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的醫生集團都會死,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90%的醫生集團都會死,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為什麼這麼說呢?

從宏觀角度來講,中國96%以上的公司生存期都小於5年,這是有統計大數據的,換句話說96%的公司都會死是一句永遠正確的廢話,所謂的醫生集團也在這個範圍中。

事實上各個細分領域都在其中,比如說90%的移動醫療企業都會死,這並不用預言,因為它已經實現了,現在各個細分領域都只剩下個位數的公司,90%以上的打車企業都會死,剩下的一隻手就能數過來,99%以上的團購企業和共享單車都已經死了。

從微觀層面來說,醫生集團創業成功的概率是很低的,其原因不在外而在內。

一、絕大多數醫生集團沒有IP運營能力

絕大多數醫生集團,除了張強等少數之外,是沒有IP運營能力的,幾個自我感覺良好的醫生,覺得自己很牛就會出來去做,市場化的一口水嗆得他們根本緩不過來。

90%的醫生集團都會死,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二、只想兩頭套利,先天立於不勝之地

很大一部分醫生集團,根本就是屬於體制內的人,既“想吃著碗裡的,又想扒著鍋裡的”,一天到晚在那裡覺得自己的價值被低估,但想不擔風險,兩頭都佔兩頭套利,甚至再把公家的利益往自己的小金庫揣,美其名曰“醫生集團”,其實就是吃裡扒外幹私活,想換一個馬甲而已,這種初心不正的偽醫生集團本質上就沒有任何存在的價值。要麼你就真的勇敢出來,要麼就老老實實做好本分。倒過來看,我們沒有見過任何一家公司是靠這種來回兼職,腳踩8只船就能成功的,歷史上也沒有出現過。這種情形先天就把自己立於不勝之地,根本無法做成,而且知識分子在一起是很難弄事的,搞上一堆醫生合夥人基本上就是烏合之眾,在中國要想一件事幹不成很簡單,就是參與指手畫腳的人越多越好。

三、多數醫生集團對市場化運營一竅不通

很多人認為民營醫療的大發展的是因為消費升級,國家分診政策和醫保支付等等紅利,但其實我們可以看到,為什麼那麼多民營醫院是由莆田系創建的,而不是由名醫本身開出來的,這會給大家非常多的啟示。從運營到管理,成本控制,市場化運營推廣包括品牌建設,哪怕承包一個診所,很多醫生對診所的選址、運營、合作和活動根本就一竅不通。

四、醫生易高估自己,陷入盲區

醫生是最容易高估自己的一批群體,因為除了患者以外很多醫生在自己的小圈子內,被醫藥器械企業奉承,被親戚朋友奉承,被不明真相的群眾奉承,被患者捧為神,長此以往他對自己有一個不切實際的估計。

我們有非常多的醫生包括一些院長,總會說如果我出來會怎麼樣,如果我出來會如何這類的話,一般我聽了這句話心裡就有一萬隻羊駝在奔騰,非常想說“死一邊去”,這種不恰當的高估自己會帶來一系列非常嚴重的後果,特別是讓你所有的合作伙伴和你自己陷入很大的盲區,醫生本質上可以歸類為手藝人,而通常一個技術工種的人很少能兼技術、管理加資本全能。因此當某一條路行不順,醫生馬上就往回縮,想著退回到自己的安全屋裡,然後讓自己和合作夥伴,員工和投資人“愛咋咋地”,事實上一旦有了退路,企業就根本沒有做成的可能,所有的企業要想獲得成功都必須“一往直前”去克服困難,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90%的醫生集團都會死,這是一句正確的廢話!

五、醫生過度低估資本的威力,缺乏敬畏之心

很多醫生會把自己看得高的不得了,一張破紙什麼都沒出來,人還在那呢,說我先融了5000萬,估個五個億,隨便給你10%如同施捨一樣,然後我再弄一下,我們如何如何,我這個技術怎麼樣,我是國家大牛。好多全國的主委出來做公司,包括很多醫院的院長自己出來創業又怎麼樣,基本上都悄無聲息,毛都不剩,靠手中那點權力謀點私利根本不是可持續發展的事業。

沒有市場化融資,沒有考慮過退出,也沒有考慮過資本結構與業務發展,總體來讓你覺得是在施捨你,讓你投我已經給你好大面子了,這種不敗誰來敗。

六、嚴重低估實際運營的成本,特別是獲客成本

今年以來,診所和醫院運營的環境愈加惡劣,特別是一批高成本的診所,有很多的明星項目看起來還在融資,其實已經嚴重失血,離死亡就一點點了,然後高企的成本依然難解,已經步入“沉船趨勢”了。有的只能靠老股東借款,有的是讓老的投資機構去忽悠下面的人來接,這些只是延長它的生命週期,並且掩蓋自己的錯誤到後面爆發而已,其實它已經變成殭屍了。

包括很多上市公司這邊收醫院那邊投診所,比比劃劃擺造型好幾年,嚴重影響了他們的核心收益,然後現在想去賣掉,折價一半都沒人買。

不是所有醫院都有價值,不是所有的診所都能賣掉,這是一個基本的常識,我們很多醫生集團的人還沒有警醒,特別是很多醫生需要補上一門課,不是說只有醫學有學術,傳播學、運營學、商業到處都是學術,否則不是整天紙上談兵,就是秀才造反,一萬年不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