消費者的終端資源,在中國,這樣小店的數量在600萬家左右,它們像毛細血管一樣,對於京東和阿里而言,大規模搶佔夫妻店,能為其帶來更加全面、豐富的消費者數據反饋。”林鑫認為這是電商平臺爭奪夫妻店的關鍵原因。

“在中國便利店市場,一直有兩種業態互為補充,又彼此無法取代。一種是連鎖型便利店,包括日系和區域連鎖型便利店,另一種則是數量龐大的“夫妻店”。在這波便利店浪潮裡,傳統零售商和投資機構,更為青睞連鎖便利店。而京東、阿里則主要爭奪“夫妻店”,以改造“夫妻店”的方式迅速擴張。”北京工商大學教授洪濤認為,“這必將深深影響著整個中國便利店的發展,最終也必將引來傳統零售商、專業玩家與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甚至血戰。”

作為解決最後一公里甚至是100米的重要業態,便利店一直受到各大零售企業和電商平臺青睞。

門店小、密度大、貼近社區生活,能產生網絡效應的便利小店,無論對電商還是傳統商超,都是不能失去的戰略要地。隨著阿里京東等電商巨頭的加入,便利店行業的競爭也進入白熱化階段。

虧損負債不少的蘇寧小店想要熬到盈利,仍需要不斷投入資金,以加盟為主的專業選手旗下小店很容易改旗易幟,電商平臺的模式能否成功尚存變數,混戰在所難免。

問題是血洗之後是一地雞毛還是百花齊放?

只有時間才能回答這個問題。(文/胡宗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