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考試大綱:商周時期的政治、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漢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

高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考點梳理】

一、西周時期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1、目的:鞏固周王朝統治——"封建親戚,以藩屏周"

2、含義:又稱封幫建國,周王將宗族、姻親、貴族、功臣分派各地,廣建子國

的封國制度。

3、特點:①規定了周王與諸侯間的權利和義務,"土地和人民""義務"是聯繫

周天子和諸侯的紐帶;②受封的諸侯具有一定的獨立性;③分封對象多元化;④

層層分封。

4、作用:①通過分封制,周的勢力範圍不斷擴大;②各封國與周王室的臣屬關

系更加明確,周王形成了天下共主的地位;③西周貴州集團形成了周王一諸侯一

卿,大夫一士的等級序列。

5、遭到破壞:

①春秋時期,隨著周王勢力的衰微和諸侯爭霸局面的出現,分封制名存實亡;

②戰國時期,分封制逐步被縣製取代。

宗法制

目的: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解決統治階級內部在權力、財產和土地繼承

上的矛盾。

主要特點:

①核心是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為大宗,擁有繼承權;

②宗法制與分封制互為表裡,相輔相成,表現為血緣紐帶與政治關係的結合;、

③大宗與小宗之間既是家族等級關係,又是政治隸屬關係。

作用:

①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的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封與繼

承製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

更多免費資料,歡迎加入我們的 QQ 群:494493800

②有利於統治集團內部的團結與穩定,強化王權,從而實現國和家一體化;

③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影響甚至延續到今天。

高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二、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

秦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過程

1、建立皇帝制度:皇帝獨尊、皇權至上、家天下的皇位繼承製度——權力高度

集中。

2、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牽制,最終使軍車大權操縱於皇

帝一人之手。

太尉:協助皇帝掌管全國軍隊

三公 丞相:輔佐皇帝處理全國政務

御史大夫:掌圖籍章奏,監察百官,輔佐丞相處理事務

3、地方實行郡縣制:秦統一後,廢分封,實行郡縣制,郡守、縣令都由皇帝任

免。

4、制定了一套選拔和考核官吏的制度

5、制定法律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影響

對秦朝的影響:

①有利於封建經濟文化的發展,對鞏固國家統一及形成中華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②建立了地主階級對廣大勞動人民的專制統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處境的惡化。

對後世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為歷代封建

王朝所沿用,且不斷得到加強和完善。

高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三、漢至元政治制度的演變

1、漢武帝時期的中朝、外朝制度及刺史制度

中央:為了削弱相權,加強皇權,設中朝,原來的三公九卿成為執行機構外朝

地方:

①為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將全國劃分為 13 個州,設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監察諸

侯和地方高官;

②頒佈"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

更多免費資料,歡迎加入我們的 QQ 群:494493800

影響:

①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②過於集權導致東漢時期宦官外戚專權,政局長期動盪。

2、隋唐時期的三省六部制

特點:三省指中書(負責起草詔令),門下(負責封駁審議)、尚書省(負責執行)

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三省長官都是宰相,相互牽制,都對皇帝負

作用:

①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②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有利於加強皇權;

③三省六部的確立和完善,使此後歷朝基本上沿襲。

3、宋初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及影響

措施:削實權 ("權")

①削弱藩鎮;

②文臣出任州郡長官;

③設二府削弱宰相權力;

④又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

制錢谷("錢")

①地方各路設轉運使,各州郡賦稅均由中央直接掌握,消除了地方割據的物質基

礎;

②設三司,三司使總管國家財政,分割宰相的財權。

收精兵("兵")

①設三衙,統領禁軍,彼此互不統屬;

②發兵之權歸樞密院,直接對皇帝負責;實現了統兵權和調兵權的分離。

影響:

①積極:加強了中央集權,改變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分裂局面。維護了國

家統一和社會安定,有利於社會經濟發展。

②消極: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費"的積貧積弱的後患。

高考|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

4、元朝的政治制度

①在中央設中書省和樞密院,另設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務和西藏地區;

②在地方推行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強了對全國的統治,是中國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的重大變革,是中國省制的開端。

四、明清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

1、君主專制的新高度——明朝

①明太祖在中央廢中書省和丞相制度,六部分權,後設殿閣大學士作為顧問,無

決策權;地方廢行中書省,設布政司、都指揮司、按察司,分管地方的行政、軍

政和監察,合稱"三司"。

②明成祖在文淵閣設立內閣,此後內閣大臣的權力越來越大,可以"票擬"。

評價: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對皇權起制約作用。

影響:丞相制度被廢除,專制皇權發展到高峰,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得到加強

2、君主專制的頂峰——清朝

①設立背景:清初重要的軍國大事由議政王大臣會議來處理;康熙時設南書房;

到雍正年間,為處理西北的緊急軍務,設立軍機處,皇帝挑選親信官員擔任軍機

大臣。

②影響:軍機處的設立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軍機處完全聽命於皇帝,軍機

大事皆由皇帝一人裁決;軍機處的設立,是專制皇權發展到頂峰的重要標誌。

③軍機處的最大特點:"簡、速、密"。作用是跪奏筆錄、上傳下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