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了90後融資奇蹟卻瀕臨倒閉 小程序讓他“起死回生”

雙城記裡有一句話“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乘著移動互聯網的東風,越來越多的90後們開始走入名利場,帶著滿腔熱血開啟了屬於他們或好或壞的創業時代。

90後明星創業者——溫城輝

因一次在淘寶上搜禮物,刷了50多頁卻的不到滿意的結果。“禮物說”在溫城輝這個93年大男孩的腦子裡迅速成形。

創造了90後融資奇蹟卻瀕臨倒閉 小程序讓他“起死回生”

2014年8月,禮物說正式上線,並宣佈獲得紅杉資本300萬美金的A輪融資。短短八個月之後,2015年4月,禮物說又宣佈了3000萬美金的B輪融資,估值達到2億美金。是當時90後創業公司裡融資最多的一家。

上線之初,禮物說的定位只是一個單純的禮物攻略導購電商。隨後禮物說的定位逐步從禮物攻略向90後電商,再到90後生活方式的連續跳躍。一年之後禮物說的註冊用戶順利突破2000萬,年銷售額近10億,成為了90後創業公司裡的“奇蹟”。更有人將他稱之為 “90後馬雲”。

從風光無限到各界唱衰

然而好景不長,隨後兩年,禮物說卻從融資項目的名單裡一時銷聲匿跡了。進入2017年以後,禮物說就被傳出了裁員的消息。

對於裁員的原因,溫城輝坦言,一是流量變貴,獲取一個App新用戶很難;二是淘寶的電商業務太強大,獨立的電商平臺很難活下去;三是微信和微博在內容電商層面的成功蠶食了部分用戶,對於禮物說的電商業務而言,經營壓力很大。

此時,外界對於禮物說的態度也由剛開始的肯定變成了質疑。有人說是戰略偏差,禮物說就是個淘寶傳送門,缺少自有產品。有人說禮物就是偽需求,缺少定製工藝品,不可能走得長久。

轉戰小程序,禮物說起死回生

就在人們“翹首以盼”等著禮物說推出“歷史舞臺”的時候,2018年初禮物說藉由小程序,以雷霆之勢,再次進入大眾視野。

早期的溫城輝並不是很在意微信生態,一位投資人“不厭其煩”地勸溫城輝把產品重點放在社交上,叫他多研究微信。在基於微信生態的多次調研後,團隊選擇了小程序。

2018年2月,定位“禮物紅包”的禮物說開始內測小程序,這個可以讓用戶像發紅包一樣發禮物的小程序,在中高端社群自發裂變,引出全新市場。僅僅兩個月,禮物說小程序已經有了3000名高端用戶和50多萬大眾用戶,高端用戶客單價高達350元。

憑藉小程序,禮物說再次打動投資人的芳心,獲得了1億元C1輪融資。隨後就鋪開了密集的市場推廣,先是花費重金買下了咪蒙的頭條廣告,後又在公交車站、影院TVC上投放了很多地面廣告。6月4日至18日,禮物說小程序聯合數百家自媒體大號、精品社群、知名企業及線下連鎖品牌累計送出200多萬個粽子,共同製造了一場刷屏級營銷事件。兩週新用戶破100萬,GMV超1500萬。

小程序為禮物說帶來了什麼

禮物說小程序將小程序打造成一個“發紅包送禮物”的使用概念。

微信小程序得天獨厚的社交環境,10億的微信用戶與月活,微信群傳播瘋狂裂變,朋友圈廣告、小程序碼分享傳播附近五公里強勢曝光,公眾號生態做內容鋪墊、沉澱粉絲等,為禮物說充分提供了發力渠道。

通過微信好友、社群、朋友圈等渠道進行推廣營銷,禮物說讓用戶在社交過程中完成購買行為。受眾更加精準且互動性強完美引爆了微信的社交勢能。

創業者如何才能少走彎路?

從禮物說看來,與其說是小程序自帶流量,還不如說是聰明的創業者,利用人性在挖掘用戶需求,製造增長。所以,創業過程仍需要創業者腳踏實地的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中間沒有捷徑,創業者要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能力、善於總結經驗,才能儘量避免在一個地方摔倒兩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