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安史之亂,是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它摧毀了與強漢媲美的盛唐,將那個照耀四方古今的榮譽給無情抹殺,留下的殘垣斷壁,還有那今時今日仍然存留的大明宮遺址,無不在淒涼的寒風中宣誓著對那段歷史的不甘。

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755年,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在范陽起兵,擁兵15萬,號稱20萬,以清君側的名義,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長安,一場影響唐王朝的叛亂開始了。

唐初時期,李世民採用的仍然是府兵制,到了高宗時期,土地兼併嚴重,府兵制賴以形成的土地基礎被破壞,後來在宰相張說的提議下,就啟用了募兵制,以此保證了軍隊的戰力和緩解了財政壓力,可是這也是唐王朝兵力上內重外輕,到強枝弱乾的一個轉變。

李隆基時期,正式劃分了十鎮節度使,他們掌控著帝國百分之八十五的兵力,給了唐王朝開元盛世的穩定和繁盛,而隨著唐玄宗年紀的增長,到其晚年時,節度使不僅僅掌控兵力,甚至於還插手財政,如此軍政掌握在節度使手中,這無形中對皇權是極大的威脅,這一切,對於驕奢淫逸,樂於音律的唐玄宗而言,仍不自知。

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天下十鎮節度使,分別是安西、北庭、河西、隴右、河東、朔方、嶺南、劍南、平盧、范陽,駐軍約為49萬兵力,而當時唐王朝的總兵力也就僅僅是60萬左右。安祿山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但是他對於河東的掌控力不大,從史料記載,安祿山起兵之初,派遣20奚騎兵奔至太原,劫走了北京副留守楊光翔,使得河東軍自亂,由此可見他是掌控不了河東的,而僅僅只有大同的9100人跟隨了安祿山造反,也就是說安祿山集合范陽、平盧以及大同兵力,再加上他的私家軍曳落河合計15萬左右,當然安祿山不僅僅是單打獨鬥,他還聯合了同羅、室韋、奚和契丹等胡族,共計超過20萬,這就是當時造反時安祿山的兵力格局。

雖然超過20萬,但是因為要留守老巢,所以安祿山的出兵應該是和歷史吻合的,15萬左右。起兵一個月零三天的時候,安祿山勢如破竹,攻克了東都洛陽,因為在進軍途中重要據點需要看守,因此,前期在和唐軍相持於潼關之時,叛軍大將崔乾佑率領的大軍也僅僅5、6萬而已,雖少,卻都是百戰的精銳之師。

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那麼再來說說大唐,餘下的七鎮總兵力達到了將近30萬,還有中央軍,也就是說總共有著40萬左右的兵力,因為大唐承平日久,久不經戰亂,由此我們主要考慮的是邊鎮的30萬兵力,這些兵力分佈在唐王朝各個軍事邊鎮,擔當著抵禦敵人的重要責任,所以是不可能全部調動的,前期封常清練兵六萬,卻被叛軍打得頭破血流,丟失了洛陽,後來意識到敵我雙方戰力的差距,所以高仙芝和封常清放棄陝州退守潼關,再加上後來四方來源的大軍,近20萬防禦潼關,才有了相持的階段。

吐蕃和突厥是唐王朝最主要的對手,所以西北邊境上有著安西、北庭、河西、隴右和朔方五鎮作為駐防,而今唐王朝危急,這五鎮中北庭和安西的兵力是最少的,因此其他三鎮是最主要的調兵之地。哥舒翰為統帥,手下的這些兵力,除了之前封常清和高仙芝留下的新兵之外,主要就是來自於河西和隴右的邊軍,河西、隴右共有近15萬的邊軍,可是從當時安西、北庭共44000兵力,僅僅就抽調了李嗣業帶領的五千人馬來看,河西隴右抽調平亂的軍隊也應該不多,如此20萬軍隊匯聚於此,除了少量精銳外,大部分應該是臨時招募的農民和遊俠,可見戰鬥力並不高。

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當然除了潼關軍外,在河北戰場中郭子儀、李光弼的朔方軍也是一路高歌,取得了不小的勝利,安祿山對河北的控制已經極其弱小,大部分已經落入唐軍之手,由此安祿山一度心急如焚。按照這種情勢發展下去,唐軍是很可能最終獲勝的,可是唐玄宗和楊國忠急令哥舒翰出兵滅賊,放棄了潼關的防禦,最終哥舒翰於黃河邊的一個70裡的峽谷被打得大敗,20萬對崔乾佑幾萬,僅僅8000人逃回潼關,最後還投降了安祿山,潼關丟失,長安不保。

這是安史之亂取得大勝的一個轉折,潼關之戰,決定著雙方的生死,在這關鍵性時刻安祿山贏得了漂亮的一戰,從此佔據優勢。在安史之亂中後期,唐軍取得了不小的優勢,而此時叛軍也發生了內亂,安祿山被殺,安慶緒成為新的首領,可是史思明並不聽令,就在758年唐軍七鎮節度使共20萬,不設統帥,太監魚朝恩為監軍,大軍開赴前線,安慶緒不敵,大敗,求救於史思明,史思明起兵13萬來援,最後史思明5萬對陣唐軍,唐軍可謂是名將濟濟一堂,兵精將強,可是結果卻是鄴城之戰唐軍大敗,可惜了這個千載難逢之機,叛軍又一次起死回生,而唐軍卻又陷入了被動。

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八年安史之亂,唐王朝多次有機會平定,可是每每關鍵時候都是出現紕漏,潼關之戰如此,鄴城之戰如此,對戰略的把控亦是如此,這一切高高在上的皇帝,唐玄宗和唐肅宗都具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他們急於求成,放棄了長遠眼觀,戰略佈局狹隘,如此給了叛軍一次次化險為夷、反敗為勝的契機。

當然我們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看,凡事一旦身處其中,可能將會是另外一番做法,畢竟安史之亂,讓得唐玄宗和唐肅宗都意識到武將的不可信任,從潼關之戰唐玄宗的急於求成和鄴城之戰唐肅宗不設統帥,這明明就是在平定敵人的同時,防備著自己一方的統帥,政治從來都是波雲詭譎的,亂世最忌諱手握重兵的將領,當將領威脅到皇權時,統治者考慮的不再是你忠心與否,而是你是否有造反的能力,因為黃袍加身未可知啊!

安史之亂,大唐能調動多少兵力?為何關鍵時刻叛軍以少勝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