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的《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55e4680


上半年《遠大前程》這部電視劇非常火爆,收視率很高。

但劇中三大亨中的老三陸昱晟,就說了這樣一句話: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這句話出自《道德經》: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從字面上理解,天地是不仁義的,把萬物都當做芻狗,聖人是不仁義的,把百姓當做芻狗。感覺天地、聖人都不是好東西,對萬物、百姓這麼輕賤與蔑視。


這句話的意思,被很多人誤解,也可以說誤讀了幾千年。


我們從文字的角度,看看【仁、芻】兩字的字義:



【仁】

代表二人關係,人人關係,二人之間要親仁。同時也會引申為:公平、平等、仁愛


【芻】(繁體:芻)

從字形上看,芻由屮、屮、又手形組成,芻字本義:草、手抓草。

由芻造出的字:皺、雛


皺,物體表面上的褶紋,有草皺巴巴的特性


雛,出生不久的小鳥,毛絨絨的,毛象草一樣

趨、謅、鄒、縐、騶在造字過程中都有用到了芻(草)的特性。


當然,有人問:急、煞,這兩字與草的物性沒一毛的關係,是的,


急,由及+心組成,與芻草沒什麼關係

煞,由殺+殳組成的,與芻草沒什麼關係


文字的字義必須回到造字時的源頭,才能理解字的來源,才不會弄錯意思。

從上述仁、芻的解釋,再回頭來理解: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可能就簡單多了:芻狗不是狗,是古代祭祀用草紮成的狗,用之前很受人尊敬,但用過後就會被丟棄。


仁指公平,天地是公平的,不會說對誰特別好、對誰特別壞,萬物順應自然而發展

同樣,聖人對待百姓,也是很公平的、無私的,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他們自由生息。


.

.


【專注說文解字、快速識字、K12全語文、海外漢語,漢字創新思維、漢字國學、解字古詩文】,漢字師認證課程,教授古汀說文道字系統核心原理,掌握其延伸出來的應用,

想了解詳情,關注本號,私信留言 ”99“

瞭解《人字學習體系》,私信留言:“人”


漢字谷主


老子"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一句,連同隨後一句:"聖人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兩句話,引起天大誤解,引發太多討論,很多人斷章取義,曲解老子的本意,把太多人引入字面表義的曲途之中,讓老子無端背鍋,讓老子被莫名摸黑。

因此,為全面瞭解這兩句話的真正含義,需要通讀老子《道德經》第五章,因為這兩句話語出第五章。

以下是我在《時空之外·道法自然》中對第五章的個人理解,供參考。

老子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大意譯解:

天地絕無偏愛,對萬物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聖人也絕無偏愛,對百姓一視同仁(比如都是芻狗)。

天地之間,多麼象一個風箱,虛靜之時是一片安寂,鼓動起來是一場折騰,形容再多都講不清其間的變化,不如就此打住最好。

可見,老子的書,其實很直白,非常好讀,越讀越來勁,5000字,一個小時就能讀完。能否讀懂真不重要,重要的是讀著非常帶勁。


劉怯之


我研究《道德經》19年,被你邀請,算你找對人了。

首先,我要告訴你,《道德經》語句簡單,並且深奧,有一些地方很難理解。如果不懂得神仙之學,即使教授,專家,權威,也不能明白其意思。在中國,只有西漢河上公先生比較能夠理解它。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生育萬物的天地,絕不會打著所謂“仁愛”的旗號去剝奪萬物的獨立與自由,就好像把萬物當做是稻草扎的狗一樣,不會干涉它的一切。

延伸的意思是,天地作為萬物的創造者,並不以萬物的主宰自居,而是給萬物獨立,給萬物自由,讓萬物由著自己的心意去生活,去努力,去創造,去發明。

《道德經》中的核心,就是道與德 而道與德的核心,又是愛與無為。無為,就是不壓迫萬物,不干涉萬物,不主宰萬物,不枷鎖萬物,順從萬物意志,不折騰萬物,讓萬物儘性發出自己生命的璀璨。萬物皆都獨立與自由,於是能夠爭奇鬥豔,讓天地繁榮昌盛。

這句話是在批評儒家文化“尊尊,卑卑” 試圖搞壓迫,搞枷鎖,試圖剝奪人們的獨立與自由。道家文化把獨立與自由,當做是一種生命的追求。這句話充滿對生命的體貼與尊敬。

迄今為止,已經出版的《道德經》翻譯書籍,基本上沒有完全正確的,很多地方發生錯誤。《道德經》是一部具有精神境界的書籍,假如一個人沒有精神境界,根本不要指望能夠正確理解它。

1991年秋天 ,我遇見天蠍星先生,他用《道德經》中章句教誨我如何面對這個世界,如何做事,那時候開始我研究與參悟《道德經》。後來,因為人生髮生了一些個人不幸事情,接觸了基督教文化,得到了啟發,對《道德經》的真義有了突飛猛進的理解。一切都是命運安排。由此看來,理解《道德經》 需要很多側面文化進行幫助。

以上就是我的闡釋,希望你能夠有所啟發。

三克油。


二郎戩先生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今本《道德經》第五章,歷代對這句話的意思爭議比較大。

芻狗,指古代祭祀時用草紮成的狗。如下圖:

歷代的解釋有很多,以下列出對這句話的三種解釋:

1、天地是不仁義的,把萬物當做狗一樣對待。

2、天地無所謂仁,也無所謂不仁,天地看待萬物是一樣的,把萬物、百姓像對待芻狗一樣平等對待,沒有偏愛的私心,一切隨其自然發展。

3、將這句話斷開解,如錢鍾書:“芻狗萬物,乃天地無心而不相關,非天地忍心而不憐惜。以此維護天地仁愛的本質。

那麼這句話究竟應該怎麼解,我們既不能望文生義,也不能脫離老子《道德經》的整個思想文本進行解釋,來看《道德經》中對“天地“的解釋,概有兩種特性:

1、天地不自生但能長生。“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2、猶如風箱,生生不息。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天地之間不正象個風箱嗎?雖然空虛,但不短缺,越拉動它風量越多。

由此歸之,天地任其自然、不自生的特性使得天地具有不偏愛萬物、不恣意作為的行為,所以“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既不能將天地理解為仁愛之天,也不能將天地理解為不仁愛之天,而應理解為自然之天。


東方國學


芻狗不僅是指祭品,還是指很低賤的祭品,是貧窮人家用以祭天地的,跟牛羊相比狗已經是低賤的祭品了,它卻還是草扎的狗,所以這裡是強調低賤。但是牛羊是祭,草狗也是祭,在天地那裡看來萬物都是一樣的,如果說草狗低賤,那麼萬物都是象草狗一樣的低賤了。把萬物都看做低賤的,從“仁”的道德規範來說,天地自然就是不仁的了。但是既然一樣低賤,也就無所謂高貴,既然無所謂高貴,也就無所謂低賤,萬物眾生都是平等的了。

這裡是說要對萬物眾生平等看待,自然以待,不要人為區分高低尊卑,不要人為定義什麼仁義道德的規範。

緊接著後面的就是天地之間就象風箱,看著空空的但其實不空,只要鼓動一下就有很多風鼓出來。人說的太多,定義、規範、作為太多,最終會技窮,不如守著天地之間的本道,讓萬物眾生按自然之理自然發展。(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


風中CD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其實爭議頗多,數千年來,尚無定論,比如到底天地是不是人還是天地不仁不義,到底芻狗是祭祀的草狗還是草和狗,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一而足。下面談談我的看法。

無論老子說這句話是怎樣想的,但以老子的自然觀點來看,天地其實就是老子所言道的表象之一。那麼道這個東西客觀存在,主觀又難以表述。我以為源起即有道,道無所偏倚,一就一,二就二。沒有變通和眷顧,照章辦事,所以萬物或草狗,或草和狗,該昨用昨用,人也一樣,在天地規則前提下,該吃吃,該喝喝,該死死,沒有照顧,人和萬物一樣。

所以下一句:聖人不仁,以百姓芻狗。老子所言聖人,順乎天,合乎道,有自然之心,遵道之變化,能治人者。既然為老子筆下的聖人,當然如同天地一樣,不過天地約束的是萬物,聖人約束的是人而已。

所以,對於天地和聖人的期盼是沒有道理的,他們不會為你而改變。要想活好,只有主動適應天地的變化和聖人的治理。是不是有點兒既然反抗不了,就享受快感的意思呢。其實是一樣的理兒。不過老子說得高大上一點。

放到今天,道家理論除了學究和道士有點興趣,大都沒什麼興趣了。但老子的思想確實光耀古今,能在那個年代講出這樣的話,他本人已經是聖人了,雖然他對聖人並沒什麼好感,並且對費盡心思治理那一套也不感冒,他希望的是小國寡民,雞犬之聲相聞而老死不相往來的無為之世。

所以,盡情享受吧,只要你無力反抗。熱愛生活吧,生活就那樣,你不想也那樣,努力順應時代吧,時代不會為你而改變,努力吧,機會就在你的適應當中。


不是我血色青竹


解釋這句話需具備三個前提,即1、看清《道德經》第一章和其餘各章的從屬關係,否則不懂“道、無、有”三者的義理關聯。2、看清《道德經》每章的行文邏輯,否則不懂全經的顯義和隱義。3、必須緊扣原文,而不能用文外之意解讀。明白這三點,將能看清此章的真義。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此句意分兩段,是遞進關係,合起來在講“道”的運行機制。“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是前段,講“道”的“有”之態;之後是後段,講“道”的“無”之態。故綜合起來,本章描述了神秘的“道”怎樣起作用,怎樣含藏和制衡萬物的方式。

解讀本章含義的困難是四個:1、不知道“天地、聖人與道”的關係。2、不知道“芻狗、橐龠”的準確象徵義。3、不知道前段和後段是對比的繼承關係。4、不知道“中”的背後是“無”。

“天地”在此處是“道”的化身,“聖人”也是“道”的化身。“仁”的字面意思是“愛”,終極義是“平等”。“芻狗”是祭祀物,在此是個比喻物,引申義是“人的創造物”。“橐龠(tuó yuè)”是爐灶旁的鼓風工具,也是描述“道”發揮作用時的形象比喻物。連在一起,本章的字面意思是:

無形的“道”利益於世界的方式,是幻形入世,常化身為“天地”,顯出不平等(高大)的樣子,把萬物看做是自己創造之物,倍加愛護;常化身為“聖人”,也顯出不平等(高尚)的樣子,把百姓看做自己要拯救的對象,倍加教育。藏在天地萬物背後的“道”所起的永恆作用,不易看清,描繪它可做個比喻,是不是很像爐邊的鼓風箱工作的樣子?它“中空”卻從未萎縮和減少,運行變化卻源源不斷地輸出看不見的“作用”。“道”的這種奇妙的形態實在不能用言語文字去描述,說再多也不能講清,故只要明白“道”總是處在“有”的中庸之態,即使運動變化,也不離開“有”的中點,永遠呈現出不被察覺的“無”之態,就能領悟“道”含藏一切又制衡一切的深奧秘密了。

綜合可知,本章在講“道”怎樣普惠世間,怎樣調節萬物變化,怎樣起終極決定作用

的形態。


本然堂講席


這個內容出自《道德經》第五章

 [原文]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通釋]

天地不偏愛,把萬物當作頂禮膜拜的草狗;聖人不偏愛,把百姓當作頂禮膜拜的草狗。

[註釋]

天地不仁:天地不偏愛。仁,會意字,二人相聚有親近的要求。《說文》:仁,親也。《禮記·經解》:上下相親謂之仁。本指對人親善、親近,這裡是“偏愛”的意思。

以萬物為芻狗:把萬物當作頂禮膜拜的草狗。以,介詞,把。為,音wéi,動詞,當作。芻狗,古代祭祀時使用的用草紮成的狗。芻,音chú。吳澄《道德真經注》:“芻狗,縛草為狗之形,禱雨所用也。既禱則棄之,無復有顧惜之意。天地無心於愛物,而任其自生自成;聖人無心於愛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芻狗為喻。”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講天地聖人無為,任憑萬物百姓自然生長。

[考辨與解析]

有學者認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乃老子抨擊儒家之仁。實際上,此“不仁”不存在抨擊儒家的問題,老子之時儒家尚未成形。且“天地”乃自然,非人之所為。我們在解讀《道德經》的過程中,千萬不要拿它與儒家思想拴對。

《莊子·天運篇》介紹了芻狗。芻狗只是人們祭神時製作的憑藉物,對它沒有愛憎,使用時對它頂禮膜拜,不需要時就任憑它自生自成,自作自息,由於客觀條件的變化而受到尊重或遭到拋棄。天地把萬物、聖人把百姓都當作頂禮膜拜的偶像,又都採取任其自生自滅的態度,其實這正是一種無為的態度。

天地養育萬物,但它卻“不仁”,這實際就是“天道無親”(第七十九章);聖人境界高深,他也“不仁”。天地聖人在“無為”,即“不刻意而為”。


陳廣逵


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完整的一句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芻狗”這個關鍵詞的解釋:用稻草或麥草紮成的狗,祭祀時頂禮膜拜,完畢就扔掉或燒掉。

“以……為……”,很多關於老子這句話的觀點,大多數都是解讀成“將……視為……”,理解為“天地不仁,將萬物視為芻狗,聖人不仁,將百姓視為芻狗。”。

在此,理解為“之所為……是因為……”——“天地之所以不仁,是因為萬物變成為了芻狗,聖人之所以不仁,是因為百姓變成為了芻狗。”

個人看法是:

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前半句是指人類身處大自然中人與自然的一種關係。萬物變成了芻狗,不再敬畏天地,一旦違背了自然規律,人類必然會受到大自然的懲罰。

2.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後半句是指人類社會中人與人的一種關係。人類社會的發展,同樣要遵循歷史規律。


曾一喵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道德經這句話,首先得明白芻狗是啥意思?芻狗,其實就是當時的民俗,紙紮的狗。整句話翻譯過來,就是天地沒有仁慈,它把天地之間的萬物當做紙紮的狗一樣。

這說的啥意思呢?其實就是說天地無私,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有平等。並且這種平等啊,仁慈啊等概念都是人類建立的,有賢者通過觀察自然界的自然現象得出結論,套用到人文社會中,因此就有了“觀天道,知人道”的說法。

所以這句話的表示的意思就是,天地無情,人有慈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