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今天在分享穴位養生之前,小編先聲明一下。穴位養生是慢病慢調,不會像用藥那麼立竿見影。但是如果你有毅力長期堅持,那日子久了,身體就會自然而然給你變好的結果。而那些一直說中醫都是騙人的鬼把戲者,請繞路。今天我們繼續學習4個穴位的日常養生保健常識。

中瀆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定位:

在大腿外側,當風市下2寸,或膕橫紋上5寸,股外肌與股二頭肌之間。

主治:

下肢痿痺,麻木,半身不遂。

艾灸:

直接灸3~7壯,或者溫和灸5~15分鐘。

按摩:

揉法,點法,按法,點按法。

功效:

通經活絡,祛寒止痛。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膽囊有問題者,按揉中瀆穴肯定會很疼。如果能夠每天堅持敲打,就可緩解膽結石、膽囊炎、膽絞痛的症狀。也可3~5天艾灸一次,灸至疼痛症狀得到緩解為止。嫌艾灸麻煩者,就抽空經常按摩中瀆穴。

風市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定位:

在大腿外側部的中線上,當膕橫紋水平線上9寸或者當髕底水平線上7。簡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於體側,中指尖所到處即是。

主治:

中風,半身不遂,下肢痿痺,麻木,股外側皮神經痛、腰病及腳氣,遍身瘙癢。

艾灸:

直接灸3~5壯,或者溫和灸5~15分鐘。

按摩:

揉法,按法,點法,點按法。

功效:

祛風溼,通經絡,止痺痛。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消化不良者可以經常刺激風市穴,方法:自然站立,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掌心朝內側,中指指尖緊貼風市穴,拔頂,舌抵上顎,提肛,淨除心中雜念。兩手掌相互摩擦至熱,兩手心對正胃部,距離約10釐米,十個腳趾同時抓地,每次做10分鐘。每次飯後1小時做此功,效果很明顯。

環跳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定位:

在股外側部,側臥屈股,當股骨大轉子最凸點與骶管裂孔連線的外三分之與中三分之一交點處。

主治:

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痺,遍身風疹,挫閃腰疼,膝踝腫痛不能轉側。

艾灸:

艾柱灸3~5壯,或者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

揉法,按法,點法,點按法。

功效:

祛風化溼,強健腰膝。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溫馨提醒一下,這個方法是經驗方,有很好的療效,但是自己操作有一定的危險性。最好由專業醫生操作。

針法:環跳穴取3寸毫針,垂直進針2.5寸,其餘穴均用2寸毫針,垂直進針1.5寸,皆強刺激,留針30分鐘,去針後拔火罐10分鐘,每日2次。功可溫經散寒止痛。10天為1個療程。主治睪丸疼痛。

如果我們想自己操作,可以直接選擇按摩法或者艾條灸和艾柱灸用來保健養生。

居髎穴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定位:

位於髖部,在髂前上棘與股骨大轉子最凸點連線的中點處。

主治:

腰胯疼痛,下肢痿痺,癱瘓,足痿,疝氣。

艾灸:

艾柱灸3~5壯,或者艾條灸10~15分鐘。

按摩:

點法,按法,揉法,點按法,肘壓法。

功效:

舒筋活絡,益腎強腰。

養生系列之穴位篇46:中瀆、風市、環跳、居髎之說

日常生活保健指導:

股骨頭壞死患者多伴腎虛寒溼,出現腰髖關節及下肢畏寒肢冷現象臨床上可配合艾灸腎俞、環跳、委中等穴位,以加強補腎填精、溫經祛寒之效。

按摩:患者取正坐位,先用同側掌根揉按居醪穴至微熱發紅,再以拇指指關節或肘尖著力於穴位上點按,力度由輕至重,以產生酸、麻、脹或下肢放射感為度。隨後用掌揉法放鬆,反覆操作,左右兩側交替進行最後兩手握拳輕快叩打髖關節兩側作結束。操作約10分鐘,每天一兩次。

艾灸:患者取側臥位。艾條點燃後放於居髏穴上方,距離皮膚兩三釐米進行燻灸,一般每次灸10~15分鐘,兩側交替進行,以局部潮紅為度,每日一兩次。

今天分享的4個穴位,如果膽囊有問題者可以按摩艾灸中瀆穴,消化不良者可以刺激風市穴,男性有睪丸疼痛者可以按摩艾灸環跳穴,腎虛寒溼下肢畏冷者可以按摩居髎穴。希望能帶給需要的朋友有用的保健常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