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蜀吴打得不可开交,本是魏国的好机会,曹丕为何不动手?

睡杲杲_


公元221年七月-公元222年七月是蜀汉跟东吴交战打的热火朝天的时候。

早在刘备伐吴之前曹丕就询问众臣刘备会不会伐吴。大家都说不会的,因为蜀汉是小国,名将也只有关羽也已经死了。只有刘晔讲会的1刘备的策略势必耀武扬威显示自己力量有余。2刘备跟关羽义为君臣,恩若父子。关羽死了不报仇说不过去。我加上两条3荆州必须要夺回来。4魏强吴弱,能攻的只有东吴。(赵云讲要先伐魏,只要伐魏成功东吴就不成问题。跟东吴开战不得卒解。这个我不认同难道伐魏就能卒解吗)



公元221六月刘备准备伐吴,七月将军吴班、冯习率四万人、马两千先头部队进攻秭归。很多人以此认为刘备只有四万人,我认为不对的。东征过程占领后城池,原本就是刘备以前所据,所以也能扩军。据三国志:武陵部从事樊伷诱导诸夷,图以武陵属刘备,外白差督督万人往讨之。(这是应该发生在刘备东征之前的)东吴准备要派万人,可见也不在少数。三国志:权遣吕岱代骘,骘将交州义士万人出长沙。会刘备东下,武陵蛮夷蠢动,权遂命骘上益阳。东吴则是六七万(陆逊五万人、步骘一万人、诸葛瑾驻守公安、潘濬守武陵的部队、还没算上原来荆州降军)公元215年东吴进攻荆州,刘备从成都率五万到荆州支援关羽。现在伐吴只用四万人?据《傅子》:权将陆议大败刘备,杀其兵八万馀人,备仅以身免。傅玄是魏晋人,记录应该可信。

此时蜀汉东吴打的不可开交,对于这个大好时机对曹魏非常有利。但是曹丕并没有动手,曹丕可以选择攻蜀汉或者攻东吴


不攻蜀汉原因(接受东吴投降,支援东吴攻蜀汉):

曹丕讲不如我们接受东吴降,联合东吴伐蜀。我们进攻蜀汉后方。刘晔反对讲:如果刘备知道我们伐蜀,刘备肯定会退军回防蜀地。暂时忍怒不攻吴。何况蜀远吴近,魏吴是很近的。(公元215年蜀汉东吴争荆州,大战即发。但因曹操征汉中,双方议和)

我觉得魏国如果伐蜀汉的话就要从洛阳调集军队前往雍凉,而雍凉也根本供应不了大军的粮草器械。成本太大了。而西线道路艰难,秦川八百里。此时蜀汉虽然战败。但凭借汉中甚为天狱的地理,可以自保。公元263年魏国集结十八万人伐蜀,两个月就面临断粮了。要不是阿斗投降,胜负未可知。魏国伐吴却根本不用担心粮草问题。后来魏国曾多次想伐蜀,群臣都反对理由:1南郑甚为天狱2道路艰难,粮草消耗大。



不攻东吴的原因(不接受东吴投降和蜀汉一起攻吴)

当时刘晔就建议:跟蜀汉一起伐吴,蜀汉攻荆州我们攻杨州。刘备肯定会非常高兴的伐吴,这样东吴很快就亡了。我们得到杨州,刘备得到荆州。东吴一亡,蜀汉也不能久存。

曹丕不接受建议: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就是说东吴来称臣投降我,我却去打东吴。这样以后还有谁敢(愿意)称臣投降于我?



两个方案曹丕都没有选择,我认为原因:

坐山观虎斗,两虎相争必有一伤

当蜀汉跟东吴交战,孙权上书称臣。曹丕下诏让众臣商议:当兴师与吴并取蜀不?

王郎谏言:假使孙权亲自与刘备相持,旷日持久地搏战下去,智慧相等力量相当,战争不能很快结束,应当发兵来成就那形势,然后应该选拔谨慎的将领,面对着敌人的要害,考察时机而后行动,选择地方而后进行,一举成功可以没有多余的事。现在孙权的军队还没有行动,那么助吴之军就不能先征。况且现在雨水正盛,不是行军动众之时。

王郎的建议归结起来1在蜀汉东吴打的难舍难分时再出手2现在蜀汉东吴还没有打的难舍难分3现在天气不适合大军出征。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伐吴,八月孙权向曹魏称臣。当月曹丕封孙权为吴王。所以这时侯蜀汉东吴并没有打的难舍难分。

但是曹丕一直没有抓住机会,反而在蜀汉大败东吴大胜之时伐东吴。这时曹丕要是伐蜀汉,东吴肯定也会趁胜攻入蜀地。

公元222年闰六月东吴在夷陵打败刘备。东吴将领继续追击刘备,八月退军。当时东吴很多将领都建议攻入蜀地。只有陆逊等人认为不可。因为现在曹丕打着帮东吴伐蜀的名义在集结军队,真实目的是打东吴。

据三志:公元222年秋九月,魏乃命曹休、张辽、臧霸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围南郡。我个人猜测曹丕集结了不少二十万大军。因为曹休一路二十余军(于禁七军都三万多,这里二十余军不下十万)、曹仁步骑数万(一般讲数万,都是三万以上)、夏侯尚率前部三万人修浮桥。(这一路还是曹真、张郃、徐晃的部队)

我觉得这时蜀汉大败东吴大胜,很多人认曹丕应该趁蜀元气大伤伐蜀才是。但却偏偏伐蜀,我认为原因:

1东吴让曹丕丢了面子:

公元221年七月刘备伐吴,八月孙权向魏国上表称臣。公元222年六月孙权打败刘备后,对待魏国和曹丕不像之前那样的尊敬了。据三国志:权外礼愈卑。 曹丕准备封孙子儿子孙登为官,其实就是想把孙登召到洛阳为人质。据三国志:帝欲封权子登,权以登年幼,上书辞封......魏欲遣侍中辛毗、尚书桓阶往与盟誓,并徵任子,权辞让不受。 曹丕对孙权讲:登身朝到,夕召兵还。此言之诚,有如大江 。


2曹丕认为东吴会趁胜攻入蜀境。

此战东吴虽然获胜,但损失亦不小。除了军队的损失,攻战一年耗费钱粮也是巨大的。攻战一年东吴军队已经疲惫不堪。公元222年八月徐盛、潘璋、宋谦等上表攻入白帝城中。孙权询问陆逊(说明孙权也有此心),陆逊反对讲:现在魏国在集结军队,说是帮我们一起打刘备,其实是要来打我们的。公元222年九月魏国三路伐吴。

3蜀汉远东吴近(这个前面讲了,不再重述)



4蜀弱吴强

魏、东吴、蜀汉三国,虽然是三分天下,但按人口军队比例:4.8:2.5:1。曹魏的人口是东吴的近两倍,蜀汉的近五倍。夷陵之战后蜀汉元气大伤,短取内难有作为。而东吴人口军队接近魏国一半。魏国一直把东吴作为主要对手,策略一直是西守东攻。现在东吴得到荆州大部分,随时可能从荆州插入魏国心脏。所以魏国在徐、淮、荆一线至少集结十五万人防备东吴。此时攻打东吴有三利:1交战一年东吴将士已是疲惫之师,钱粮耗费大。虽然东吴胜了,但杀敌一千自损八百2魏国军队已经休养两年,钱粮充足3东吴还没有彻底消化荆州。而且此时荆州诸郡动乱。(据三国志:备(刘备)既败绩,而零、桂诸郡犹相惊扰,处处阻兵)


小鸿哥


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后,吴蜀联盟彻底破灭,在当时的魏国朝堂之上,曾有一场辨论,魏文帝曹丕问大臣:孙权杀了关羽,夺了荆州,刘备会如何应对啊?

大部分人回答:蜀只是个小国,名将仅有关羽,现在关羽已死,国力微弱,刘备不可能伐吴。

只有侍中刘晔说:刘备以仁义立国,与关羽名为君臣,恩同兄弟,必会为关羽兴兵报仇。



果然,221年刘备称帝三个月后,兴兵伐吴,这个时候魏国朝堂之上又进行了一场辨论,魏文帝曹丕又问大臣:刘备举兵伐吴,我们魏国应该如何应对?

司空王朗主张:坐山观虎斗,待双方两败俱伤再坐收渔翁之利。

侍中刘晔建议:联蜀灭吴。

而曹丕本人的意见先是:联吴灭蜀,后来又改成坐山观虎斗。

为何曹丕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曹丕之所以先决定联吴灭蜀是因为来自孙权的称臣。曹丕是220年接受汉献帝的禅让成为魏国的开国皇帝,一年后,刘备称帝,同一个天下,两个皇帝,这在秦始皇开创皇帝制度后的中国历史上是首次出现。



对于曹丕来说,他是皇帝,在中国历史大一统儒家思想治国的前提下,是绝对不能容许出现两个皇帝的,而刘备所建立的蜀汉政权就是曹丕所建立的魏国政权的头号敌人,而孙权只是汉献帝封的骠骑将军,在整个天下仅剩三家势力的当下,孙权的态度显得尤其重要。孙权支持谁,谁就获得足够的政治资本。

现在孙权支持曹丕,在曹丕看来,这种称臣无论真心与否,至少在政治上,对魏国是大有利益的,天下唯有刘备的蜀汉不归顺魏国,那么只要灭亡了蜀汉,天下就归于一统了,哪怕这种一统是名义的。

曹丕是从政治角度去想问题的,虽然他被孙权耍了,虽然刘晔的建议很正确,吴蜀的交恶就是魏国利益的最大化,也是魏国统一天下的最好时机,可惜曹丕没有曹操的能力,却有着比曹操更大的野心。



为什么后来曹丕又改变了主意,坐山观虎斗,按兵不动呢?

原因其实就是刘晔说的,蜀远吴近,而当时的魏国的重兵全部都布置在与东吴交界的合肥到荆州一线,而与蜀汉交界的关中,魏国的兵力较少,魏国如果要向蜀汉开战,必然要大规模调兵,而一旦刘备发现了魏国的军事调动,必然会将夷陵之战的兵力全部撤退,这个仗就打不起来。

与其花大气力调兵遣将,不如按兵不动,待吴蜀两国拼个两败俱伤,再发动魏国大军攻灭两国,坐收渔翁之种,岂不是更好。

只可惜曹丕没有料到刘备在夷陵之战败的这么惨,一溃千里,而东吴却没有较大的损失。在整个过程中,孙权至始至终都在忽悠曹丕,假意称臣,却不遣送质子,等到曹丕发觉不对劲,孙权已打赢夷陵之战,并且做好了应对魏国南下的准备。

而曹丕终因个人能力浪费了自已人生和魏国历史上唯一一次统一三国的绝好机会。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在蜀吴夷陵之战期间,魏国有渔翁之利,倘若魏文帝曹丕大举出兵东吴,则东吴势必难保。但是,在整个战争期间,曹丕却采取观望的态度,错失用兵南方的良机,这是为什么呢?笔者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孙权主动向曹丕称臣

刘备大举进攻东吴后,东吴的军事压力山大,一方面要抵御蜀军精锐的进攻,又一方面又要防备魏国突然南袭。如果蜀攻于西,魏攻于北,东吴势力土崩瓦解。在这种情况下,孙权主动采取低姿态,派使者向魏文帝曹丕称臣。


魏国谋臣刘晔指出,孙权事出紧急才称臣,并非真心实意投降。他认为应大举用兵,与蜀国两面夹击,不出十天,东吴必亡。然而,曹丕却认为孙权主动称臣却出兵讨伐,这就没有道义了,于是同意孙权的请降。

第二,孙权故意拖延投降时间

接受孙权称臣后,曹丕封孙权为“吴王”,加“九锡”。不过这个时候孙权全力迎击刘备,只是名义上称臣,实际上没有任何行动。曹丕派浩周出使吴国,要求他遣子入侍。所谓遣子入侍,是好听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要孙权把儿子当作人质扣押在魏国,以表示对朝廷的忠心。孙权一路忽悠浩周,指天发誓要送上人质,可是到浩周返回时,孙权也没有遣子入质。后来曹丕又派几批使节前来催促,孙权仍然祭出拖刀计,一拖再拖。吴军利用这一时间,在夷陵之战打败刘备,解除西线危机。

第三,陆逊大破刘备于夷陵,避免两线作战

孙权以“称臣”忽悠魏文帝曹丕,为打败蜀军争取到充足的时间。在夷陵之战中,陆逊光芒四射。此时陆逊肩负巨大的压力,如果他不能迅速打败刘备,即便曹魏不进攻,只要吴国陷入战争的泥潭无法自拔,也只能惟有完全投靠曹魏,其独立性也将荡然无存,将沦为魏国的附庸。幸运的是,夷陵之战,东吴取得彻底的胜利,几乎摧毁了蜀军主力,保障了东吴在政治、外交、军事上的独立性。

第四,孙权与曹丕撕破脸皮

曹丕多次要求孙权遣子入质,孙权置之不理。曹丕终于意识到上当,他当即下令,组建南征军,讨伐吴国。然而,这个时候,孙权已经打败刘备,西部边疆无忧,可以集中力量对付魏国入侵。可以说,此时的曹丕已经丧失攻打吴国的最佳时机。孙权凭借长江天险,顶住魏军三路进攻。先是被孙权忽悠,后又南征无功,曹丕可谓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



君山话史


诚邀,从战略角度讲,曹丕动手的最好时机应当是蜀汉和东吴主力打在一起的最后一战,而不是夷陵之战。为什么呢?

早先孙权已经向曹丕请降,而且曹丕已经封孙权为吴王。所以在夷陵之战中,曹丕要是打东吴,那就等于帮了刘备的忙顺便打自己的脸,要是打汉中嘛,又是帮了孙权得罪刘备,刘备此时兵锋正盛,不好招惹。

曹丕需要观望。因为曹魏虽然天下三分有其二,领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徐州,司隶,凉州等中原九州,带甲精兵四十万,但是实际上由于魏国常年面对二线战场,同时西域和辽东公孙康还时不时找点麻烦,所以曹魏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同时吃掉蜀汉,孙权两家的。

但是如果这两家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这就有机会了。

实际上夷陵之战中刘备十万大军,东吴8万大军都不是自己的看家本领,蜀汉至少留守八万兵马在益州,孙权也有十万大军驻守扬州,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战进行中时选择两不相帮,实际上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曹丕就立刻调动大军攻打蜀汉,这也证明了曹丕不是不想动手,他只是在观望而已。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这个问题可从来不简单,三国有三次决定天下的战役

第一:官渡之战,一战定鼎魏国天下

第二:赤壁之战,一战定鼎蜀汉基业

第三:夷陵之战,一战确定天下三分

而夷陵之战的背景不过是刘备势力急剧扩张之后,魏国和东吴的联合扼杀而已,最后在联合扼杀之下,原本实力处于鼎盛时期的刘备,突然遭遇连番打击,荆州丢失,关羽被杀,连带着上庸三郡叛逃,刘封被杀。

蜀汉势力大受损失,为了报仇雪恨,或者说为了在有生之年有一统天下的机会,刘备悍然发动对东吴的全国战争动员令。那么在发动国战之前,吴国和魏国知道刘备要孤注一掷吗?

其实是知道的,这就是后来为何曹魏不落井下石的原因,因为面子抹不开,情势不允许,还有就是曹丕魄力不够。

下面我们分别看夷陵之战前魏国和东吴的工作。

当关羽被杀,荆州全境归属东吴之后,魏国朝堂曾经开会讨论,刘备会不会出兵报仇当时会议情况是这样的。

大多数人都说:“蜀小国耳,名将唯羽。羽死军破,国内忧惧,无缘复出。”

意思是,蜀国本来就是小国,唯一的名将不过关羽一个,关羽死了荆州丢了,蜀汉早就心惊胆战又怎么可能会出兵报复?

哎呀妈,我只能说魏国人才是一代不如一代,都不了解刘备为人,不过还是有一个人看清楚了局势,那就是侍中刘晔。(就是抛石机发明者)

这侍中刘晔可不是简单人物,他一眼看出刘备的内心。

“蜀虽狭弱,而备之谋欲以威武自强,势必用众以示有馀。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羽死,不能为兴军报敌,于终始之分不足矣。

意思是,蜀汉虽然弱小,但是刘备不是一个示弱的人,他从来都是以弱示强,以强自保,这叫小而霸,况且关羽和刘备情同兄弟,而蜀汉又是一个以义气组合成的团队,如果他不为义气报仇那就不是刘备了,所以他必定伐吴。

如果说智者总是相似的,那么看到这一点的还有当事人孙权。

孙权也看透了刘备必然会过来讨伐自己,于是在刘备出兵之前就过来抱曹魏的大腿,那就是上表称臣。

遣使称臣,卑辞奉章

不仅如此,还把被关羽俘虏的曹魏宿将于禁,和部下送了过来,目的一是服软而是稳定后方,不至于让曹魏在孙刘决战的时候背后偷袭。

其实这样的谋划,明眼人都看的出来,不过曹丕不知道是不是傻了,在无数朝臣的恭维之下居然答应了孙权的归附。

唯一指出问题的还是侍中刘晔,他在众人恭维和弹冠相庆中冷静的说。

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袭杀关羽,刘备必大兴师伐之。外有强寇,众心不安,又恐中国往乘其衅,故委地求降,一以却中国之兵,二假中国之援,以强其众而疑敌人耳。

意思是说,孙权不安好心,现在投降就是就是为了应对刘备马上到来的兵马做的缓兵之计而已,别高兴的太早,他们在拿我们狐假虎威,目的是吓唬刘备。

不仅如此他还冷静的提出自己的意见

天下三分,中国十有其八。吴、蜀各保一州,阻山依水,有急相救,此小国之利也。今还自相攻,天亡之也,宜大兴师,径渡江袭之。蜀攻其外,我 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之半以与蜀,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 我得其内乎。

其实这句话已经说出来蜀汉和孙吴的软肋,那就是他们民少兵弱,本来就处于下风,二个联合才有生存空间,今天居然互相攻击是给我们机会一定要捉住。帮助蜀汉打赢了东吴,那么我们一起瓜分东吴之后,在争夺天下,这天下一统还用担心吗?

说实话,话都说得这么透彻了,曹丕应该懂,可是曹丕居然不同意他说。

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来者心,不若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也。

他居然仁义到,因为东吴称臣,就不讨伐,还怕因此而失去人心。我真不知道他是有意为之还是智商感人。

于是刘晔又说:

“蜀远吴近,又闻中国伐之,便还军, 不能止也。今备已怒,兴兵击吴,闻我伐吴,知吴必亡,将喜而进与我争割吴地,必不改计 抑怒救吴也。

这就是明白的告诉曹丕,这个机会不可多得,而且刘备也盼望我们发兵,这个时候将什么狗屁仁义道德,不是瞎扯淡吗?

哪知道曹丕还是不为所动,也许他是打着坐山观虎斗的心思吧?

不过这人吗?只要算计过多,就会智商下降,这就是人性,当所有都权衡到了之后机会也就错过了。

话说曹丕其实也一直在关注蜀汉孙吴的夷陵之战。

初,帝闻汉兵树栅连 营七百馀里,谓群臣曰:“备不晓兵,岂有七 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 为敌所禽’,此兵忌也。孙权上事今至矣。 ”后七日,吴破汉书到。

就这样,曹丕默默的关注了夷陵之战一路,最后蜀汉和孙吴打完了他还是没有出兵。那么他不出兵的根源到底为何?

其一吗:是因为当时的曹丕其实刚刚上台,禅让之后他的位置还不够巩固,九品中正制度正在施行还没彻底推广,他怕没有完全稳固的政权因为一场战争出现动摇。

其二吗:是因为孙权的孙子当的太好,太及时,马屁拍的也到了曹丕的心里面去了。又是称臣,又是上表又是许愿让自己儿子孙登来许昌做质子,这弄的人实在找不到理由发飙啊。

其三吗:还不是打着坐山观虎斗意思,看他们精疲力尽然后自己在收拾后路,在他看来这场战争,不会打太快,让他们打个够,打个几年自己再出手一块收拾了,谁知道刘备这么不禁打一场大火就兵败了,最后自己还死了这完全出乎意料。

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曹丕魄力不够,他完全没有他老子曹操那有的魄力,这样一统三国的机会要是放他老子曹操哪里,绝对不会如此,天赐良机那有不上的道理,他老爹曹操必然是和刘备结盟,共同干掉东吴在龙虎斗争夺天下。

这就是英雄和熊二代的区别!

因为熊二代给的机会!

三国时代就这样正式到来了!

看到最后的局面,估计刘晔会扼腕叹息,你这熊二代真实辱没老曹的威名,付不起来的角色!


阿斗不傻


那么,蜀吴交战正酣时的曹魏集团,为何不趁机攻打其中一方呢?要知道,曹魏占据中原和西凉,中原人多经济发达,西凉盛产马匹,是重要的骑兵组建条件。可以说,曹魏的实力还是远超孙刘联盟的。刘备举国之兵伐吴,国内空虚,反之,孙权要抵抗刘备,也必将合肥之兵转移到荆州,国内也必将空虚。若两国交战之时,曹丕趁势攻打刘备或者孙权,无论攻打任何一方,皆有斩获,为何曹丕会错失良机,等刘备大败、吴军回援后才动手呢?笔者来分析一下:

刘备兴兵伐吴,诸葛亮、魏延、赵云、马超留守

刘备起兵后,诸葛亮主政成都,一方面为刘备东征大军供给粮草,另一方面负责拱卫京师以及经过血战夺取的汉中。刘备伐吴虽然集结了蜀汉全部的主力,但从后来司马懿五路伐蜀、诸葛亮奇兵退敌的情况看,蜀汉的精锐并没有在夷陵大战中全部丧失,相反,刘备出征后给诸葛亮、魏延、赵云留下了相当一部分的蜀军精锐,比如赵云白帝城救驾时统帅的军队就有骑兵1万,步军2万,且都是虎狼之师。因此,曹丕并没有也不敢趁刘备伐吴就打蜀汉的注意,简言之,有诸葛亮、赵云等人留守,曹丕伐蜀就无功。

孙吴主力仍旧在合肥方向,荆州主力大体未损

吴蜀交战后,孙权虽向刘备请和罢战,但并未将合肥方向的主力回援荆州,而是让攻打荆州时的吴军就地防守,凭借夷陵地区险要的地势抗击蜀军,即使在交战最激烈的时候,也是部分吴军援助荆州军,而防守曹魏的主力未动,直至夷陵大战结束,吴蜀联盟恢复,吴军才将大部分主力撤回合肥方面,严防魏军进犯!

曹丕想坐收渔翁之利,一鼓作气拿下荆襄,荡平东吴

我认为,曹丕没有趁孙刘大战时用兵,最大的动机就是想让蜀国和吴国狗咬狗,好坐收渔翁之利。在刘备用兵之初,孙权摄于刘备军威,已经向曹丕请降,而且曹丕已经封孙权为吴王。所以在夷陵之战中,曹丕要是打东吴,那就等于帮了刘备的忙顺便打自己的脸,要是打汉中嘛,又是帮了孙权得罪刘备,刘备此时兵锋正盛,不好招惹。

因此,曹丕需要观望、观察。此时的曹魏虽然天下三分有其二,领有青州,幽州,并州,冀州,徐州,司隶,凉州等中原九州,带甲精兵四十万(也有百万之说),但是实际上由于魏国常年面对吴国、蜀国二线战场,同时西域和辽东公孙康还时不时找点麻烦,所以曹魏短时间内还是无法同时吃掉蜀汉,孙权两家的。

但是如果这两家自己的力量消耗殆尽,这就有机会了。

实际上夷陵之战中刘备十万大军,东吴8万大军都不是自己的全部“家当”,蜀汉至少留守八万兵马在益州,孙权也有十万大军驻守扬州,所以曹丕在夷陵之战进行中时选择两不相帮,实际上夷陵之战刘备战败后,曹丕就立刻调动大军攻打蜀汉,这也证明了曹丕不是不想动手,他只是在观望而已。


独舌视界


笔者认为: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从建安13年赤壁之战开始,孙刘俩家一直是结盟状态,一直到建安24年,吕蒙偷袭了荆州之后,双方利益上上是一致对抗曹操的。

当时刘备伐吴,曹吴两国是有私底下接触的,合作也是临时的,过后依然是敌对势力状态。

蜀国自带防御系统,易受难攻,而吴国战线太长,为了避免俩线作战,只好暂时降吴。

曹丕这个家伙,注重思想名声,精神文明很重要,已至于封孙权为吴王,可以说曹丕是一个da德才不足的庸主,当机会来临时没有抓紧,曹丕以为这个机会不重要,甚至酒不是一个好机会,真乃不知轻重……

大家有好的解释吗?欢迎评论,关注,点赞👍……





中华历史记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夷陵之战曹丕难动手,首先当时孙权已经向曹魏称臣,整个天下当皇帝的是刘备和曹丕,明面上曹丕和刘备才是敌人。

但是曹丕也不好动蜀汉,俗话说,得陇才能望蜀,益州有汉中作为屏障,汉中有地利之优,更有蜀汉大将魏延镇守。人来少了没用,来多了刘备刘撤兵了。刘备撤兵反而便宜了孙权。


当时曹魏的朝臣们基本把三种可能性说全了,第一联吴灭蜀,第二联蜀灭吴,第三就是按兵不动。

守仁君认为得利最大的是联蜀灭吴,一来蜀地易守难攻,又有魏延以逸待劳。二来东吴正遭刘备猛攻,此时从合肥渡江而击,绝对能获胜,至少也能逼东吴割地纳贡。

但是问题是曹丕当时被孙权忽悠住了,孙权为了避免两面作战,向曹丕称臣。而曹丕认为在刘备的压力下,孙权必定会进一步向自己靠拢,如果刘备赢了,说不准东吴直接就向曹魏投怀送抱。

但是没想到夷陵之战刘备大败,孙权反而没有什么太大的损失,这下曹丕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曹丕本想趁着东吴伤了元气捞点好处,结果陆逊早有准备。

曹丕在这件事上其实是想耍权谋的,刘备胜,则东吴主动投向曹魏。东吴胜,曹魏则坐收渔翁之利。当时刘备风头无两,谁也没想到他能败的这么惨,曹丕也是竹篮打水。


守仁读仁


不是曹丕不动手,而是当魏国没有那实力了。

在吴蜀大战前,蜀国和魏国为争夺汉中大战可以说是精锐尽出,但是魏国惨败,曹操的股肱大将夏侯渊阵亡,紧接着在襄樊大战中曹魏方面又是损失惨重,跟随曹操多年的于禁变节投降,庞德阵亡,在当时两线战斗中曹魏方面士兵损失惨重,曹操连失几员大将,虽然说紧接着曹魏和东吴联合击败了关羽,可曹操也死了,这时候曹魏方面可以说也是风雨飘摇,当时曹魏最紧迫的任务是稳定局势,所以曹丕也就乐得坐山观虎斗了。

在夷陵之战后,也不能说曹丕没有动作。虽然说蜀国惨败,刘备也死了,可是蜀国刘禅顺利即位,有诸葛亮赵云等老臣尽心尽责,蜀国局势稳定,蜀国成功瓦解了来自不同方向的五路大军的进攻,这也说明当时曹丕对局势判断正确。


天宇的文史情怀


曹丕自以为聪明,想先让吴蜀两国两国拼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好从中渔利,那知道陆逊用火攻之计打败刘备,实力并未受损,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怕刘备复仇,然后曹丕在从北面进攻,两面作战,立马就和刘备讲和了!曹丕无机可乘,只好按兵不动了。

其实夷陵之战对曹丕来说是一场绝佳机会,这边刘备在夷陵牵制了吴国主力,荆州和合肥方向肯定防守薄弱,曹丕应该乘机攻打荆州的南郡,刘备和孙权有切齿之仇,此时必然不肯联盟,孙权首位不得相顾,一定会失败!那样荆州必然失守,只能退回到扬州,又回到了赤壁之战之前的状态。

鉴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孙权必然和刘备讲和,曹丕鉴于父亲曹操赤壁之战失败的经验教训,只需要防止孙权的火攻之计,就是孙刘联军也不惧怕,只要把刘备挡在长江南岸,这边胖揍孙权,直到孙权投降为止,孙权解决了,统一天下就容易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