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陵之戰後為何魏國實力下滑那麼快?

型男劉


大軍覆沒,非十年之功不可再成;名將隕落,可遇而不可求,非時間可以彌補!馬陵之戰魏國精銳武卒損失十萬有餘,一代名將龐涓亦歿於此役!魏惠王聽聞戰敗消息,驚厥於朝堂之上,半天沒有緩過神來!秦國大良造衛鞅趁魏國戰敗之際,出兵收復河西之地;韓趙楚三國亦趁魏國虛弱,紛紛出兵收復被魏國佔領的部分土地,從此魏國再沒有恢復過霸主地位!魏惠王從安邑遷都大梁以避秦國鋒芒,列國征戰頻繁,再建魏武卒不具備條件,?魏國就此沉倫沒落不可挽回!



魏國是三晉之一,但始終以晉國正統自居,因為魏國公室是姬姓魏氏,晉國本是姬姓諸侯。魏國立國後最先變法,又有名將吳起訓練魏武卒,率領魏軍討伐列國,國土面積擴大三倍有餘。魏國擊敗秦國後,以統一三晉為新目標,意圖消滅趙國、韓國,實現三晉歸魏的大目標。魏國滅趙之戰由龐涓統帥,齊國通過圍魏救趙的桂陵之戰擊敗魏軍,俘虜龐涓。後來魏國重金贖回龐涓,讓他指揮滅韓大戰!


韓國丞相申不害發動新鄭軍民全力抗魏,並求救於齊國。齊國想削弱魏國故必救韓國,但齊國同時希望削弱韓國,故拖了半年之久才出兵救韓。韓國抗魏消耗了韓國國力,從此韓國一蹶不振;齊國在馬陵山地伏擊魏軍,以二十萬技擊之士斬殺十萬魏國精銳武卒,同時將龐涓亂箭射殺!魏國三十萬精銳大軍,通過桂陵之戰、馬陵之戰損失約二十萬善戰之卒,在隨後的河西之戰中又有六萬武卒被秦銳士全殲。沒有爪牙的老虎不如狗,故魏國國勢一落千丈!

魏武卒是一支職業軍人,戰鬥力爆表,待遇豐厚!馬陵之戰後魏國的軍事力量十不存三,短時間內無法恢復,士兵人數好增加,但是訓練和實戰遠不如能戰之兵。魏國處在四戰之地,年年有戰,月月有徵,恢復大軍實在力不從心。原本韓、趙、魏三家有三晉盟約,三國團結一致,共同對外,故列國畏懼他們。魏國的滅趙、滅韓大戰徹底摧毀了三晉盟約,三國開始明火執劍互攻,加上秦國的崛起,魏國再也不能恢復戰國初期的強勢!


大秦鐵鷹劍士


我拿一個交通事故比較馬陵之戰吧。

前蘇聯“二·七”空難。1981年2月7日,前蘇聯一場空難遇難52人,報銷了太平洋艦隊幾個重要領導人和十幾個軍事將領,評價是“一場空難摧毀了太平洋艦隊

正是說明了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再舉個例子吧,土木堡之變。明軍50萬大軍全軍覆沒,明成祖留下來的功勳集團全軍覆沒,導致明朝文官集團一家做大。

對明朝損失最大的不是50萬大軍,而是可以跟文官集團抗衡的功勳集團。功勳集團全軍覆沒,導致明朝皇帝只能依賴宦官集團與文官抗衡。

所以馬陵之戰對魏國實力影響最大的並不是那10萬魏武卒,10萬魏武卒算個毛線啊。

第一、損失最大的是帶領10萬魏武卒一起損失的高級軍事將領和中堅力量的新秀中層將領,讓魏國失去未來的20年;第二、龐涓基本屬於變法派人物,損失的還有參加此次戰役還有魏國傾向變法的變法派勢力,基本全部報銷。讓魏國剩餘的保守派一家做大

太子申可以作為新秀軍事將領加變法派代表,他與他的馬仔全部報銷。

變法派全軍覆沒,剩餘的保守派一家做大,完全決定了魏國未來百年的走向。

魏國實力下滑的快主要還是魏國內部政治勢力的嚴重失衡


銫媒體


提起魏國實力下滑,不得不提起魏國名將龐涓。

龐涓在桂陵之戰、馬陵之戰的相繼失利,直接使魏國喪失精銳軍隊十數萬,名震天下的魏武卒幾乎被消滅殆盡!有“出將入相”才能的龐涓,也被射殺於馬陵道,魏國當朝唯一一個優秀的統帥級別的人物隕落,剩下的都是些“可為將、不可為帥”的二流將軍!所以,魏武卒成於吳起嚴苛訓練,敗於龐涓輕敵冒進!



魏國戰敗後,其他國家紛紛過來分一杯羹:

1、秦國:大良造衛鞅率領秦國新軍,收復河西之地,奪回離石要塞與崤山天險,魏國最後的精銳被新生的秦銳士消滅。因魏都安邑處於離石要塞與崤山夾攻之中,魏王果斷下令遷都大梁。

2、楚國:奪回原先割讓給魏國的淮北六城,並佔領重鎮陳城。

3、趙國:奪安邑北上黨高地與重鎮平陽,魏國北部屏障盡失。

4、韓國:襲取滎陽、廣武,佔領鴻溝上游。

5、齊國:攻取魏國鉅野以南地區。



魏國喪師丟土,舉國上下一片烏煙瘴氣:

其一,魏王昏聵,朝中無名臣良將輔佐;

其二,無力重建精兵,因為魏武卒需要強大的財力做支撐,且非一朝一夕可以練成;

其三,魏國處四戰之地,戰略縱深薄弱,無險可守,難以恢復生產,韜光養晦;

其四,齊秦兩國崛起,新的戰國格局形成,外交格局的改變,使魏國再失一著!

所以,魏國衰落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無可戰之兵,身處戰國,這是最不應該發生的!

我是“才子八怪”,期待您的關注!


才子八怪


魏國並非實力下降快,即便馬陵之戰後魏國依然是一等一的強國!但是,卻不再是超級戰國了,這意味著其他國家可以向魏國發起挑戰了,而魏國分身乏術,無法面對秦齊楚三國的同時合擊!但是,話說回來,當時又有誰擋得住秦齊楚三國的合擊呢!

在馬陵之戰前,魏國人口五百多萬,擁兵四十萬,其中有十五萬是常備軍!而同期的齊楚兩國各擁兵二十萬,秦軍大致十萬左右。也就是說,魏秦齊楚四大強國,魏國自成一檔,齊楚次之,秦國最弱。這時候的魏國可以同時和三國開戰而不落下風。

馬陵之戰後,魏軍損失十萬最精銳的魏軍,這對魏國不算什麼。但是秦國趁機出兵河西引爆第四次河西戰爭,商鞅誘騙公子章,斬殺其手下唯一的五萬精銳魏軍。累計去掉這十五萬精銳以後,魏國便從超級大國掉到跟齊楚一個檔次!而後,楚國開始報仇,連年攻城奪地,再次斬殺數萬魏軍!

秦國再次趁火打劫,發動第五次河西戰爭,與魏國鏖戰六年,再次斬殺魏軍八萬。自此,魏國徹底衰弱,無力再與齊楚秦三國相爭。

因此,可以這麼理解,魏國的地利很不好,位處秦齊楚三大強國之間,不死也得脫皮!


優己


魏武卒是當時的天下精銳,雖說龐涓時,魏武卒的選拔標準已經降低,但軍事素養仍然很強。別說戰國,就算是現在,一個只有幾百萬的國家被殲滅了10萬辛苦武裝的核心的精銳的武裝力量,一般來說,這個國家的國運也就只能下降無法上升了。

馬陵之戰之前是桂陵之戰,龐涓帶領8萬武卒在外征戰,孫臏當時就斷定魏國主力消耗於外,老弱疲憊於內,國內防務空虛,應當採用聲東擊西、圍魏救趙的戰術,直搗魏國首都大梁的戰術。可以看出,以當時魏國的國力,武裝10萬精銳武卒已經是上限了。桂陵之戰是擊潰戰,而馬陵之戰是殲滅戰,魏國損失了10萬精銳大軍,損失了大量的高級將領和精華的中下層軍官及老兵,堪稱是傷筋動骨了。一支精銳部隊被殲滅,往往重建後也比不上之前的軍隊,就是這個道理。

同時,魏武卒選拔嚴格,但是待遇豐厚,作為脫產的職業軍人,武卒的家庭會得到相應的農田作為獎勵,武卒的社會地位也高。土地這塊蛋糕就這麼大,不可能都分給武卒。可是10萬武卒死後,選拔新的武卒不可能把陣亡的武卒家裡的土地沒收重新給新的武卒吧?只能重新大量的徵用其他百姓的土地。這個平衡是不能打破的,如果打破了,魏國會破產,百姓沒有土地會變成流民。於是乎新的武卒不像之前的武卒待遇好,質量也逐步下降。而且,武卒的裝備,有戈,有盾,有鎧,有甲,有弓,有箭,這些武器裝備的喪失,往往也是致命的,魏國如果把錢都用在裝備製造上,那拿什麼錢來搞建設?拿什麼錢給受水災的百姓移民?拿什麼錢來疏通河渠?等等等等,打擊實在太大了。

舉個例子,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標誌著洋務運動的失敗。朝廷大臣互相攻擊,洋務派取得的成績也被頑固派一竿子打死,藉口戰爭失敗攻擊洋務派,洋務派大臣也大多被打壓。同理, 馬陵之戰的失敗,是魏國國運探索的失敗,也是魏國變法圖強的失敗,魏國變法的道路就此被打斷。從此魏國只能在列強的爭雄中打醬油了。


橫著跳的蝸牛


魏國國力下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馬陵之戰只是其中之一。在經過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後,魏國戰死的士卒多達十幾萬。尤其是馬陵之戰,“齊人伐魏,殺其太子,覆其十萬之軍”,加上魏國大將龐涓自殺,魏國的國力遭到重創,魏惠王只得“抱質執壁”,親自跑去齊國求和。而齊國則因為馬陵之戰一戰成名,變得更加強盛。

馬陵之戰的發生,實際上是秦國一手推動的。在衛鞅出使魏國的時候,把魏惠王抬到“尊王”的高度,讓魏惠王膨脹不已。秦國的這招“借刀殺人”讓魏國處於齊、楚等大國的對立面。畢竟“王”這個稱號,在當時已經是最高稱號了,魏國膽敢稱王,實在是不把其他大國放在眼裡。魏惠王稱王,造成的最終結果就是把自己推到諸國的對立面,而得到的好處只是一個“王”的稱號而已。

馬陵之戰後,衛鞅再次伐魏,衛鞅以前在魏國的時候跟魏公子卬關係不錯,於是就利用這個關係宴請魏公子卬敘舊,魏公子卬赴會之時,衛鞅就趁機俘虜了魏公子卬。然後衛鞅對魏軍發動突襲,大破魏軍,魏惠王被迫獻河西部分土地求和。衛鞅也因為這件事情有功,被封為列侯,領有於、商十五邑,號商君,這也是衛鞅也稱為商鞅的原因。

秦孝公死後,衛鞅被殺,秦惠文王起用公孫衍為大良造,繼續攻魏。在雕陰之戰中,公孫衍俘虜魏將龍賈,殲滅魏軍四萬五千人。魏國防衛西河、上郡的主力全軍覆沒,魏惠王被迫把河西之地全部獻給秦國。第二年,秦國渡過黃河,再次攻擊魏國,魏國又丟失了大片的土地。在張儀入秦之後,秦惠文王採用張儀的建議,助魏伐楚。雖然魏國取勝,但是這時候的魏國已經兵疲力窮了。秦國又趁機佔領了魏國的蒲陽,並且勒索魏國,得到了河西西北上郡十五縣。這時候的秦國手握河西、上郡,控制西河天險,有崤山、函谷關之利,進可攻,退可守,幾代國君的努力終於達成。這時候的魏國經過幾次大敗,基本上已經淪為二等強國了。而秦國、齊國則並立東西,成為頭等強國。

魏國的失敗,在戰略上也有著巨大的失誤。魏國作為第一個變法改革的國家,國力之強,西奪秦的河西,北破中山,東伐齊,南破楚。然而這一切是建立在三晉聯合的基礎上的。在魏武侯即位後,三晉已經瀕臨分裂。韓趙魏三國國土相鄰,誰都想要擴張發展,三家必定會產生衝突。如果此時的魏國可以聯趙滅韓,魏國就可以兼併韓國的國土,使魏國的版圖連成一片。這樣的魏國絕對是強大的,不管是抗秦,拒楚,伐齊,攻趙都可以變的很輕鬆。然而魏武侯卻選擇以武力威脅趙、韓,逼的趙韓聯合起來一起對付自己,雖然因為韓、趙意見不和,魏國免於分裂,但是從這以後,魏國的戰略環境就變的十分惡劣的。

魏國西有秦,南有楚,北有趙,東有齊,地處四戰之地。如果在魏國強勢期,選擇一個放心進行擴張,這幾個國家基本上是沒能力阻止魏國的。然而魏文侯卻選擇了四面出擊,不僅分散魏國的兵力,還給魏國四面樹敵。比如北伐中山,中山和魏國之間還有一個趙國,魏國破中山,完全就是為趙國做了嫁衣,自己一點好處沒有,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國力。

到了魏惠王,魏惠王自恃強大,把自己推到了列國的對立面。伐趙、伐韓在戰略上的錯誤,使得齊國有可乘之機,導致魏國多面受敵。遷都大梁後,魏國的主要敵人應該是東方的強齊,然而魏惠王不光不聯合韓、趙,反而變本加厲的進攻韓、趙的國都,讓齊國漁翁得利。


歷史上的那些人和事


這場戰役表面上看是齊國和孫臏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實際上是一場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撿漏之旅。魏國傾其主力想要一口吃掉韓國,以彌補自己在桂陵之戰的國力損失,齊國得到韓國的求救之後只是口頭承諾救援,卻一直按兵不動,韓國苦苦支撐,雖五戰五敗,但也抵擋住了魏軍最猛烈的攻擊,並且拖住戰國初霸近一年的時間,魏國急於求成,在這一年的時間裡,國內能調動的資源基本都耗費在馬陵之戰了,眼看著傾全國之力就要摘取勝利果實的時候,齊國趁虛而入,趁著魏韓兩敗俱傷之際見縫插針,剽竊了這場戰役最終的勝利果實,一箭雙鵰,讓前期實力較強的三晉一下子毀掉兩個。雖然這種做法有點趁人之危,但也是在弱肉強食的戰國時代於己於其他國家最有利的選擇。話說回來,魏國統治階層也是腦殘的可以,當時如果拿出滅韓趙的信心和毅力去打秦的話,早就把這個後期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變法之前的秦國較魏國而言可真正是個戰五渣級的存在。奪取秦國後還能改變自己身處四戰之地的尷尬,形成背靠荒涼西戎的銀邊之勢,魏國前期明主良臣人滿為患,國力魏武卒戰力傲世群雄,但最終沒能完成統一大業的主要原因就是地緣問題和戰略方向問題。後來的秦國也曾經面臨過相同的境遇,秦惠文王時期,張儀建議攻韓,司馬錯主張滅蜀,結果是秦王最終採取了司馬錯的意見,後來坐擁巴蜀糧倉以窺天下。假設秦王當時聽取了張儀的建議,東向攻韓,韓國能不能抵擋住是一回事,其他東方五國怎麼可能眼睜睜看著你一個西方蠻夷國家吞併中原諸侯而不聞不問?更何況宜陽的世界第一大鐵礦和韓國四通八達的交通樞紐地位(現在的鄭州站)那個諸侯列強不想據為己有,能看著你秦國獨吞?秦國當時如果把韓國滅了的話,可以想象,他最終的結局不會比後來滅宋的齊國好到哪裡去。所以,魏國和秦國最大的區別就是,在關鍵戰略決策上,魏國犯了致命性的錯誤,而秦國沒有犯,導致最終秦掃六合的歷史定論,魏國真的太可惜了!


信起良嘉


馬陵之戰之前還有一次那就是桂陵之戰。這兩次對外擴張戰爭魏國都輸。不但消耗了大量的國家物力財力,更是輸掉了大部分在幾十年來建立起來的“魏武卒”和許多帶隊將軍。

從那以後至魏文侯時期李悝變法後積累的強大國力在馬陵之戰基本揮霍掉。因為那時的魏國積累的國力可以輕鬆滅掉一個國,所以魏國到了魏惠王時期是戰國時期第一個稱王的國家,因為它擁有著強大的國力。


馬陵之戰後魏國就喪失了滅國的軍事力量,它帶來的影響就是天下戰國進入了合縱連橫時代。秦國商鞅變法後開始強大起來,從魏國奪回了河西之地,這就表明了魏國的軍事實力的大幅度下降。雖然魏國在這之後開始衰落。但還保留著強硬的聲勢,誰也不敢輕視魏國。

魏國衰落的原因之一那就是魏惠王。這位在位長達82年的王可真的是熬死了魏國。因為它不重視人才,造成許多人才的流失。因為在當時得到一個治國人才可比得到十個將軍還要珍貴。而從魏惠王手中流失多少人才,孫臏,商鞅,張儀,犀首,孟子,特別是孫臏,商鞅,張儀,這三個人都是和魏國國運緊密相連的人。所以魏惠王得負主要責任。


大秦帝國魏惠王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在說魏國的衰落之前,有必要說一下魏國是如何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

韓趙魏三家分晉,魏國的地盤基本和趙國差不多,但是實力卻比不上趙國。魏國夾在韓趙之間,東西分別與齊秦接壤,避開了當時地盤最大的楚國。總體來說,魏國的地理位置比韓國好那麼一點,但也算得四戰之地,國際形式不容樂觀。


但是魏國有一個很厲害的開國之君:魏文侯。魏文侯在位期間,引入各國人才進行改革。在魏文侯的努力下,魏國來了兩個厲害的人物,一個叫做李悝,一個叫做吳起。


李悝是戰國初期法家代表人物,在魏國實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李悝的改革,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後來秦國的商鞅變法。

吳起,則是戰國初期最為耀眼的軍事家政治家,是那種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改變一個國家之人。他來魏國之後一手訓練了強大的魏武卒。魏武卒的強大,已經無需多言,即便是當時秦國虎狼之師,面對魏武卒也是黯然失色。

在李悝和吳起的內外結合之下,魏國一躍成為戰國初期的霸主,秦國、齊國、楚國這樣的老牌強國相繼敗在魏武卒之下。

然而,魏國在短暫的巔峰之下,突然就開始了斷崖式的下跌。

追究其原因,還是在於魏國的戰略眼光有問題。我們知道秦國在商鞅變法之後,也是採取遠交近攻的手段慢慢的瓦解六國。

但是魏國卻不一樣,魏國憑藉著無敵於天下的魏武卒,把秦、齊、楚、趙、韓周邊這幾個大國依次打了遍,但是魏國並沒有強大到可以一對五的程度。

魏國最強盛時,憑藉著魏武卒,如果集中兵力,甚至能讓秦國亡國,可惜魏國沒有集中兵力,而是四處出擊。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榔頭,四處炫耀了一下自己武力就停止了。也許魏國沒有那種統一六國的魄力,還停留在成為霸主就可以的程度。

除了戰略層面的失誤,魏國在利用人才強盛之後,卻沒能延續這個人才強國的政策,導致人才大量流失。比如說是孫臏去齊國,商鞅去了齊國,就連魏武卒的創立者也去了楚國,而這些人日後都狠狠的踩了魏國一腳。

馬陵之戰後,魏國最後的名將龐涓戰死,魏武卒損失慘重。而魏武卒作為一支重裝步兵,可以說的上是吞金獸,然而常年累月的戰爭,然魏國逐漸負擔不起魏武卒的消耗。與之相反,周邊的秦趙兩國都開始發展騎兵了。

此消彼長之下,魏國再無翻身的機會。


小鎮月明


魏國的失敗不在於某一場戰爭,而是失敗在戰略上!魏國以為自己足夠強大,不顧自己身處四戰之地的事實,而四面出擊,北擊戰國,東擊齊國,南擊韓國、楚國,西擊秦國,在名將輩出的時代,還能夠勉強做得到,但是一旦失誤,作為四戰之地的魏國毫無疑問面臨的將是傷筋動骨的巨大挫折!

馬陵之戰後,魏國精銳十萬魏武卒幾乎損失殆盡,魏國的霸業也隨之東流,魏國已經沒有足夠的軍事實力再四面出擊了,而面臨的就是將來來自周圍國家的報復了,其中報復最強烈的就是秦國了,秦國為了收復河西之地,消滅了公子卬率領的最後一支魏國精銳,從此,魏國再不復強盛,最終失去了霸權。

如果魏惠王能夠採取大將軍龐涓的戰略,先消滅秦國,消滅背部的敵人後,沒有了後顧之憂再轉而征伐其他國家,或許魏國不會失去霸權,然而魏惠王以為秦國地處偏僻的西部,而且秦人好鬥,拿下了也沒有什麼價值,結果放棄了消滅秦國,最終給秦國做大的機會,然而,魏惠王沒有想到,自己最瞧不起的秦國將會成為自己最大的敵人,也是給自己造成最大創傷的敵人。



魏國擋住了秦國東出的道路,或者說秦國東出就是為了攻打魏國,在接近一百年的打擊下,魏國最終還是滅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