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還記得山東快書《武松傳》和山東臺的《武松》?

今天在手機上,心血來潮搜山東快書,又聽了一下最著名的《貼報單》《武松趕會》。突然想起了小時候聽山東快書的情景。

那時候電視機還沒有普及,收音機就給了我們童年極大的快樂,最早的收音機是“紅燈牌”,記得那時候每到下午6點,山東電臺就有長篇聯播,6.30濟南臺也有。

山東快書是起源於魯西,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流行於山東、華北、東北各地,解放後發展遍及中國。高元均,楊立德都是大師,後來,老家安丘的孫振業發揚光大。

誰還記得山東快書《武松傳》和山東臺的《武松》?

山東快書代表人

誰還記得山東快書《武松傳》和山東臺的《武松》?

山東快書

記憶最深刻的就是孫振業先生的《武松傳》,再早還有劉蘭芳的《岳飛傳》《楊家將》,因為武松傳有著濃郁的山東地方特色,且有著山東人豪爽的正義感,所以深得我們喜愛。幾乎到點必聽。

當哩個當,當哩個當, 當哩個當哩個當哩個當! 閒言碎語不要講,表一表好漢武二郎。 那武松學拳到過少林寺,功夫練到八年上。那武松, 身子高大一丈二, 膀子扎開有力量, 腦袋瓜子賽柳鬥, 倆眼一瞪象鈴檔。 胳膊好象房上檁, 皮槌一攥象鐵夯, 巴掌一伸簸箕大, 手指頭撥撥楞楞棒槌長! 

這就是好漢武松的形象。

是根據武松故事單獨編的小段,說的是東嶽廟廟會,一個飛毛腿的小夥子貼廣告,裡面涉及的很多地區,聽起來很有味,摘錄如下:

“東嶽廟上臨起會,光報單印了一萬張,河陸碼頭貼廣告,各州府縣都貼上。差了個飛毛腿的李小二,揹著個報單貼四方。

頭一張,(直隸)廣府貼到冀州去,趙州、欒城貼了八張。鎮定府、正定縣,武邑衡水貼棗強。

深澤束鹿也貼到,過了平安到高陽。東南一拐臨清州,丘河、柳林、李官莊。

這一張,貼的遠,揚州一拐送鎮江。為什麼貼得這麼遠?這小子跑得忒慌慌。

瓜州又貼十二圩,貼了龍潭貼丹陽。抬腿就到蘇北地,高郵邵伯貼五張。

寶應縣買了一婁鹹鴨蛋,剛吃了一個到清江。清江貼到南門口,走到北門又一張。

阜寧鹽城也有報,南通海門都貼上。崇明島上貼個遍,回過頭來貼南翔。

嘉定貼到南門外,一晃腦袋到蘇杭。西湖岸上也有報,蘇白二堤都貼上,

雷鋒塔、靈隱寺,有一張貼到斷橋上。福州南臺馬尾縣,廈門鎮海都貼上。

順著海邊跑得快,貼了汕頭貼潮陽。廣東、廣西也有報,神泉、惠來貼揭陽。

普寧、潮安、豐順都有報,廣州、肇慶到曲江。邁步跨進湖南地,貼完了長沙貼衡陽。

洞庭湖貼到岳陽樓,華容道恁知道不,就是曹操倒黴的那個地方,也貼上了七八十來張。

翻山越嶺到了四川地,頭一張貼到夔門上。重慶貼到校場口,貼了成都貼華陽。

峨嵋山邊兒也有報,過了雅安到西康。打箭爐貼了還不算,貼遍了金沙江的兩岸上。

雲南貴州貼得少,一轉身貼到了威武張掖到敦煌。甘蘭州、甘西州,貼罷了長安貼咸陽。

山西貼到太原府,侯馬、絳州貼新鄉。南陽府,也有報,孟州一拐影壁牆。

開封貼到許昌去,貼罷了鄭州貼洛陽。張家口、西北口,熱河一貼十三張。

西門屯,也有報,北京貼到前門箭樓上。天津貼到鈴鐺閣,鼓樓、煙臺咧到海關上。

羊角溝子貼龍口,這幾張貼過了蚌埠貼淮陽。穎亳、壽州也有報,合肥貼到影壁牆。

瀘州府貼到浠水縣,漢口一拐蹦武昌。黃河樓上也有報,武穴一拐貼九江。

江西省貼在南昌府,走到廬山歇歇涼。噌一下子到了安慶府,大通蕪湖貼九張。

南京城先貼夫子廟,滁州一拐送明光。上雙溝、下雙溝,夾溝一拐臺兒莊。

這一張貼的可不近,湯陰一拐貼內黃。陳留杞縣也走到,睢州、寧陵都貼上。

廬邑、柘城貼個遍,貼罷了夏邑、商丘貼太康。亳州貼到渦河岸,順著河邊到渦陽。

南宿州、北徐州,柳泉兒一拐送韓莊。洪山、蘭陵也有報,海州、贛榆貼秫陽。

吱嘎一聲騙了海,吉林、瀋陽、黑龍江。乖乖,都下了關外啦!

山東地兒,濟南府,貼在了趵突泉的前門外,洛口街貼到了泉神兒廟門上。

過黃河,往東北,七十五里送濟陽。商河、臨邑也有報,平原、禹城都貼上。

南皮滄州樂陵縣,武定州貼到南城牆。青城、桓臺也有報,濱州、蒲臺十八張。

沾化、利津也有報,膠州貼到東門上。濰縣貼到東沙河,路過那高密、諸城、安丘貼了六張。

昌、平、即、掖、登州府,棲霞、文登都貼上。牟平縣、靜海縣、福山縣,到了黃縣貼三張。

青島貼到東海岸,即墨一拐貼萊陽。益都貼到青州府,周村貼到北河上。

淄川就往博山送,泰安貼到了西門上。新泰、萊蕪、大汶口,泗水一拐下了寧陽了。

沂州府貼的是蘭、郯、費、莒、蒙、沂、日整七縣,七縣貼了十五張。

兗州府上正西,九十五里送汶上。曲阜孔廟報不少,濟寧州貼到了南門外的土山上。

鄒、滕、嶧縣也有報,東南一拐貼棗莊。嘉祥、漁臺也有報,豐、沛、碭山十八張。

濮州一貼範、冠、曹,陽穀一拐奔壽張。東平州、肥城縣,東阿縣貼到大橋上。

長清就往平陰送,貼到了胡莊尖山聖母堂,貼了石門貼於林,一抬手這張粘到南天觀的道門上。

跨過浮橋到聊城,茌、博二平送高唐。寧津、武城也有報,德州貼到西門上。

連鎮、桑園也有報,泊頭一拐送廊坊。河間府又貼保定府,東昌府粘到鼓樓上。

你說這小子愣不愣,兩條大腿真不瓤。

他清晨起來貼的報,臨回來還沒落太陽哩。”

隨著老一代的離去,現在,很少聽到這麼優秀的山東快書了,曾經的濟南,曲山藝海,歷史上曲藝盛名海內皆知,產生了山東快書、梨花大鼓、五音戲等藝術形式。開埠以來,薈萃南詞北曲,雲集名家大師,茶園、茶棚、書場鱗次櫛比。1943年,相聲大師孫少林在大觀園創辦“晨光茶社”,雲集京、津、濟三路相聲前輩。相聲大王張壽臣,相聲秀才馬三立,以及高德明、劉寶瑞、王長友、白全福、郭全寶、李伯祥、孫少臣等相聲大師和名家都曾在晨光茶社登臺獻藝,一時盛況空前。當時相聲界有一個公認的“規矩”,就是“北京學藝,天津練活,濟南踢門檻”,意思是相聲演員,只有在北京、天津小有名氣之後,才敢到濟南的茶社演出,從而確立自己在全國的名氣。

山東快書也一樣,在那個鼎盛的時期,山東快書在全國都有他的歷史地位。

忽然又想起了山東電視臺,現在的山東衛視被人詬病為大媽臺,除了不孕不育就是挖掘機,但當年《武松》《高山下的花環》《今夜有暴風雪》可是三連冠引領全國收視啊,還有合拍的《八仙過海》也是經典。

誰還記得山東快書《武松傳》和山東臺的《武松》?

祝延平的武松

正是因為當年山東臺《武松》深入人心影響巨大,中央臺在拍攝《水滸》時也重點拍攝了武松的章節,可見當時多麼輝煌,怎麼現在就成了土掉渣呢?

不說了。氣。

當年的武松扮演者祝延平也是偶像級啊,大約幾年前,在北園某酒店偶遇,深嘆歲月這把殺豬刀不饒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