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歷史淵源?

非常完美帥氣的小哥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歷史源源?

無色無味,味同嚼蠟,活色生香,狼吞虎嚥。這是說吃。古人說,食色,性也。把吃飯和好色提到了同等重要的地位上來,說吃飯和好色是一樣的重要,是人的本性。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一生,無非是吃喝拉撒睡,文雅的說法就是酒色財氣。古人對於酒色財氣就有不同的觀點和認知,有的說酒色財氣是人的“四氣”,是人活在世上的動力。還有的說酒色財氣是“四戒”,都是人生中的不良習氣和品德。到底是誰對誰錯,還沒有結論。

其實這個問題要分開了來看。俗話說得好,人不壞沒後代。如果人人都做了清規戒律的和尚,哪裡還會再有人類的存在?但是四季有時,一飲一啄都是氣數。過多過早的縱情慾海,就會夭折不壽。古代夜夜笙歌不早朝的君王就是活生生的例子。後宮佳麗三千,每個都要臨幸,還不累死?因此說“色是刮骨鋼刀”沒錯,人是要節慾剋制住自己的,要有個度的問題。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爽是爽了,最後皮包骨頭的死的快。

但是人類要繁衍生息啊,又不能不色。不然真的是人斷路稀了,想象就很恐怖的了,到處野獸橫行,看不到人類,那該如何是好?因此看問題要辯證,從矛盾中尋求平衡點。那就是儒家提倡的中庸之道,做到百事孝為先,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孝敬君親師,不敬畏天地鬼神,但不能不結婚生孩子。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夫妻生活有節有度,一張一弛,不能天天吃喝夜夜笙歌。那樣會吃不消,別說幹活了,走路都得扶牆。

因此來說,“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也不矛盾,是辯證統一的關係。因此古代聖賢王安石說到:“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民不奮發,無氣國無生機。”看來,老百姓的色事,還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但要有度。


農民妹子一枝花


這句俗語的完整表述,應該是“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所強調的是既不能過度沉迷女色,又不能斷絕人慾,告誡人們要適當理性客觀地看待和享受生活,避免走向極端。

常言道,色字頭上一把刀,過度沉迷美色的話,對自己的精神、意志和身體都沒有好處,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前半句“色是刮骨鋼刀”。

而人類在內的世間萬物,為了生息繁衍,又少不了陰陽交合之事。【當然,無性繁殖的生活不在討論範圍內】。如果過度禁慾,就會使得人口繁衍受到影響,久而久之,人越來越少,路也會因無人行走而變得荒蕪斷絕。故而又有了後半句“無色路斷人稀”。

許多俗語都蘊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充滿了睿智的思想,具有啟發意義。而題主所講的這句俗語背後,還有一段充滿趣味的故事。

據說蘇東坡與好友佛印郊遊時,兩人突然詩興大發,便在牆上題詩【當然在公共場合肆意塗鴉是不文明行為,寶寶們不要模仿】:

佛印先是在牆上寫了幾行打油詩:

酒色財氣四堵牆,
人人都往牆裡藏。
誰能跳出牆垛外,
不活百歲也壽長。

出家人佛印對於酒色財氣自然是看淡的,而題此四句詩,多少也有暗諷蘇東坡之意。然而,大文豪蘇東坡似乎並不太贊同佛印的世界觀,因而隨手應和了四句,作為回應:

飲酒不醉方為高,
見色不迷是英豪。
世財不義切莫取,
和氣忍讓氣自消。

相對於佛印的“禁慾主義”,蘇東坡的人生態度或許更容易令我們接受。畢竟,作為凡夫俗子的我們,真的很難像佛印那樣斷絕七情六慾,同時又不願承認自己屬於酒色之徒。只是,真要能對酒、色、財、氣掌控適當,倒也實屬不易。

放下蘇東坡與佛印這一唱一和不談,此後神宗與王安石再次來此地郊遊,見到此前蘇東坡和佛印的“塗鴉”,覺得頗有道理,於是兩人也跟著續上了一節。

大文豪、政治家王安石從國計民生的角度,從人對酒色財氣予以了評述,他認為:

世上無酒不成禮,
人間無色路人稀。
民為財富才奮發,
國有朝氣方生機。

在王安石看來,酒是與禮密切相關的,色是百姓生息繁衍的途徑,財可以激發人民的進取心,而國家更是需要有朝氣才能獲得生機。

見到王安石的詩句,神宗也詩興大發,也提筆應和道:

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是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反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要說這神宗倒也精明,他深知王安石的境界無法超越,索性整了一大段,算是做了個總結。不過,神宗說來說去,倒也沒能有什麼別出心裁的內容。而這段故事也就算是結束了。

後人根據四人的常喝,從神宗“集大成”的長篇大論中,抽出了色是刮骨鋼刀和無色路斷人稀,作為俗語傳承,用以告誡世人對情色需要理性客觀的看待,既不能過於沉迷,也不可拒之千里。


碣石樵子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歷史淵源?

應該是說“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吧!這句話可謂“色”的辯證法,前一句“色是刮骨鋼刀”是說色的危害性,人如果貪色的話,猶如用刀刮自己的骨頭!後一句“無色路斷人稀”是說色的重要性,沒有了色,世界了無情趣,也沒有了人類自身的繁衍。



這句老話意在警示人們食色性也,不可無,也不可過分貪圖!

正如題主所說,這句話是有歷史源緣的。與宋代諸多人等形成的《酒色財氣歌》有關。

相傳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與大相國寺佛印交厚,一日二人在寺內對飲,酒意濃濃。佛印寫了一首詩叫“酒色財氣四堵牆,人人都往牆裡藏。誰能跳出牆垛外,不活百歲也壽長”,這是佛家對酒色財氣的認識。蘇東坡看了,馬上附了一首,“飲酒不醉方為高,見色不迷是英豪。世財不義切莫取,和氣忍讓氣自消。”這是一個比較客觀辯證的認識。

結果後來有一天,宋神宗和王安石同遊大相國寺,王安石若有所思,也寫了一首“世上無酒不成禮,人間無色路人稀。民為財富才奮發,國有潮氣方生機。”視野一下子上升到了國計民生的高度。結果惹得宋神宗也詩興大發,隨口吟了一首“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財是下山猛虎,氣是惹禍根苗,看來是四字有害,不如一筆勾銷;無酒不成禮儀,無色路斷人稀,無財世路難行,無氣反被人欺,看來四字有用,勸君量體裁衣。”



後人把“色是刮骨鋼刀,無色路斷人稀”提將出來,來討論的辯證法!告訴人們貪圖美色活不長,古代皇帝后宮佳麗頗多,大多早亡。但世間如果沒有美色,再好的美食,再多的財富也索然無味,人類沒有了繁衍的本能慾望,那也是非常可怕的。

食色性也!但君子愛色,色亦有道!老話講“餓不動陰,病不同床,氣不串被,累不做愛”!遵守這些規章,您想色還是色去吧!為了自己,也為了全人類!


村姑說村事


俗語“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有什麼歷史源源?

在我們的生活中充滿了各種各樣的誘惑,“食色聲香欲”都如同一個個大牢籠將我們捆綁在一個個大的洞穴中,慢慢的,有人認識到了這件事情的可怕之處,就提出了“清心寡慾”的說法,告訴人們可以通過修行的方式獲得解脫,所以從古到今這世上便多了很多執著於修行的人。但修行何嘗不是一種執著和看不來,何嘗不是一種執念,活著的最大意義在於可以通過學習認清楚自己身上存在的智慧。



“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這句話很矛盾,一方面說色如同刮骨的鋼刀一樣在剔除人們身上的肉,一方面又說沒有了色世間就少了很多歡樂愉快。這句俗語的實質在告訴我們,色是我們繁衍子孫,傳宗接代必不可少的東西,但如果過度貪戀,那就成了荒淫無度,就成了不務正業。有多少古代君王,不愛江山愛美人,惹的天下民不聊生,讓百姓受苦,不管哪一種東西多麼有用,都需要在一定的度和範圍內,不然遲早要出問題。

人們常說“色字頭上一把刀”,但色字頭上是否真的是刀呢?我想這把刀應該是懸掛在人們心頭的貪慾,“色”指事物的表象,這些表象也是最初吸引人們去關注它的動力,只要用途得到,它可以是你成功的動力,可能是你飛黃騰達的翅膀。刀沒有錯,錯在用刀的人是否心術正常,“色是刮骨鋼刀,無色人斷路稀”,老農認為,一個正常的人應該有自控能力,應該有判別正確和錯誤的能力,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有善心、耐心、恆心,這是克服你心中刀的良藥。


老農民說事


來自北宋時期的《酒色財氣歌》

自宋朝建立以來,就重士輕軍,而士子多愛附庸風雅。

而且國家經濟相當好,又是和平年代,自然也就是七情六慾最好的時候。

這是從其實這是個含蓄的問題。跟人類的繁殖有關係。

首先,強調色字,那是頭上一把刀。用得好,那是如鋼鐵一般。用的不好,那就得刮骨,那是真的疼。

人生活在地球上,每天的吃喝拉撒,總是要的。最主要的就是人間的煙火,七情六慾。而這也是不可避免的。色慾排在六慾的首位,自然是因為這個色,是生活的根本要求,也是繁衍的根本需求,這裡要說明的是,需要跟放縱的關係。人不能太放縱自己,因為有很多的事情要去做,至少還有五欲即:形貌欲、威儀姿態欲、言語音聲欲、細華欲、人想欲 。

“色是刮骨鋼刀”說明,人對於某件事情,不要過於沉迷,不然會深陷進去,很難爬出來。

“無色人斷路稀”說明,如果沒有色,人類得不到繁衍,有很多活,沒有幹,在寬,在廣的路,也會慢慢的沒有。更加不用說人,會慢慢的消失了。

任何事情,都不要做的過了度,自己身體的狀態,要自己清楚,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什麼時候不該做什麼,其實身體都會告訴你。自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做的問題。


用戶在線等


歷史不瞭解,但色是刮刀骨,深入骨髓的領悟,曾經的放縱與邪淫,讓現在的我過的生不如死,去戒色吧看看就知道有多少是體驗過色是刮骨刀的深刻。希望正在邪淫路上的你可以及時回頭。


命由心造503


這真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雙刃劍,拿揑準了難!


元明176


消耗大,產出也大,你刷一次圖,分解的垃圾藍白裝備足夠你再刷10次這個圖的無色了!


木託塗錯


色是刮骨的鋼刀,可男人見了女人如下山的猛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