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怎麼過?投資人:募資艱難 能退就退

這個冬天怎麼過?投資人:募資艱難 能退就退

“今年(2018年)是VC行業歷史性的低潮。”合鯨資本創始合夥人霍中彥,在11月13日的全球創業週上說。

他的看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一場以天使投資為主題的論壇上,不少嘉賓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資本寒冬、監管趨嚴、募資難、備案難、退出難……成為此次論壇的關鍵詞,被反覆地提及和討論。此外,身處這樣的環境之中如何做應對,也是參會的投資人們討論的重點。

“我們今天在看項目的時候,特別關注其中的科技含量。”原子創投合夥人馮一名錶示,在嚴監管的背景下,對項目的財務情況比過去有更高的要求。

行業入冬,監管細化

根據投中研究院的數據,2018年上半年,股權投資市場的募資規模下降75%,完成募集的基金數量同比下降20%。市場降溫已成共識,晨暉創投創始合夥人肖文彬,在全球創業週上表示,2018年是資本寒冬。

據瞭解,對於規模不大的早期投資機構來說,募資難的情況尤甚。即便項目屬於當下的熱門行業,募資依然存在困難。

上海一家主要投資精準醫療的早期投資機構對投中網表示,之前計劃募集一期基金,但是受大環境的影響,截至目前仍然沒有新的進展,“據我們瞭解,現在好多基金都募不到錢。”

除了募資難,監管趨嚴也是一大挑戰,備案難是其中一個方面。

尚倫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呂海波表示,很多業內人士表示,2018年的嚴監管導致備案難度增大,投資機構難以適應。“很多(基金高管)以為,備案還是像以前一樣,就是報送一些材料就行,其實不是這樣的。基金業協會對於管理人的要求,有很明確的指導思想。”

北京某私募機構人士對投中網表示,相較於以前,備案的要求提高了很多,“比如對於基金的投資,以前只要一個大方向就行,現在的要求就具體很多。”

在呂海波看來,監管細化,是2018年以來的一大特點和趨勢。

但也有投資機構表示,當前的監管並非很大的挑戰。

“對VC備案的監管一直都很嚴格,並不是2018年突然變嚴的。”霍中彥對投中網表示,實際上,2018年審核的速度很可能比之前變快了。“關鍵在於GP能否適應目前的監管方式,對於認真做事的GP,應該不會受到影響。”

估值分化,擇時退出

寒冬來臨,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應對。有的投資機構在投資策略上有所調整,比如加重對項目的科技成分的考量,另有投資機構則選擇專注和聚焦。

“我們在2016年判斷,文化產業的黃金十年已經到來,現在我們仍然維持這個判斷,沒有任何動搖。”霍中彥對投中網表示,文化產業是反週期的,在經濟蕭條期反而會繁榮發展。“舉個例子,每一次金融危機的發生,全世界遊戲的銷售額都會往上跳。”

肖文彬則表示,晨暉創投變得更為聚焦,對估值更敏感,更傾向於高性價比的項目。

在霍中彥看來,資金面緊張是一次很好的、擠壓泡沫的機會,“泡沫擠壓之後,市場的估值就會迴歸理性,好項目會變得便宜。”

他同時表示,目前市場上的估值存在分化的現象,“一些超級頭部的項目,其估值還在猛漲,

因為投資機構的心態變得更謹慎了,可投可不投的,就不投了,以把彈藥往頭部項目上集中。而一些不好的項目,就更拿不到錢了。”

資本寒冬,監管趨嚴,再加上早期投資的投資期偏長、風險偏高,導致退出環節變得更加的重要。

紐信創投合夥人吳強表示,“能退就退,小步快跑”是自己的退出策略。合鯨資本的策略與之類似:能退就退,隨退隨分。

“早期投資的投資期是偏長,但是隻要項目投得好,過程中是有退出機會的。”霍中彥說,“如果有退出機會,我們都儘量退,希望早點給到LP錢,這也是對LP負責任的表現。”

青松基金的退出策略則更偏量化,其合夥人董佔斌表示,20倍的回報,是一個比較滿意的回報,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退出時機。“為什麼是20倍?比如一個基金最後能夠退出、或者運作成功的項目能佔5%,(成功的)項目如果能達到20倍的回報,這個基金整體上就不賠錢了,至少本金回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