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康張黎剛:AI更適合用於民營醫療機構

爱康张黎刚:AI更适合用于民营医疗机构

導讀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3分鐘,如果本文對您有任何啟發,歡迎點擊文末評論

爱康张黎刚:AI更适合用于民营医疗机构
爱康张黎刚:AI更适合用于民营医疗机构

近日,愛康集團推出有人“管”的體檢2.0以及iKangAI+ 與 iKangNetwork+計劃。具體來說,愛康集團希望通過引入大量的人工智能項目,從而提升體檢和診斷的水平和效率。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愛康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表示,“AI可能更適合賦能民營醫療機構。”他認為,醫生資源緊缺是中國醫療服務市場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在民營醫療機構當中,這種缺醫生的現象更加嚴重,尤其是一些專家資源。所以,對於民營醫療機構來說,通過人工智能放大專家力量與價值的需求更為迫切。

正如張黎剛所言,醫生資源緊缺是民營醫療體檢機構發展面臨的困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健康體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體檢市場規模約為1350億元人民幣,2020年我國健康體檢行業市場規模有望達到2400億元,第三方專業體檢市場將達到720億元的收入規模,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在巨大的市場機遇下,體檢機構急速擴張。公開數據顯示,美年健康目前已經擁有400餘家醫療服務及體檢中心。對此,張黎剛表示,“假如愛康要建更多的體檢中心,資金上沒有太大問題,但愛康目前只擴張到全國37個城市100個體檢中心。這是因為即便愛康建了那麼多的體檢中心,也沒有那麼多合格的醫生進來。”

按照《健康體檢管理暫行規定》,體檢醫療機構至少有兩名具有內科或外科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每個臨床檢查科室至少有一名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任職資格的執業醫師;至少有10名執業護士。這意味著,每新增一家體檢中心,就要有至少20 名以上的醫務人員儲備。對於快速擴張的民營體檢機構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壓力。

據張黎剛介紹,此次愛康集團引入的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分析、高發癌症篩查、體檢後慢病管理和治療服務等人工智能產品主要是與第三方公司合作的。比如,其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分析產品就是由Airdoc 提供的。據張黎剛介紹,在體檢時通過眼底攝像,將數據傳到雲端,該產品就可以自動識別30多種病變,除了青光眼等眼科疾病之外,還包括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部分腫瘤等重大慢性疾病和併發症, 張黎剛說到,近日在愛康旗下體檢中心使用Airdoc項目的6578位客戶為例,共計發現2897例陽性,陽性率達44%,這一水平已經和高水平眼科醫生不相上下。

爱康张黎刚:AI更适合用于民营医疗机构

▵Airdoc人工智能視網膜影像分析在愛康體檢中心應用。圖片由愛康集團提供。

對此,中華醫學會健康管理學分會主任委員曾強表示,“人工智能在醫療健康領域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個性化健康體檢,個性化慢病風險評估,個性化的慢病管理等領域。”當下中國老齡化日趨嚴重,慢病呈井噴式增長,醫療費用逐年攀升。未來,人工智能與人類醫生互相配合可有效提升醫療效率。

在體檢行業內,看重AI前景的不僅愛康集團一家。今年3月,美年健康與阿里雲聯合宣佈:正式啟動“美年健康AI大賽暨雙高疾病風險預測”天池大賽,比賽旨在通過聚合全球尖端人才和優良算法,利用AI技術篩選出造成高血壓、高血脂的重要位點,發現疾病內在規律,控制疾病關口前移,從而為解決國家醫保控費難題,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奠定了技術基礎。

對於愛康來說,除了疾病的篩查外,在治療領域,2017年愛康已經與百洋智能科技達成戰略合作。目前,在全國13個城市的14家“愛康百洋沃森腫瘤智能會診中心”都可以獲得人工智能腫瘤診療方案,診療範圍已涵蓋包含肺癌、腸癌、胃癌、乳腺癌等高發癌症在內的13個癌種,覆蓋88%的中國新發癌症人群。

值得注意的是,在愛康等民營體檢機構通過AI來提升診斷水平和效率的同時,醫療人工智能企業也在通過民營醫療機構在探索AI的初步商業化。但張黎剛告訴記者,IBM Watson收費價格並不低,因此讓患者願意為人工智能診療方案付費還需要一定的時間。目前,愛康集團已經啟動了千萬人免費Airdoc視網膜篩查計劃,但是張黎剛補充到,在不收費的基礎項目之外,還有一些增值項目,可以篩查高血壓、糖尿病、部分腫瘤等慢性疾病及併發症,也會給公司帶來一些新的營收增長。

本文首發於財新健康點 caixin-life;

聯繫作者微信:1281949389;

投稿方式:[email protected]

熱門閱讀:

爱康张黎刚:AI更适合用于民营医疗机构

商務合作:

北京 Fiona 18612891987

上海 Kevin 18621849119

上海 Jane 138178061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