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提起萧何,大家一定不陌生,他是刘邦建立的汉朝的第一任宰相,但是在刘邦建立汉朝时,萧何都做过哪些贡献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下,请大家往下看。刘邦建汉以后,尤其在楚汉战争时期,萧何更为刘邦立下了不同一般的功劳。司马迁评论萧何说:“何谨守管箭,因民之疾,奉法顺流,与之更始”,“位冠群臣”。西汉末的思想家杨雄则评:“萧规曹随,留侯画策,陈平出奇,功若泰山”。“萧规曹随”,指萧何定下规矩,曹参跟随不变;留侯指张良陈平是继曹参以后的西汉宰相。他们都为西汉一朝的建立,立下了巨大功勋。萧何都为刘邦建立的汉王朝奠定了哪些规矩呢?

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首先,给新兴的汉朝制定了一系列从民所欲的缓和的法律、赋税制度。他在秦二世四年刘邦初入关中时,就注意到恢复生产和安定民心。史称:“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而萧何唯独先到秦的丞相府、御史府把遗存的法律、制令和图书,收集起来保存好。这为后来刘邦平定天下和统治天下准备了良好的基础,使汉朝统治者能“具知天下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民所疾苦。”然后依据这些,来制定新的律令和减轻剥削的措施。《汉书·刑法志》记载,刘邦入关后虽然与民“约法三章”,尽削秦法之苛,使得“兆民大悦”。

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但三章之法毕竟太疏简,要使社会得到安定,还需要更具体的条文。因此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萧何重新整顿了秦朝的旧法条文,另立出汉律九章。新律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历史记载,当时人民新免严刑苛法,皆能长幼养老,萧何和曹参的宽刑措施,使社会很快安定下来,到惠帝时就已经“衣食滋殖,刑罚用稀”到孝文帝时,更是“吏安其官,民乐其业,畜积岁增,户口寝息”。当然这已经是经过了两三代人的努力,但作为创业者,应当说有萧何一份不可忽视的功劳。其次,把关中地区建成为楚汉战争中刘邦一方的稳固的后方和人力物力的供应基地。

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楚汉战争刚开始时,刘邦处境十分困难,项羽的兵力为其四倍,强封刘邦为汉中王后,又把秦降将章邯等皆封为王,布置在刘邦的周围,以监视他的行动。刘邦为此不公平的待遇十分愤怒,准备和项羽交战。此时刘邦诸大将周勃、灌婴、樊哙等都劝他要冷静;但关键的一举还是萧何对刘邦的进谏。萧何对刘邦说:“虽然项羽封您为汉中王,这是很不公平的,但比起置之死地来,不是强多了吗?现在人马不如人家,百战可能百败。所以我劝大王不如暂时屈居汉中,养其民以致贤人,利用巴蜀的有利形势,然后再平定三秦,这样天下才可以得到。”刘邦听取了萧何的意见,暂时把部队带到了汉中。不到半年功夫,刘邦就收拾了章邯等人,又重新占据了关中地区。

汉朝第一任宰相萧何——刘邦取天下时的总后勤

第二年,刘邦又挥兵东向,借项羽弑楚义帝之名讨伐项羽,楚汉战争正式开始。战争前期,形势对刘邦十分不利,汉高祖二年四月的彭城之战,刘邦前后死伤二十多万人,“唯水为之不流”,项羽把刘邦军重重围了三层,最后刘邦只剩下了数十骑逃遁出围,连家属也为项羽所俘虏。刘邦汉军的军威再胜,以至后来终于战胜项羽,全靠萧何在关中后方的大力支援。战争一开始,刘邦就命萧何以留守的名义驻守汉中,让他“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这几句话是:留萧何在巴蜀地区负责收敛赋税,镇守安定百姓,颁布法令,供给军粮。好了,今天就和大家聊到这,相信大家对于萧何辅佐刘邦时所做的贡献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喜欢这方面题材的朋友可以和我交流一下,我们下期再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