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發文取消「清考」制度,作爲已走出大學校園的他們怎麼看 「大學生增負」 已畢業的大多叫好

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要求“全面整頓本科教育教學秩序,嚴格過程管理”。通知中提到,要淘汰掉大學課程設置中的“水課”、合理增加課程難度和深度,取消“清考”制度,同時加強對畢業論文各個環節的管理,提高畢業論文(設計)的質量。

該通知一發,“大學生增負”頓時成為熱門話題霸屏。

曾有調查顯示,40%的人後悔虛度大學光陰。昨天,重慶晨報記者採訪了幾名近兩年畢業的大學生,一起來聽聽他們大學生涯中最後悔的一件事。

案例

1

每天都很忙,卻沒有規劃未來

金融專業的小孫是2018年應屆畢業生,他最大的遺憾就是在大學沒有明確自己的目標。其實,小孫在大學期間各科成績很優秀,同時擔任學院學生幹部,每天生活很忙碌。

但是畢業後,回憶起自己的大學經歷,他卻用了“隨波逐流”這個詞,“每天的確過得很充實、忙碌,但是到最後不知道自己做了些什麼,對自己未來想做什麼也是一片迷茫。”直到現在,雖然拿到了畢業證,小孫還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

在反思自己學業、學習的時候,小孫覺得自己學習能力不夠,雖然成績優秀,但是清楚知道那只是考試前緊張複習的結果。

“學習是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如果每節課都認真學習的話,會收穫更多的知識。他覺得自己將理論轉為實踐的能力也比較弱,大學期間更多的只是紙上談兵,成績再高沒有實戰經驗,畢業找工作也是一無是處。

案例

2

專業沒學好,想考研彌補遺憾

許立國是一名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從進入大學,他就想著快點畢業去實現自己參軍的夢想。專業課、選修課、跨專業選課把每天的課表填得滿滿的,他用三年時間修滿了學分。加上各方面表現突出,許立國成功申請提前畢業。

今年9月許立國退伍了,他說大學能提前畢業,可能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羨慕,但是,他現在想想,留下的遺憾也很多,比如沒有一張畢業照、沒有和同學好好瘋狂一下,最遺憾的,就是沒有深入學習自己的專業課程。

那個時候,許立國每天上的課很多,但大都是為了學分而去學習,有些只是寫寫作業敷衍過去了,最後真正學到的東西卻很少。

許立國覺得,上了大學全靠自己的自覺性,很少有老師會督促你去學習。現在退伍,他在找工作的時候,才發現專業知識還是很重要的,沒有一技之長,全靠一腔熱血是不可能在社會上立足的。

“體育特長生,或許在別人眼裡,這個專業的學生不用學什麼,能打好球、懂些比賽規則就行,其實要學習的東西很多。”所以接下來,許立國想通過考研彌補自己的遺憾,專注於自己體育專業的學習。

案例

3

臨近畢業前幾天還在重修

小李在大學學的是日語。他用“頹廢、渾渾噩噩”兩個詞概括了自己的大學生活。

“上了大學,到了一個相對自由的環境,在時間支配上,唯獨給學習的時間比較少,更別提去圖書館了。”直到臨近畢業的時候,聽同學說圖書館有閉館鈴聲。“我想這個鈴聲一定很好聽,只是我這頹廢青年沒機會聽到了。”

說到對大學學業是否有反思,小李笑著說:“你應該問我有多少反思?”小李所學的並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他沒有想過用好成績獲得轉專業的資格,而是用逃課的方式去逃避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畢業後,小李才驚覺,對自己所學專業知識掌握得甚少。“我現在才明白,就算自己再不喜歡,也要掌握最基礎的知識。”

網上一直流傳沒掛過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小李覺得這句話很好笑,其實,只有真正掛過科的人才能理解掛科的痛苦。

日語專業性很強,考試中不會就是不會,根本不可能矇混過關。小李的“巔峰時刻”,一期掛了六科。甚至在臨近畢業前幾天,他還重修了一門科目。說到這,小李自己也覺得很慚愧。現在的小李正在努力學習,嘗試再次考研,“欠的債總是要還的。”

案例

4

定了目標,卻貪玩沒考到一個證

作為一名數學專業的畢業生,曉語時不時會感嘆,“當我要開始努力的時候,才發現畢業了。”

剛上大一的時候,曉語制定了很多計劃,考會計證和教師資格證就是其中一部分。但大學時期誘惑比較多,很快,玩的時間就超過了學習時間,久而久之,考證的事情就被她拋在腦後了。

“大學時期學習時間比較自由,都是靠自己選擇、自己分配時間,我的自律性太差。”等到畢業找工作,需要各種證書的時候,才發現為時已晚。

現在的曉語為了彌補遺憾,邊工作邊看書學習,可是有的時候,她剛拿起書就被領導叫去工作了。

她很想告訴現在還在校的學生,好好把握大學期間的學習時光,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及時完成,否則工作後根本沒有充裕的時間去做。“現在才發現,我錯過了人生中最自由的學習時間。”

案例

5

辦了證,一次社團活動都沒參加

一年前,小陳從國內一所知名大學畢業。大學四年,一個社團都沒正經參加過,是他最遺憾的一件事。

小陳的高考成績不錯,填報志願時,考慮離家近,選了一所稍微次點的學校。大一剛進校,他就開始後悔自己當初的選擇。“才開學不久,學校熱火朝天的社團招新,我們宿舍的同學都去了,但是走馬觀花,看了些介紹,最後就選了一個英語相關的社團。”

不過,拍了照片,交了會費,領了社團證件,小陳最後卻一次都沒有去參加過活動。“那時候心態不好,不僅社團活動沒參加,考試也掛了科。”

直到大三,小陳才慢慢調整心態,學習也慢慢跟了上來,可是沒參加社團卻成了大學抹不去的遺憾。

“大三的時候,身邊的同學一般都開始忙於學習了,沒人再參加社團。即使我想去參加啥子活動,也很少有同年級的同學。”

小陳說,大學期間,除了認識同專業和同寢室的同學,再沒有可以一起玩耍的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沒有啥人際交往,“說實話,現在想來,有時候還挺孤獨的。”

老師看法

合理“增負”,杜絕混文憑現象

重慶科技學院人文藝術學院團總支書記陶達認為,教育部對大學生合理“增負”,這是大學生適應新形勢的必然要求。

從社會發展而言,大學生作為未來社會建設的生力軍,肩負著國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需要大學生求真學問、練真本領,需要給大學生合理“增負”,杜絕在大學混文憑的現象發生。

從高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而言,合理“增負”有利於提高大學生的知識技能,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從學生個人成長而言,有利於增強大學生學習的緊迫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陶達說,對大學生合理“增負”,要處理兩對關係:一是對教師,要正確處理好課堂吸引力與實效性的關係;二是對學校,要正確處理好上級部門考核評價與學校發展實際的關係。

重慶某高校思政專業的李老師表示,大學“增負”不是孤立命題,“快樂的大學”與“玩命的中學”其實是一體兩面。很多學生到了大學報復性放縱,與小學和中學時學習負擔過重有密切關係。

其實,基礎教育階段應該多一些快樂,培養學習的興趣;到了高等教育階段,則應該加大課業強度和通過難度,為學生進一步深造或者進入社會打下牢固基礎。給“快樂的大學”增負的同時,給“玩命的中學”和小學減負,也是極為重要的。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說,取消“清考”制度是希望大學不要給學生“放水”,以此提高本科教育質量。但只發文解決不了學校培養不嚴的問題,還必須改革對教師以及對大學的評價體系。尤其是取消對高校的就業率統計和評價,建立新的評價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體系。

我國大學為何有“清考”制度——“清考”是針對考試不及格、補考也不及格的學生在畢業時提供一到兩次考試的機會,考過後發畢業證書,其出發點就是讓大學生能拿到畢業證書。

這一制度設計,與我國教育部門和社會輿論用就業率來考核、評價大學辦學質量有關,為提高就業率,很多學校就圍著就業率做文章,包括大四這一年,變為“就業年”,讓學生去找工作、進行就業實習,這一年開設的課程,包括要求學生必須完成的畢業論文(設計)環節,都對學生開綠燈,直接導致大學教育縮水,畢業論文(設計)環節,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敷衍對待。

另外,為提高就業率,讓學生找到工作,學校也不希望學生的成績單不好看,甚至拿不到畢業證書,因此,考試要求不高,學校還想辦法讓通不過的學生儘量通過。

提高本科教育質量,就必須扭轉本科教育只看就業率的導向,應該關注給學生貨真價實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杜絕“水課”,才能提高考試難度,嚴格把好畢業關。

網友說法

@瘦個仍撐一片天:這舉動很好啊,我當年就因為大學過度放鬆迷失方向,氛圍好可以帶動很大一部分像我一樣按部就班的人。

@1779518616:學霸無論如何都會學,學渣無論如何都不會學。大多數人不過是隨波逐流罷了,得過且過,沒有什麼積極性。

@蝸殼King:不管怎樣,我是支持的,國家終於意識到問題了,雖然這麼做不一定能完全解決,但是至少是個進步,希望我們的大學生在學術上能有更多進步吧!

@團滅製造者:早該如此了,從我那會兒開始,大部分人就一直混大學,包括我,現在想起來就是浪費了最好的時光。

@jhla:其實有些學校,有些專業負擔和挑戰性真的是很夠了。或者說有些學校,有些學院已經先行改革了。

重慶晨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