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看著像混社會的?

罐頭


以貌取人是不對的

題主用詞似乎暗含貶低之意,請問“混社會”的惹你了嗎?請問“混社會”有什麼問題?題主所謂的“混社會”,大概意思就是說德雲社著裝像混混,其實德雲社相聲演員著裝這麼接地氣,那是為了符合德雲社相聲風格,並非故意而為之!

最早的相聲本身就起源於民間,發展到了侯寶林那個年代,因為太低俗不符合時代要求差點銷聲匿跡,正是候寶林以一己之力把相聲從街頭地攤的技藝上升到了登堂入室的藝術,從此相聲主流為主旋律相聲!


到了郭德綱這個年代,郭德綱尚未成名時,主旋律相聲逐漸曲高和寡,不夠親民,受到了民眾的牴觸,漸漸被束之高閣,主旋律相聲演員們轉行的轉行,轉行政的轉行政,而這時,郭德綱經歷千辛萬苦帶領德雲社橫空出世,把相聲再次拉回民間!


既然不是傳統主旋律相聲演員,既然德雲社特色就是地氣,那麼德雲社相聲演員們自然也不需要天天西裝革履打領帶,自然就是怎麼隨意怎麼穿!著正裝站德雲社舞臺講相聲,相信沒有觀眾受得了。

於大爺要是不再抽菸喝酒燙頭,你還會喜歡嗎?

另外有一點,德雲社演員幾乎都是年輕人,年輕人穿衣追求潮流,不是很正常嗎?不就是有幾個打了耳洞帶了耳釘嗎,那有什麼?怎麼能就此暗含譏諷把德雲社的民間風格比喻成類似於天安社那種“混社會”風格呢?



這一點恰好也顯示出了郭德綱的包容與接地氣,其實認真想想你就能明白,德雲社之所以能獲得成功,不就是因為接地氣嗎?

既然相聲風格是接地氣的,那麼著裝自然也應接地氣,所以德雲社這種“混社會”風格是為了更貼近群眾,而不是像混混那種“混社會”風格!


電影基本法


德雲社還沒怎麼火時,演員們的言行舉止都是很規矩的,那時候去聽相聲,你會覺得這就是一幫手藝人,放在人群中沒什麼特別之處,這是我第一次去聽德雲社相聲的感覺。後來大學畢業離開北京多年,直到2014年帶家人去北京旅遊,又去聽了一回,當時第一眼真的感覺像黑-社-會啊。


我去的是天橋德雲社,從巷子口開始往裡走,路邊都是一排排的人,穿著都很社會,當時給我的感覺挺震撼,但是說話還是很客氣也很熱情的,有人幫忙指路,有人帶你核銷電子驗證碼,還有人帶到座位前,就是表面有點唬人。


相聲這個行業,確實江湖氣息較重,從業人員又大都幼而失學,過早的走上社會,在穿著打扮方面追求新潮和個性,都無可厚非。但是郭德綱一直說,相聲拼到最後,拼的是文化,正所謂腹有詩書氣自華,這一點在郭麒麟身上體現的就特別明顯。


所以個人建議郭德綱的徒子徒孫們沒事多看書,提升個人修養和審美,這樣對個人發展才有益處。看看現在德雲社比較火的新生代,如郭麒麟、張雲雷、岳雲鵬、孟鶴堂等等,都是比較乖巧的形象,說明廣大觀眾更能夠接受和喜歡這一類形象。而很社會的燒餅一直火不起來,也從另一面反應了大眾的審美。


牙快笑掉了


郭德綱在《歡樂喜劇人》做主持時,常說一句話:勿以失敗論英雄。我這裡改一下:勿以裝扮評好壞。題主所說德雲社相聲演員在打扮上放蕩不羈,不像一些相聲名家那樣穩重大氣,究其原因,聽我慢慢分析。


我們稍微留意下就會發現,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年輕人呢,就活力四射,不拘一格,穿衣風格之類的就會追求潮流,思想前衛。比如張雲雷的戴耳釘啊,你能說他就是黑社會,就是壞的人嗎?不能吧?我覺得這只是他的一種風格,並不能代表人家就是混社會之流的。


同時也說明了郭德綱的包容,兼容幷蓄。德雲社要想走得遠,就要有不同風格、不同種類的人,這樣才能吸引不同的觀眾。如果都是一樣的,那也就沒什麼意思了,會慢慢讓觀眾失去興趣,沒有衣食父母的支持還怎麼發展下去,早晚得關門。

正如開頭所說:勿以裝扮評好壞。放蕩不羈的人未必是壞人,而儀表堂堂的人也不一定是好人。

以上是我對此問題的看法,如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如支持還請轉發關注,給個贊!!


悅視左右


敢這麼說德雲社團?小心李鶴彪打你的

無意中翻到了這個題目,我就進來湊湊熱鬧。首先相聲不是廟堂文化,京劇崑曲這些藝術形式你看到的也只是他們光鮮的臺前,幕後的師承關係和等級制度是你不瞭解的,如果你詳細的去了解的話跟黑社會也差不多。

你說姜昆這些有大師範兒,溫文爾雅

那是因為他們被圈養起來了,國家給的頭銜給開著工資,他們就沒必要把牙露出來。當郭德綱剛火的時候你就沒有看到姜昆這些儒士的兇相嗎?相聲靠著德雲社又火起來了,但是這些大師一直在打壓郭德綱,這到底誰真流氓?

郭德綱一路坎坷走來,勢必嫉惡如仇。

這句話是郭德綱師父侯耀文先生說的,而郭德綱總說,他日若與二傾田,安能佩六國相印。這充分說明不是郭德綱不想跟相聲圈的好好相處,而是大師們真的容不下他。如果郭德綱不放出狼性的話早就被主流團體打死了。梁山都是被逼上去的。

可能郭德綱以前說話帶刺太扎人,網友不理解那是因為大家不是郭德綱,要換作是你的話可能比郭德剛說的還過分。

你說德雲社的演員看著像流氓,我說像就像吧,總比那些看著不像流氓而卻真是流氓的好吧?


曠野中的吶喊


謝謝手機用戶58046230630的邀請!

這個問題估計是很多看德雲社相聲觀眾的共同感受,答主也曾經產生過困惑!細想想大抵是有如下原因吧:

1、演員年齡:德雲社目前能撐的住檯面的相聲演員,如孟鶴堂、張雲雷、秦霄賢、楊九郎,還有陶陽、郭麒麟等這些演員年齡大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正是追逐時尚、標新立異的年紀,喜歡染髮、帶一些飾品之類的來凸顯自己的不同。

2、環境寬鬆:相對主流相聲界,社團性質的德雲社不會對演員的形象、穿著有那麼多條條框框的要求,允許他們保留自己的風格!

3、班主思想前衛:這個大夥看老郭的髮型就不難發現了、還有郭夫人的髮色、郭汾陽的髮型,都是很別具一格的。相反大少爺卻相對保守一些,記得有個報道上還說,有一次德雲社找來了一個挺有名氣的紋身的師傅上門服務,像張雲雷、燒餅他們都紋了,郭麒麟不紋,老郭還慫恿他也紋一個哪!

4、吸引年輕觀眾:德雲社的演員大都打扮的新潮、前衛,相聲裡的包袱也與時俱進,貼近現在年輕人的心理,使得這些演員都擁有了一大批瘋狂的粉絲,無論你說他們是顏粉兒也好,是真心愛相聲也好,反正人家票房一片大好,張雲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說了這麼多,大家覺得我分析的對嗎?歡迎討論!


清舞雲飛揚


為什麼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看著像混社會的?

因為他們本來就是混社會的。

他們是民間藝人、是民營劇團的成員,本來就是社會人。

看郭德綱,他幾乎沒有上過任何正規學校,七歲就開始學藝,拜民間的各種曲藝藝人為師。用他自己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七歲學藝,浪跡江湖數十載。水平一般,萬幸在相聲上對得起良心。”

看看他的履歷,就知道他是何等江湖、何等“社會”:

他於1973年1月18日出生,自一懂事起,就開始在江湖上飄,向各路江湖藝人學曲藝。

1979年,七歲,跟隨天津評書藝人高祥凱學習評書。同時向曲藝界廉春明老師學習曲藝知識。

1981年,九歲,正式開始學習相聲。三年後,跟盲藝人王田雨學西河大鼓,跟常寶豐等天津藝人學相聲。

1988年隨河北梆子老藝人小達子先生學唱梆子。

1989年隨老藝人劉炳文先生學唱評劇。

1999年拜民間藝人金文聲先生為師,學習民間各種曲藝知識。

2004年拜師侯耀文為師。

這一路走來,從未進過廟堂,只是在江湖上飄。

郭德綱本人如此,他的弟子也同樣如此。

像岳雲鵬,本來是飯店服務員,社會底層人士,也是很早就向郭德綱學習相聲。也算是江湖中人、社會上的人。

其他的,絕對多數都與岳雲鵬類似。

所以,說他們像混社會的,這話不確切,其實他們就是混社會的。

而他們的這種混法,才是真正的民間藝人的混法,才是真正的中國傳統曲藝人的混法。

他們這種混法,過去叫做跑碼頭的。歷史上的戲班子,就是如此。中國最著名的戲曲大師李漁等,就是這麼跑碼頭、混社會的。

其實藝術自古就分兩種:一種登大雅之堂,一種在民間流傳。而登大雅之堂的藝術,之前也都是先混民間的、跑江湖的。

生活方式與演藝方式,是相互影響、相輔相成的。德雲社的這種混江湖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他們的藝術,使得他們真正地傳承了傳統曲藝、真正的傳承了傳統相聲。

大宋倒是希望,德雲社繼續這樣混社會一樣的混下去,而不要在有錢有名以後,就登上大雅之堂,從此脫離江湖、脫離百姓。

藝術的活力,一定在民間,一定在江湖。

藝術,應該在民間、在江湖生長,至於大雅之堂,偶爾去獻藝即可。


大宋2019


這標題真逗,作為亞洲傳統曲藝第一天團的德雲社社規是非常嚴的,趙本山的徒弟都在開直播,你看德雲社有嗎?有嚴格的門規,幾百人才不敢越雷池一步,這些孩子普遍素質非常高,老郭是非常傳統的人,所以對一些不認可的事物也不會允許徒弟們做!看著像混社會的,只限於舞臺表演,臺下都規規矩矩的!


芳林小築


相聲這個行業傳統上就屬於“三教九流”一類,本來就是從小在江湖上摸爬滾打討生活的人,身上有些混社會的氣息很正常啊,要是他們都穿上禮服端著紅酒杯,張口就是“hi,jack王”……“我是marry許”,這種濃濃的上流社會氣質,我恐怕再也不會聽相聲了。某些自稱是說相聲的,後來穿著筆挺的西裝一股商業精英範兒在電視上搞脫口秀,結果怎麼樣,大家不都看到了麼……


瑜伽師謬論


那你得分清什麼是劇場相聲,什麼是電視相聲

弄懂了這個分類也就不足為奇了。

電視相聲

上個世紀8、90年代相聲這門傳統藝術走進了電視這種宣傳媒體。原本是撂地演出的行當,給人的感覺突然之間就高、大、上了起來。所以,著裝方面肯定正是,畢竟即將要面對的是億萬的觀眾,不容出半點差池。


隨之而來的也就誕生出了主流相聲演員一說。他們有固定的演出單位,有固定的觀眾、有固定的收入。可是,如果一項藝術沒有了活水的注入,指定走不遠。到了九十年代,相聲幾乎走到了消亡。更有的主流相聲演員抱怨,這行當沒法幹了,沒有觀眾怎麼演?

於是,轉行的轉行、抱怨的抱怨……

重回小劇場

1996年,北京相聲大會成立的時候沒少受同行的排擠。郭德綱也感受到了來自同行之間的壓力。畢竟,重拾小劇場對一些人來說不是願意承認的事情。

既然小劇場演出,受眾小,自然也就隨意了許多。所以,在穿著、服飾上也就沒有那麼多的講究。

在傢什麼樣,基本上在劇場也就什麼樣。

抽個煙、燙個頭、染個發這樣好的接地氣,也有人看不慣?真是閒的!

小劇場幹不下去的時候沒認出來幫一把

小劇場火了,就有人出來說三道四,這雙重的行為準則可不是這樣來的!


蜜桔娛樂


一看這問題還挺扎眼。俗話說幹什麼吆喝什麼,做什麼像什麼。這麼說吧,穿西服說不了相聲。可這樣一來豈不是否定了很多不老的前輩嗎?可事實上這些不老的前輩不是在說相聲,而是在表演新段子。至於看著像不像混社會的,這是個人審美和欣賞的習慣。也不能說對不對,合不合適。有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好比在高鐵列車上是吃泡麵還是喝咖啡,兩者味道都是很刺激的。但你不能說喝咖啡就是上流就高雅,吃泡麵的就是混社會就低俗。有些事法無禁止,還是依傳承慣例為好,不會跑偏。有些事多看幾次就習慣了。你想想,說相聲的三大件:手絹、扇子、醒木,要是穿西服能耍嗎?至於表現形勢像什麼也都是隨著內容千變萬化,悲歡離合、喜怒哀樂,穿上西服能演嗎?這麼一說,怎麼樣,是不是感覺著穿西裝一本正經的說相聲,就好像猴子穿衣服裝人一樣,彆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