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水滸傳》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水滸從是一部充滿英雄情懷的作品,如要在前面加個形容詞的話,那“悲壯”就再為合適不過了。在上梁山之前,他們散落在四面八方,做著各行各業的工作,有著不同的喜怒哀樂。經歷了不同的遭遇,最後一根稻草之後,殊途同歸,相遇在豪氣沖天的梁山,意在同行仗走江湖。可惜,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大哥的一個接受招安的決定,讓一行人的命運都開始走了下坡路。


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向朝廷低頭之後,一切都變了。以前的他們,可以聽從內心,行俠仗義,打抱不平,懲善揚惡,做想做的真正的自己。現在的他們,成為了別人手中的棋子和工具,表面上朝廷和他們站在同一戰線上,實際上,征戰沙場為朝廷效力的背後,卻是“借刀殺人”的陰謀。從一群人到幾十個人,再到十幾人人,再到最後的個位數。每一次出戰對他們來說,都是一次生命冒險,征戰方臘也是一次很大的消耗戰。


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眼睜睜看著曾經一起吃肉一起喝酒,一起行走江湖,並肩作戰的夥伴們一個接一個走在前頭,血流成河,這讓其他好漢的心裡非常不是滋味。雖然打了勝仗,立下了戰功,可是一點喜悅一點高昂的情緒也沒有,相反,反而整個團隊都被烏雲和陰影所籠罩著。也正是因為這樣,回京的意願也就弱了,即使可能等待他們的是金銀珠寶和榮華富貴。


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這些人當中,叛逆對立情緒最高漲的莫過於武松和魯智深了,他們紛紛表示了自己對這件事的不滿。首先第一個坐不住的是魯智深,這場仗應該說他是最大的功臣了,方臘就是落入他的手中,這個功勞,作為大哥的宋江給予了肯定和認可。他非常興奮地為魯智深描述了未來的宏偉藍圖,出家的人生涯即將畫上句號,權勢富貴享不盡,贏取嬌妻,贍養雙親……


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這一切聽起來確實是非常振奮人心,從一個出家人到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這簡直是美夢就要成真了。但是,魯智深絲毫不為所動,反而冷冷地說了一句,他的心已死。熱臉貼了冷屁股,宋江仍然不死心,想著可能出家人對這些俗塵不感興趣,所以又給了他畫大餅,也就是至少可以在僧人的職業生涯上更近一層,做個方丈啥的一點都不是問題。萬萬沒想到,魯智深卻淡淡又回了一句,他只希望留得全屍,其他都是浮雲。


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如此好言相勸,魯智深還是不為所動,雖然心裡不爽,但是宋江並未放棄,他執著地挽留魯智深。可是,同樣的反抗情緒出現在另一個人武松身上就沒有這樣的好運氣了。魯智深此戰功不可沒,而武松卻身負重創,按照宋江的話來說,已經是殘廢了。武松表達了自己的意願,失去了一臂,形同廢人,再多的榮華富貴對他來說都沒用了,只想待在寺廟裡度過餘生。


魯智深和武松要離開宋江,宋江為何只挽留魯智深?原因很現實


面對武松的此番話,宋江並沒有意外和不悅,而是非常爽快地答應了,並說隨他想怎麼樣都可以。前後如此巨大的反差,讓人真的很為後者打包不平。細細想來,也許是因為兩個人此戰的貢獻程度,也許是因為魯智深還有可用之處,武松已成廢人,也許是因為一直以來心裡的芥蒂。無論如何,這個結局都讓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