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夏朝建立的时候,中国正处于采集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由于工具的落后,这种转变并不强烈。因为农耕经济和采集经济还是五五开的局面。夏朝(约前2070-前1600 共四百七十年)是父系氏族社会演变而来的,家庭观念非常重,家族利益高于一切。,为了达到家族利益的最大化,大禹把首领的位置世袭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大首领的位置一直被大禹家族的人占据着。为了整合家族内部矛盾,一致对外,所以

宗法制应运而生。宗法制是为了维护世袭制而诞生的。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夏朝势力范围其实挺小的

早期的宗法制并不严格缜密,"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时常出现,有点像现在英国的顺位继承制。随着家族力量的强大,所控制的土地和奴隶越来越多,依靠族长实在是管理不过来,怎么办?把多余的土地分给自己血亲和好友。分封制也因此产生了。

随着人类技术的进步,商人的冶炼技术得到突破,加上领地上拥有大量的铜矿。家里有矿的商国,打败了夏国,夺下了大统领的位置。中国进入商朝时代(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有554年国运)夺得大统领的商国,开始用宗法制辅以分封制,利用井田制,达到了商国利益的最大化。但是这些制度都很粗糙,不完善。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商国的势力范围扩大了非常多

前面说了商国家里有矿,冶炼除了大量的青铜器。青铜农具使得农耕经济的比重压倒了采集经济。作为现在家族收入的来源,肯定要好好规划使用,粗糙的井田制出现了。井田制早在夏朝就已经出现了,不过受限于生产工具,到了商朝,没限制才大肆发展起来。早期的井田制八个私田一个公田。庶民需要先耕种公田再去种私田,这个有点像税收。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井田制设计图

时间慢慢的过了五百多年,到了商王微子辛这里。微子辛就是远古版的隋炀帝,大兴土木,东征西讨。结果再东征的时候被抄后路,急急忙忙赶回朝歌,结果还是失败了。商国让出大统领的位置。商国失败的原因除了微子辛的个人原因外,主要原因还是内乱,周国能攻到商国王畿领地和萁子/比干/微子启这三个商国王族息息相关。而商国五次迁都都是因为王族内部权力斗争在加剧。商国王族的内部斗争主要是宗法制不够完善和执行不力导致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组织度不够最后说一句,微子启在周初被封为宋国公,公侯伯子男,第一等爵位,王族以下第一人,很大的贡献了。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周灭商重要战役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周武王建立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有790年)中国最长久的朝代。"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西周总结了"夏""商"两朝的弊端,推出了完成版的宗法制/分封制和井田制。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结合示意图

首先,确立了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嫡庶有别,大宗和小宗有差。

然后按血缘和关系亲疏分封诸侯,让他们定期朝贡。

宗法制巩固家族,分封制巩固天下,二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这一套天下无双的政治制度实在是妙不可言。但是再完美的制度也抵不住时间的侵蚀。

下篇讲奴隶制度向地主制度的设计转变,有兴趣的关注我。欣赏一下田连阡陌的井田制

浅析中国封建制度设计(夏商周)

现实中的井田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