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作詩4萬首,只有一首選入小學語文課本,你怎麼看?

把手伸向天國


入選小學語文課本和詩詞好不好沒有太大聯繫,首先小學語文課本有侷限性,首先要面對的是小學生。要考慮小學生的綜合接受能力還有詩詞是否有超出小學生範疇的內容。比如蘇東坡十年生死兩茫茫,這麼好的詞是不可能入選小學課本的,因為大多數小學生肯定是無法理解的。但是鵝鵝鵝這種簡單易懂的雖然寫得不算很好,但是也是小學課本的首選之一。所以詩詞的多少好壞和入選小學語文課本沒有直接關係,最大的關係還是其中的字是否生僻,是否能讓小學生理解和接受,詩詞的內容是否符合小學生學習。


袁之燚


乾隆寫了四萬首詩沒一首好的?還是有的。

乾隆帝是所有帝王中活的最長的,活到了89歲,也是所有詩人中產量最豐富的一位,據統計一共寫了四萬一千八百首,如果算在位六十年間所寫的話,平均每天要寫兩首詩。這樣的勤奮足以讓當今詩人汗顏,但也有人說,乾隆寫了四萬首詩,沒一首好的。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乾隆都寫些什麼詩?

乾隆作為最多產的一位詩人,日常寫詩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包攬萬千。

比如,他十分關心農事。乾隆詩集中有很多記述各地收成和娠災救荒的詩篇,每年各省申報夏收、秋收的成數,他幾乎都要寫詩。

《檢近稿偶志》有時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霑或苦潦,踟躕復望睛。

比如,乾隆經常外出旅遊。單是去杭州西湖就寫了組詩《題西湖十景》,他的這些遊記詩有些還反映了園林興廢沿革的詩,對研究我國園林建築藝術也頗有參考價值。

《避暑山莊》軒墀敞御園,草樹靜高原,遊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孫。橋山將酹爵,玉館此停轅,罨畫山容在,修蛇電影奔。禽言欣客至,蛩語訴秋繁,階篆苔紋暗,碑詩釵腳存。聖蹤猶可想,衷曲向誰論,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載恩。

比如,乾隆十分喜歡談論歷史,時常用歷史教育皇子和大臣們。他曾用三個月時間寫成一套以歷史為題材的組詩,長達一百零六首。他在詩中評論了很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從這些詩中,可以瞭解乾隆的歷史觀點。

《讀《貞觀政要》》懿德嘉言在簡編,憂勤想見廿三年。燭情已自同懸鏡,從諫端知勝轉圜。房杜有容能讓直,魏王無事不繩愆。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乾隆作為中國有史以來最多產的一位詩人,留下了眾多的詩篇,藝術性雖然不高,但多寫實之作,表現的方面很廣泛,他的詩歷史價值大於文學價值。

乾隆的詩學觀

乾隆十分崇拜杜甫詩中的現實主義精神,甚至在《題郭知達集九家注杜詩》中寫:

“平生結習最於詩,老杜真堪作我師。”當然,論及文學成就和天分,乾隆可謂和杜甫差了十萬八千里。

大臣們對皇帝所寫的詩,自然是一片溢美之詞,例如說“金聲玉振,函蓋古今”“神龍行空,瞬息萬里“,乾隆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只評價自己的詩是“拙速”,寫的特別快,張口就來。乾隆三十六年,他乘船去昆明湖,不到一個小時就寫了八首詩,速度驚人。

第一,乾隆特別討厭宮體詩、香豔詩。

雖然乾隆與香妃的故事,“六下江南”的豔史在歷史上十分出名,但乾隆的詩學觀卻是崇尚“清真雅正”的詩風,他十分反對輕浮奢靡的詩風,“不屑為風雲月露之詞”,甚至在他的詩中,從未出現過"酒"字。

第二,乾隆認為文以載道,詩中一定要蘊含道理。

作為帝王,他希望在詩中展現自己的"勤政愛民”“關心民生",不免總是充斥了道德說教。每年的元旦、上元、冬至、除夕,他都要按例寫詩,這樣的詩沒什麼特點,也不值一讀。

乾隆將“詩以言志,言為心聲”作為寫詩的宗旨,對後人還是有一定借鑑意義的。

乾隆有沒有好詩作?

乾隆有一首悼亡詩,是寫給富察皇后的。

《御製詩二集》其來不告去無詞,兩字平安報我知。只有叮嚀思聖母,更教顧復惜諸兒。醒看淚雨猶沾枕,靜覺悲風乍拂帷。似昔慧賢曾入夢,尚餘慰者到今誰?

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經常夢見她美麗的身影,便把所夢寫成了詩。畢竟是日夜相伴的人,這首詩的真情實感也十分讓人動容。

忽作春風夢,偏於旅岸邊。聖慈深憶孝,宮壺盡欽賢。忍誦關雎什,朱琴已斷絃。

這首輓詩也是乾隆寫給富察皇后的。

其實,歷代統治者中,詩寫的好的確實很多。劉邦只寫過《大風歌》卻名傳千古: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造反者黃巢寫過《菊花》詩:“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曹操的《龜雖壽》《觀滄海》詩千古名篇,更不要提李煜詞中一帝。

乾隆少了幾分詩才,卻可以稱的上是一個好皇帝。




一往文學


飛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

因為這首詩不拗口,它不像首詩,而更像首兒歌,讀起來有種朗朗上口的感覺。使人們更加好記。還有把它編進課本的人也許認為它是藏拙詩吧!因為這首詩前面稀鬆平常,感覺跟打油詩一樣。而後一句的更像一個轉折,使之整體提高,變成精妙之作。或者認為它裡面包含數字,而且是疊加而上的。這樣會讓孩子對數字瞭解能起到一定作用吧!總之把它編進課文裡的人自然有他們的想法,就像書畫大師隨便一提筆,畫的明明是一片很隨意的雲。而接著會有人附和這幅畫簡直鬼斧神工,神來之筆。而在這些附和的人卻把畫看成是一座山,一條河,乃至一個宇宙。而且還會對此說的頭頭是道。拿電影大話西遊來說,周星馳在參加某大學講座時,坐下的大學生對其影片說出包含的意義已經超出周星馳自己對影片的認知。其實沒必要糾結這些,課本內容一直在變,而考試題目也會隨著課本而變,至於為什麼有的知識能被寫進課本,大部分大家還是能夠了解的就想1+1=2一樣,至於其他理解不了的,估計真的是隻有編寫教材的人自己能懂吧!







如果lcan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歷代帝王評價,講究文治武功,會寫詩無疑文化達人,多了幾分風雅。



寫得最少的漢高祖劉邦,衣錦還鄉到了下邳,憋出兩句《大風歌》留傳千古。可惜沒有再寫什麼《小風歌》,或者說《清風歌》,否則可以戴上詩人的桂冠了。

真正稱得上詩人的,除了後主李煜,不是帝王勝似帝王的曹操,應當高居前三甲,論氣勢拔得頭籌也不過分。

即便比起專業詩人陸放翁,清高祖弘曆,一生作詩九千餘首,"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一生作詩四萬多,才是真正高產的詩歌愛好者。

不過有好事者估算,以六十年在位時間從事創作,要日均兩首,比起謫仙李白斗酒詩百篇,天天詩興大發,真乃奇才矣!也有人猜測,文思枯竭之日,皇帝洗稿或抄襲廷上文人之作,多假冒偽劣之作,信不得的。

只是縱觀乾隆超產大作,水平出奇地穩定,並無驚世之作流傳於世,遺憾之餘卻證明並無代筆,真愛無敵啊。

話說乾隆日日寫詩兩首,節氣要應,美景要贊,好畫好古董也要題幾句,大人物看過欣賞過了,不發表點意見感想怎麼行呢?朋友圈發文一般,日誌詩不少了,寫就寫吧,偏要題於物上,空白寫完了,續紙再寫,畫蛇添足,意尤未盡。


一旁臣下見了熱烈鼓掌,"寫得太好了,皇上真是天下第一詩人啊!"這話沒錯,雖無精品,備不住產量大啊,寫得多拿冠軍也是破紀錄了啦!

乾隆的題元素畫詩寫得很通俗:"元素自耘生,畫家不著名。相當愛高逸,所以慕淵明"。

乾隆情真意切悼皇后富察詩,也還不錯,總之少風花雪月的"老幹體",乾淨端正,積極向上正能量,沒有酒詩,鮮見風月,文學性差點又算什麼啊?!



而入選小學課本的《飛雪》,也淺白易懂,"一片一片又一片,兩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飛入蘆花都不見"。該詩編成兒歌唱,也蠻不錯的,總算了了皇帝傳詩於世的夙願了。

一🌸一世界,金沙江的小鹹🐠元元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古今詩詞萬萬千千,能有一首入小學課本就不錯了。好詩詞有的是,學生時代才識得幾首(文學專業除外)。




大豐205065954


別笑話乾隆的詩寫的爛,從乾隆算起,到目前為止,能達到乾隆水不的沒有幾個。





能讀懂時方知古人通透


統計數據一:

人的一生,會說多少句話?
有人專門研究過,人一天用來說話的時間,大約是一小時。

一生說話的時間,大約是兩年零六個月。

統計數據二:

自地球上出現人類以來,大約有200萬年。

總計約有1200億的人類,包括原始人、猿人,在地球上出現過,生活過

並且說過話。

綜上所述:

曾經有1200億人,傾其一生,說了無數的話,但是真正在歷史上留下痕跡的,微乎其微!

因此,乾隆是幸運的,到此留下了幾個字,並且進入到小學語文課本,

而絕大多數人類,說了一輩子廢話,寫了一輩子無用的字,死後無痕,無蹤無影,灰飛煙滅。

知足常樂,親。

畢大費/文


畢大費


立秋日作

已識山中早晚涼,今朝況復立秋當。

如何午熱為孤注,疑是金官讓末光。

桐葉庭邊想影落,草蟲砌下覺聲楊。

農佔晴雨紛如訟,歷驗原來亦鮮償。

玉瀾堂

又俯西窗蜃,湖天上下空。

只觀鋪鏡影,遼待迭紈風。

暖起浮霄蠓,寬棲度歲鴻。

漫言冰尚冱,瀾意滿其中。

割麥行

迤南割麥收逮齊,迤北割麥今姑兮,

閤家竟日鹹畢力,尚有餘糧連畝棲。

腰鐮手銍軀僂走,憊矣精神各抖擻,

十年—遇可辭勞,遺秉滯穗由他取。

前驅警蹕無煩詞, 赤子寧避其父過,

為之望哉為之喜, 範雲蕭緬安藉他。

別有老農茆屋嘆,不煩重問情自見,

幸茲割麥逢飽秋, 持鬻卻苦價太賤!

乾隆愛寫詩,但寫得確實罕有驚世之作。比如《割麥行》等,絕對不是微服私訪,深入民間創作出來的。問題是人家老人家還相當的自負,把幾個典故平仄對仗,堆砌起來就成了無數首律詩;

乾隆皇帝還有一大嗜好,就是喜好題字。樹長的奇怪了他要題,房子建好了他要題,哪個重要人物死了,或者娶媳婦了他還要題,逢年遇到什麼天降祥瑞了,乖乖,他更要先吟後題。

這也罷了,他還要在古人的詩畫遺作上露一把臉,故宮收藏的無數歷代遺傳下來的詩作,幾乎就沒他沒有題字的。

更要命的是乾隆老爺子的藝術鑑賞力確實不低,他題字的那些字畫無一不是收藏價值最高的。就說展子虔的那副《遊春圖》吧,本來酣暢淋漓,自然瀟灑的一副畫,他老爺子非要在遠山之後標上自個兒的大名,讓今人看了簡直哭笑不得。


冉濤jz


據《四庫全書簡明目錄》記載,清朝的乾隆皇帝當時已寫詩39340首,這還不包括甲辰以後寫的詩。另據鄭鶴聲著《中國文獻學概要》載

乾隆“御製詩至十餘萬首,所作之多,為陸放翁(即陸游)所不及。”乾隆活了88歲,以其壽計算,平均每天寫詩3首多。看來乾隆可算中國古代寫詩最多的人了。

乾隆皇帝作詩世界古今第一,一生89歲做詩42250多首,全唐朝2700多位詩人做了300年的詩,也只有48900餹首,可見乾隆一人可擋世界第一詩朝300年的世界記錄,

而且內容遍及經史子籍、政經文教、家、國個人大小事等,數量龐大、題材弙闊,融合漨漢誾文,前無古人,後難來者。


楊益小核彈BiuBiuBiu


這還用問嗎!乾隆的詩水準不夠唄!

乾隆一生中寫了4萬多首詩,有人拿他和南宋愛國詩人陸游相比(陸游也是高產詩人,一生中寫了9千多首詩),說實在的,有點侮辱陸游了!乾隆寫那些算什麼玩意!無論從文學功力、意境、情操等方方面面,怎麼能和偉大的陸放翁相提並論啊!

稍有文物收藏、藝術鑑賞知識的朋友,都知道乾隆是個名副其實的“藝術品破壞者”!大家都知道,歷代文人墨客收藏古人字畫時,都會在原件的空白處寫題跋,以示自己曾收藏過該字畫。乾隆本身文學造詣淺薄,就應該有自知之明,不該亂寫!比如:明朝大藝術家董其昌在晉朝大書法家王珣的《伯遠帖》上寫了題跋,乾隆這糟爛水平就不該亂寫亂畫,結果還是寫了;再比如在《夜宴圖》上亂蓋圖章……關鍵是有時寫一首爛詩還不夠,還要將空白處寫滿!將原畫的意境都破壞了!太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