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一生作诗4万首,只有一首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你怎么看?

把手伸向天国


入选小学语文课本和诗词好不好没有太大联系,首先小学语文课本有局限性,首先要面对的是小学生。要考虑小学生的综合接受能力还有诗词是否有超出小学生范畴的内容。比如苏东坡十年生死两茫茫,这么好的词是不可能入选小学课本的,因为大多数小学生肯定是无法理解的。但是鹅鹅鹅这种简单易懂的虽然写得不算很好,但是也是小学课本的首选之一。所以诗词的多少好坏和入选小学语文课本没有直接关系,最大的关系还是其中的字是否生僻,是否能让小学生理解和接受,诗词的内容是否符合小学生学习。


袁之燚


乾隆写了四万首诗没一首好的?还是有的。

乾隆帝是所有帝王中活的最长的,活到了89岁,也是所有诗人中产量最丰富的一位,据统计一共写了四万一千八百首,如果算在位六十年间所写的话,平均每天要写两首诗。这样的勤奋足以让当今诗人汗颜,但也有人说,乾隆写了四万首诗,没一首好的。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乾隆都写些什么诗?

乾隆作为最多产的一位诗人,日常写诗的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包揽万千。

比如,他十分关心农事。乾隆诗集中有很多记述各地收成和娠灾救荒的诗篇,每年各省申报夏收、秋收的成数,他几乎都要写诗。

《检近稿偶志》有时雨未降,披衣宵立庭。 既霑或苦潦,踟蹰复望睛。

比如,乾隆经常外出旅游。单是去杭州西湖就写了组诗《题西湖十景》,他的这些游记诗有些还反映了园林兴废沿革的诗,对研究我国园林建筑艺术也颇有参考价值。

《避暑山庄》轩墀敞御园,草树静高原,游豫思仁祖,庥和逮孝孙。桥山将酹爵,玉馆此停辕,罨画山容在,修蛇电影奔。禽言欣客至,蛩语诉秋繁,阶篆苔纹暗,碑诗钗脚存。圣踪犹可想,衷曲向谁论,倍切乾乾志,虞孤覆载恩。

比如,乾隆十分喜欢谈论历史,时常用历史教育皇子和大臣们。他曾用三个月时间写成一套以历史为题材的组诗,长达一百零六首。他在诗中评论了很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从这些诗中,可以了解乾隆的历史观点。

《读《贞观政要》》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乾隆作为中国有史以来最多产的一位诗人,留下了众多的诗篇,艺术性虽然不高,但多写实之作,表现的方面很广泛,他的诗历史价值大于文学价值。

乾隆的诗学观

乾隆十分崇拜杜甫诗中的现实主义精神,甚至在《题郭知达集九家注杜诗》中写:

“平生结习最于诗,老杜真堪作我师。”当然,论及文学成就和天分,乾隆可谓和杜甫差了十万八千里。

大臣们对皇帝所写的诗,自然是一片溢美之词,例如说“金声玉振,函盖古今”“神龙行空,瞬息万里“,乾隆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只评价自己的诗是“拙速”,写的特别快,张口就来。乾隆三十六年,他乘船去昆明湖,不到一个小时就写了八首诗,速度惊人。

第一,乾隆特别讨厌宫体诗、香艳诗。

虽然乾隆与香妃的故事,“六下江南”的艳史在历史上十分出名,但乾隆的诗学观却是崇尚“清真雅正”的诗风,他十分反对轻浮奢靡的诗风,“不屑为风云月露之词”,甚至在他的诗中,从未出现过"酒"字。

第二,乾隆认为文以载道,诗中一定要蕴含道理。

作为帝王,他希望在诗中展现自己的"勤政爱民”“关心民生",不免总是充斥了道德说教。每年的元旦、上元、冬至、除夕,他都要按例写诗,这样的诗没什么特点,也不值一读。

乾隆将“诗以言志,言为心声”作为写诗的宗旨,对后人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乾隆有没有好诗作?

乾隆有一首悼亡诗,是写给富察皇后的。

《御制诗二集》其来不告去无词,两字平安报我知。只有叮咛思圣母,更教顾复惜诸儿。醒看泪雨犹沾枕,静觉悲风乍拂帷。似昔慧贤曾入梦,尚余慰者到今谁?

富察皇后去世后,乾隆经常梦见她美丽的身影,便把所梦写成了诗。毕竟是日夜相伴的人,这首诗的真情实感也十分让人动容。

忽作春风梦,偏于旅岸边。圣慈深忆孝,宫壶尽钦贤。忍诵关雎什,朱琴已断弦。

这首挽诗也是乾隆写给富察皇后的。

其实,历代统治者中,诗写的好的确实很多。刘邦只写过《大风歌》却名传千古: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造反者黄巢写过《菊花》诗:“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诗千古名篇,更不要提李煜词中一帝。

乾隆少了几分诗才,却可以称的上是一个好皇帝。




一往文学


飞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因为这首诗不拗口,它不像首诗,而更像首儿歌,读起来有种朗朗上口的感觉。使人们更加好记。还有把它编进课本的人也许认为它是藏拙诗吧!因为这首诗前面稀松平常,感觉跟打油诗一样。而后一句的更像一个转折,使之整体提高,变成精妙之作。或者认为它里面包含数字,而且是叠加而上的。这样会让孩子对数字了解能起到一定作用吧!总之把它编进课文里的人自然有他们的想法,就像书画大师随便一提笔,画的明明是一片很随意的云。而接着会有人附和这幅画简直鬼斧神工,神来之笔。而在这些附和的人却把画看成是一座山,一条河,乃至一个宇宙。而且还会对此说的头头是道。拿电影大话西游来说,周星驰在参加某大学讲座时,坐下的大学生对其影片说出包含的意义已经超出周星驰自己对影片的认知。其实没必要纠结这些,课本内容一直在变,而考试题目也会随着课本而变,至于为什么有的知识能被写进课本,大部分大家还是能够了解的就想1+1=2一样,至于其他理解不了的,估计真的是只有编写教材的人自己能懂吧!







如果lcan


"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历代帝王评价,讲究文治武功,会写诗无疑文化达人,多了几分风雅。



写得最少的汉高祖刘邦,衣锦还乡到了下邳,憋出两句《大风歌》留传千古。可惜没有再写什么《小风歌》,或者说《清风歌》,否则可以戴上诗人的桂冠了。

真正称得上诗人的,除了后主李煜,不是帝王胜似帝王的曹操,应当高居前三甲,论气势拔得头筹也不过分。

即便比起专业诗人陆放翁,清高祖弘历,一生作诗九千余首,"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一生作诗四万多,才是真正高产的诗歌爱好者。

不过有好事者估算,以六十年在位时间从事创作,要日均两首,比起谪仙李白斗酒诗百篇,天天诗兴大发,真乃奇才矣!也有人猜测,文思枯竭之日,皇帝洗稿或抄袭廷上文人之作,多假冒伪劣之作,信不得的。

只是纵观乾隆超产大作,水平出奇地稳定,并无惊世之作流传于世,遗憾之余却证明并无代笔,真爱无敌啊。

话说乾隆日日写诗两首,节气要应,美景要赞,好画好古董也要题几句,大人物看过欣赏过了,不发表点意见感想怎么行呢?朋友圈发文一般,日志诗不少了,写就写吧,偏要题于物上,空白写完了,续纸再写,画蛇添足,意尤未尽。


一旁臣下见了热烈鼓掌,"写得太好了,皇上真是天下第一诗人啊!"这话没错,虽无精品,备不住产量大啊,写得多拿冠军也是破纪录了啦!

乾隆的题元素画诗写得很通俗:"元素自耘生,画家不著名。相当爱高逸,所以慕渊明"。

乾隆情真意切悼皇后富察诗,也还不错,总之少风花雪月的"老干体",干净端正,积极向上正能量,没有酒诗,鲜见风月,文学性差点又算什么啊?!



而入选小学课本的《飞雪》,也浅白易懂,"一片一片又一片,两片三片四五片。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该诗编成儿歌唱,也蛮不错的,总算了了皇帝传诗于世的夙愿了。

一🌸一世界,金沙江的小咸🐠元元期待你的关注点评。

元元的天下


古今诗词万万千千,能有一首入小学课本就不错了。好诗词有的是,学生时代才识得几首(文学专业除外)。




大丰205065954


别笑话乾隆的诗写的烂,从乾隆算起,到目前为止,能达到乾隆水不的没有几个。





能读懂时方知古人通透


统计数据一:

人的一生,会说多少句话?
有人专门研究过,人一天用来说话的时间,大约是一小时。

一生说话的时间,大约是两年零六个月。

统计数据二:

自地球上出现人类以来,大约有200万年。

总计约有1200亿的人类,包括原始人、猿人,在地球上出现过,生活过

并且说过话。

综上所述:

曾经有1200亿人,倾其一生,说了无数的话,但是真正在历史上留下痕迹的,微乎其微!

因此,乾隆是幸运的,到此留下了几个字,并且进入到小学语文课本,

而绝大多数人类,说了一辈子废话,写了一辈子无用的字,死后无痕,无踪无影,灰飞烟灭。

知足常乐,亲。

毕大费/文


毕大费


立秋日作

已识山中早晚凉,今朝况复立秋当。

如何午热为孤注,疑是金官让末光。

桐叶庭边想影落,草虫砌下觉声杨。

农占晴雨纷如讼,历验原来亦鲜偿。

玉澜堂

又俯西窗蜃,湖天上下空。

只观铺镜影,辽待迭纨风。

暖起浮霄蠓,宽栖度岁鸿。

漫言冰尚冱,澜意满其中。

割麦行

迤南割麦收逮齐,迤北割麦今姑兮,

合家竟日咸毕力,尚有余粮连亩栖。

腰镰手銍躯偻走,惫矣精神各抖擞,

十年—遇可辞劳,遗秉滞穗由他取。

前驱警跸无烦词, 赤子宁避其父过,

为之望哉为之喜, 范云萧缅安藉他。

别有老农茆屋叹,不烦重问情自见,

幸兹割麦逢饱秋, 持鬻却苦价太贱!

乾隆爱写诗,但写得确实罕有惊世之作。比如《割麦行》等,绝对不是微服私访,深入民间创作出来的。问题是人家老人家还相当的自负,把几个典故平仄对仗,堆砌起来就成了无数首律诗;

乾隆皇帝还有一大嗜好,就是喜好题字。树长的奇怪了他要题,房子建好了他要题,哪个重要人物死了,或者娶媳妇了他还要题,逢年遇到什么天降祥瑞了,乖乖,他更要先吟后题。

这也罢了,他还要在古人的诗画遗作上露一把脸,故宫收藏的无数历代遗传下来的诗作,几乎就没他没有题字的。

更要命的是乾隆老爷子的艺术鉴赏力确实不低,他题字的那些字画无一不是收藏价值最高的。就说展子虔的那副《游春图》吧,本来酣畅淋漓,自然潇洒的一副画,他老爷子非要在远山之后标上自个儿的大名,让今人看了简直哭笑不得。


冉涛jz


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清朝的乾隆皇帝当时已写诗39340首,这还不包括甲辰以后写的诗。另据郑鹤声著《中国文献学概要》载

乾隆“御制诗至十余万首,所作之多,为陆放翁(即陆游)所不及。”乾隆活了88岁,以其寿计算,平均每天写诗3首多。看来乾隆可算中国古代写诗最多的人了。

乾隆皇帝作诗世界古今第一,一生89岁做诗42250多首,全唐朝2700多位诗人做了300年的诗,也只有48900餹首,可见乾隆一人可挡世界第一诗朝300年的世界记录,

而且内容遍及经史子籍、政经文教、家、国个人大小事等,数量庞大、题材弙阔,融合漨汉誾文,前无古人,后难来者。


杨益小核弹BiuBiuBiu


这还用问吗!乾隆的诗水准不够呗!

乾隆一生中写了4万多首诗,有人拿他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相比(陆游也是高产诗人,一生中写了9千多首诗),说实在的,有点侮辱陆游了!乾隆写那些算什么玩意!无论从文学功力、意境、情操等方方面面,怎么能和伟大的陆放翁相提并论啊!

稍有文物收藏、艺术鉴赏知识的朋友,都知道乾隆是个名副其实的“艺术品破坏者”!大家都知道,历代文人墨客收藏古人字画时,都会在原件的空白处写题跋,以示自己曾收藏过该字画。乾隆本身文学造诣浅薄,就应该有自知之明,不该乱写!比如:明朝大艺术家董其昌在晋朝大书法家王珣的《伯远帖》上写了题跋,乾隆这糟烂水平就不该乱写乱画,结果还是写了;再比如在《夜宴图》上乱盖图章……关键是有时写一首烂诗还不够,还要将空白处写满!将原画的意境都破坏了!太糟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