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歷史上出過哪些著名的將軍?你是如何評價這些將軍的?

不正經的Joker


安徽歷史上有名的將軍很多,從明朝的朱元璋集團、到清末的李鴻章淮軍集團,再到民國的段祺瑞皖系軍閥,一代又一代的安徽人,走上歷史舞臺,譜寫了屬於安徽人的英雄篇章。

在近代,國共兩黨的名將也不少,今天曆史知事給你盤點一下國共兩黨中有哪些優秀的將軍。

共和國開國將軍,總共有128人,是第四位的將軍省。其中上將有洪學智、李克農;中將有皮定均、楊國夫、李耀、張賢約、陳先瑞、林維先、徐立清、陶勇、梁從學、曾紹山、滕海清。篇幅有限,僅介紹洪學智、 李克農、皮定均。

1,洪學智。洪學智出生於安徽第一將軍縣——金寨縣,在商南起義中參加共產黨參加紅軍,在紅軍中他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營政委、團政治處主任、師政治部主任、軍政治部主任,人民軍隊的建設付出巨大努力。抗日戰爭中,洪學智擔任新四軍第三師參謀長,協助黃克誠師長指揮了夏季攻勢作戰和蘇北反頑鬥爭,為蘇北地區的抗戰做出重要貢獻。

挺進東北後,洪學智擔任了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司令員,把6縱打造成了東野重要的主力部隊,洪學智參加了新立屯戰役,全殲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接著攻克了遼陽、鞍山、營口等重鎮,全殲敵五十四師和二十四師等3萬餘人。後來,洪學智升任十五兵團副司令,帶領四野官兵參加了平津戰役、渡江戰役等。

2,李克農。

李克農是巢湖人,他和胡底、錢壯飛一起被周恩來稱為“龍潭三傑”。在白色恐怖最嚴重的年月,李克農堅持開展地下鬥爭,潛伏在國民黨高層,關鍵時刻挽救了黨組織。抗戰時,在國民黨統治區協助周恩來、葉劍英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著有成效。解放後,李克農長期負責擔任外交工作和情報工作,為新中國外交做出巨大貢獻。


3,皮定均。

安徽的中將少將很多,為什麼專門拿出皮定均來說,因為皮定均身上有一個“皮有功少定中”的故事。皮定均是在抗日戰爭中擔任129師特務團團長,參加了太行山抗日遊擊戰,開闢豫西抗日根據地 等戰鬥。解放戰爭爆發,蔣介石派劉峙30萬大軍圍攻中原軍區6萬部隊。為了掩護主力部隊西撤,皮定均帶領中原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5000人千里突圍,擊退數倍國民黨軍的圍追堵截,勝利到達蘇皖解放區,創下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也正是如此,皮定均在資歷不足的情況下,從少將升為中將!

國民黨將軍,主要是戴安瀾、張治中、衛立煌、孫立人。

1,戴安瀾。

戴安瀾是安徽無為人,是國共兩黨共同認可的名將,1926年黃埔軍校三期畢業。曾參加長城抗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崑崙關戰役,後來緬甸戰場上的同古會戰中,殲敵五千餘,而日軍兵力4倍於自己。戴安瀾給自己孩子取的名字何有意思,藩籬、覆東等都有抗日的意思。

2,張治中。

張治中是安徽巢湖人,是國民黨黨內唯一沒有血債的將軍。在1932年淞滬抗戰,張治中帶領第五軍投入戰場,與十九路軍並肩作戰,最終挫敗了日軍的侵略圖謀。1937年擔任湖南省主席期間一場文夕大火毀掉了他的政治前途。解放戰爭後期,張治中帶領談判團隊到北京與我黨談判,最終留在北京參加了新中國的建設,他還致電陶峙嶽將軍和新疆主席包爾漢,促成了新疆和平解放。

3,衛立煌。

衛立煌是安徽合肥人,蔣介石五虎上將中的“虎將”,在抗日戰場上,他擊敗岡村寧次收復鄭州,在緬甸戰場發動了緬北滇西反攻戰役。在國共合作抗戰期間,衛立煌與我軍的朱德、彭德懷等元帥合作很愉快,還曾因資助八路軍軍姿遭到蔣介石的忌憚。


歷史知事


近代開國將軍,安徽籍的總共有了133位,其中上將4位,中將12為位,少將117位。

他們分別是:

王克上將安徽宿縣人,1944年參加了蕭縣武裝工作隊,解放戰爭的時期參加過膠濟路反擊戰和淮海戰役。1953年參加過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願軍炮兵團營長,副團長兼參謀長。



洪學智上將,安徽金寨人,1929年參加革命,並且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的主要戰役,有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渡江戰役,走過兩萬五千里長徵,1955年和1988年曾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

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去世。



溫宗仁上將安徽巢湖人,195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2006年任軍事科學院政治委員,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丁文昌空軍上將,安徽宿縣人,1951年7月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96年晉升為空軍上將軍銜,1998年帶領廣大官兵,守護荊江大堤。



中將20人,他們分別是:

1,鄔華揚海軍中將,安徽金寨人。

2,齊連雲中將,安徽太和人。

3,劉亞洲空軍上將,安徽宿縣人。

4,孫大夫中將安徽金寨古碑鎮人。

5,李倫中將安徽蕪湖人。

6,李長才中將,安徽合肥人。

7,汪志遠中將安徽明光人。

8,辛明空軍中將安徽蕭縣人。

9,陳傳闊武警中將,安徽淮南人,

10,沈榮駿中將,安徽合肥人。

11,鄭賢斌中將,安徽廬江人。

12,周衣兵中將安徽巢湖人。

13,段曙光中將安徽潛山人。

14,徐承雲中將安徽肥東人。

15,徐承棟空軍中將安徽蕪湖人。

16,高春翔中將安徽人。

17,董萬才中將安徽肥西人。

18,董宜勝中將,安徽蕭縣人。

19,溫春光中將,安徽肥東人。

20,韓德彩空軍中將,安徽鳳陽人。



少將117人

1,王章少將安徽阜陽人,2,王開貴少將安徽壽縣人,3,王先金海軍少將安徽巢湖人,4,王汝群少將,安徽劉安人,5,王傳友少將安徽來安人,6,王建俊少將安徽鳳陽人,7,王清葆少將安徽太和人,8,王登平海軍少將,安徽肥西人,9,方大愚少將,安徽南陵人,10方心江少將安徽壽縣人..........等

這些將軍都為保護中國和中國人民的安全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正是因為有他們奮鬥在前線,才換來我們大部分人民的幸福生活,向英雄們致敬!


史學達人


作為一個安徽人,我在這裡非常榮幸地介紹我家鄉的名將。有關開國元勳,我在這裡就不多做介紹了,因為皖西的大別山區是我軍高級將領的搖籃,拿這個地區和別人比有點耍流氓。再者說,從秦漢時期開始的名將,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

儘管劉邦和項羽都是徐州人,但是在他們手下都混過事的英布,卻是地地道道的安徽人。這位被封為九江王、最後叛離項羽又讓劉邦死於征討他的戰爭之中。

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安徽是南北對峙的主戰場,安徽也成了名將輩出之地。曹操及其曹氏家族、夏侯家族就是安徽人,東吳四大上游統帥中,除了陸遜以外,周瑜、魯肅和呂蒙也都是安徽人。東晉四大家族——桓氏,也是安徽人。

進入五代十國時期,安徽再次成為南北對峙的重要地帶,將領也再次湧現。比如後梁太祖朱溫、吳國奠基者楊行密等。而安徽籍將軍的真正爆發,是明初。

由於朱元璋本人就是安徽人,早年也一直在皖東地區活動,導致他手下的班子幾乎全部都是安徽人。開國六公爵無一例外全部都是安徽人,其中就包括開國第一名將徐達、第一勇將常遇春等人。這一現象到了靖難之役時都很普遍,無論是朱棣這邊的丘福、朱能還是建文這邊的平安,都是安徽人。當然,還有大名鼎鼎的抗倭英雄——胡宗憲,他也是安徽人。

晚清民國時期,安徽的名將更是群星璀璨。大名鼎鼎的皖系軍閥就是安徽人最好的代表。從李鴻章到劉銘傳,從段祺瑞到徐樹錚,再從馮玉祥到戴安瀾、孫立人,這些人,都是安徽名將的傑出代表。



青言論史


發現一件好玩的事兒,那就是安徽在明朝開國時出過的將軍最多,最有名的十位將軍,出生地相聚不過兩百里,大多集中在定遠,鳳陽等地。


這些地方為啥在明初出過這麼多名師大將,真的是天上的武曲星們選擇在一個特定的時間,集體下凡到安徽這幾個地方嗎?


看看這十個人:

徐達,安徽鳳陽人。功勞巨大,類似韓信對漢朝貢獻。


常遇春,安徽懷遠人。有名的常十萬,第一次見朱元璋就要當先鋒,後來的表現也證明他確是當先鋒的不二人選,上陣往往身先士卒,大戰九華山,破陳友諒,攻佔元大都戰績彪炳。


李文忠,安徽明光人。朱元璋的外甥。把舅舅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業,是明朝的第三功臣。


付友德,安徽淮北人。曾經隨徐達五徵北元,後來征伐四川貴州,屢立戰功。傅友德不是朱元璋的嫡系,曾經追隨劉福通,陳友諒等人,後來歸降朱元璋,被重用。

廖永忠,安徽巢湖人。廖永忠少年時就跟著朱元璋,戰鄱陽,平兩廣戰功赫赫。明史說他:廖永忠智勇超邁。


因為其忠勇,所以後來朱元璋才派他去滁州接小明王韓林兒來應天當皇帝,可惜船走到瓜州時翻了,小明王掉到水裡淹死了,朱元璋得到消息後大哭,怒斥廖永忠,要懲罰他,但是雷聲大雨點小。後來朱元璋對廖永忠信任依舊,明朝建立後,廖永忠被封為德慶侯。


馮勝,安徽定遠人。馮勝也是在鄱陽湖大戰是出力頗多的一人,鄱陽湖之戰是朱元璋軍隊生死存亡的一次戰役,很多將領都在這次大戰中出生入死,馮勝後拉隨同徐達南征北戰,《明史評價》說:馮勝、傅友德,百戰驍將也。


湯和,安徽鳳陽人。湯和是朱元璋加入起義軍的介紹人,湯和也是朱元璋唯一放過沒殺的開國功臣,由此看來朱元璋也挺善始善終的。不過只善始善終了湯和一人而已。


鄧愈,安徽泗縣人。鄧愈原名鄧友德,投奔朱元璋後朱元璋給他改了等於這個名字,鄧愈參加了鄱陽湖之戰,鄧愈曾經隨同徐達征討北元,大戰王保保,王保保就是《倚天屠龍記》裡趙敏他哥。


洪武十年鄧愈為徵西將軍,遠征吐蕃,開疆千里,回軍途中鄧愈病了,走到壽春去世了。因為這年是洪武十年,朱元璋和功臣們還在蜜月期,對於鄧愈的去世他很傷心。


藍玉,安徽定遠人。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的功勞很大,死的很慘。藍玉最有名的戰役是捕魚兒海之戰,這一戰把北元徹底打殘了,蔡東藩評論說:自是殘元餘孽,陵夷衰微,數十年無邊患。


但是藍玉死的也是這十人中最慘的,朱元璋發動的藍玉案,牽連一萬五千人餘人被殺,殺的人頭滾滾,這一案几乎殺光了所有朱元璋認為的潛在威脅。

沐英,安徽定遠人。朱元璋的養子,沐英就是金庸小說《鹿鼎記》中可愛單純的小郡主沐劍屏的遠祖。沐英十四歲追隨朱元璋在軍中廝混,20歲就做到了副元帥,跟隨鄧愈遠征討吐蕃。


洪武十四年沐英又和藍玉付友德征討雲南,平定雲南後沐英被朱元璋留下來鎮守雲南。沐英四十八歲就去世,但是他的子孫被留下來,永鎮雲南直到明朝滅亡。


回到最初的問題,為啥在明初出現了大量的安徽籍的名將呢?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朱皇帝是安徽鳳陽人。


古人有鄉黨觀念,天然的更信任自己的老鄉,所以朱元璋當了皇帝,任用了很多自己的老鄉,安徽也就顯得人才濟濟起來。


其實人的能力都差不太多,但是成功與否卻差距巨大,究其原因有時所差的只是一個平臺而已。這就需要有一個能人或者強人來創造一個平臺,如果這個名人在這個平臺上大量任用自己的老鄉,這地方就會顯得人才熠熠起來。


比方說朱元璋之於安徽,曾國藩之於湖南,甚至劉強東之於宿遷都是這種鄉黨情節的天然體現。


==================

文:薛白袍



薛白袍


安徽:是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擁有淮河文化、廬州文化、皖江文化、徽文化四大文化圈,是革命老區之一。

在土革時期,大別山區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部分;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活動在長江南北;解放戰爭時期,這裡是淮海戰役和渡江戰役的主戰場。

所以,在安徽這片土地上,走出了洪學智、李克農等128位開國將軍。安徽籍將軍大多出自紅四方面軍,從地域上主要分佈在皖西地區的霍邱、六安、金寨縣一帶。其中金寨(55人)、六安(34人)均為中國十大將軍縣之一。

上將:

洪學智

安徽金寨人。1955年和1988年兩次被授予上將軍銜。2006年11月20日在北京病逝。

李克農

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榮獲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中將:

皮定均

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楊國夫

安徽省霍邱縣人。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同年9月授予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1957年6月,被授予二級八一勳章。

李耀

安徽省金寨縣人。

1955年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2003年4月9日在北京逝世

張賢約

安徽省金寨縣人。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

陳先瑞

安徽省金寨縣人。

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1961年後歷任北京軍區、成都軍區政治委員,蘭州軍區顧問等職。1988年8月被授予一級紅星功勳章。

中將除了以上幾位,還有林維先、聶鶴亭,徐立清、陶勇、梁從學、曾紹山、滕海清。

除了,這些上將、中將之外還有部分少將,就不介紹了。大家知道的話,可以在評論留言討論。


廣州何龑


安徽,人傑地靈的一地帶。

從古至今便是人才輩出,從不缺少名人,比如莊子、姜子牙、曹操、徐達、常遇春、管仲、朱元璋、包青天、李克農、洪學志、李鴻章、戚繼光等等,其中將軍更是不在少數。

這些將軍們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傳奇,都是在我們整個中國歷史上大放異彩,每一個人都留下屬於他們特色的傳奇色彩。

下面就介紹介紹三個安徽籍的將軍,看看屬於他們各自的傳奇色彩。

第一位,徐達

大明王朝的第一開國功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 。

瞭解大剛明的人一定知道他,他跟朱元璋從小是好友,放過牛。朱元璋從放牛娃稱為大剛明的開國皇帝,而徐達則從放牛娃稱為大剛明的開國軍事統帥,朱元璋在他的幫助下橫掃千軍,推翻元朝,建立我們中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明朝。

徐達為人低調、謹小慎微、光明磊落、更是忠心耿耿,不居功自傲。

要知道大明的開國功臣,李善長、劉伯溫等人都被朱元璋給弄死了,除了徐達就沒有一個得以善終的。最後徐達病逝後,更是被朱元璋追封為“中山王”。


第二,常遇春

大剛明第一猛將,他個人爆發力爆棚,單槍匹馬入敵營入如入無人之境,自言能敵十萬敵軍,軍中人稱“常十萬”。

剛開始常遇春是幹“此樹是我栽,此路是我開,想要從此過,留下買路財”攔路搶劫的勾當的,可後來他發現胸無大志,就轉去投朱元璋了。在轉投朱元璋後,他為朱元璋可謂是忠心懇懇啊,一路隨著他東征西討的,直取元大都。

可他最後的結局不好啊,史書僅以“暴疾卒,年僅四十”寥寥數語結束了這大明第一猛將的一生。

最後被朱元璋追封為開平王。


第三位,李克農

我們中國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將領,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這一位跟上面三位不一樣,不是真刀真槍帶領軍隊打仗,他是特殊戰線上作戰的,作情報工作,打的是沒有硝煙的戰爭。可以說沒有他的情報,我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將重寫。

他是特工之王,跟軍統的戴笠被稱為中國兩大特務頭子。


我的人生一路都在修改


安徽的歷史中曾經出現過許多著名的將軍,其中就有當年跟隨朱元璋一同打江山的許多將領們,朱元璋是一個安徽人,他起家靠的也都是他的安徽老鄉們,因此使得明初的歷史中,安徽出現了很多的名將。

不過因為古代史中的安徽名將數量實在太過於浩瀚的原因,所以我們就暫且不說古代史中的安徽名將了,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一下近代史中的安徽名將。

戴安瀾

戴安瀾是現如今的安徽無為縣人,是我們抗戰史中著名的抗戰名將。

與當年的很多熱血青年一樣,在那軍閥混戰的亂世之中,戴安瀾懷揣著一股熱血來到廣州報讀了黃埔軍校,並由此成為了黃埔第三期的學生。

從黃埔軍校畢業的戴安瀾加入了軍隊中,開始從排長的位置上慢慢通過各種陣仗在戰場中成長了起來。

在戴安瀾于軍隊中成長的時候,他成為了杜聿明的下屬、加入了杜聿明的派系陣營中,杜聿明原本是第200師的師長,但是在他升任為第五軍的軍長後,戴安瀾憑藉著自己過人的能力以及杜聿明的信任成為了第200的師長。

成為第200師師長的戴安瀾後來也隨同杜聿明一同前往了緬甸戰場中,在那遠征的戰爭中建立下了許多令人振奮的戰績。

不過在1942年遠征軍因為潰敗準備退回國內的時候,戴安瀾卻因為掩護部隊的需要,犧牲在了緬甸戰場中,將生命永遠留在了這片他陌生無比的土地上。

張治中

張治中是現如今安徽省巢湖市人,是民國時期著名的將領、是蔣介石手下的八大金剛之一。

和蔣介石手下的其他八大金剛一樣,張治中是保定軍校畢業的學生、在黃埔軍校創辦的時候也是協助蔣介石管理黃埔軍校的左膀右臂教官之一。

隨著蔣介石憑藉黃埔學生軍力量的崛起,張治中也隨之獲得了巨大的權勢,成為了國民政府軍界掌握著巨大權勢的人物。

張治中和其他國民政府大佬不一樣,他是一個堅決反對內戰、但是在外敵面前又非常堅決抵抗的人。



在蔣介石和我軍爆發的許多衝突中,他都選擇了對蔣介石進行勸說。

而且他還是眾多勸說蔣介石的人中唯一能不致使蔣介石發怒的人,正因為他的態度問題,所以導致了他成為國軍中少有和我軍交過戰的將領。

不過在面對日本人的時候,張治中卻會變成絕對的鷹派,在1932年爆發淞滬抗戰的時候,他就是蔣介石部下少有隨同19路軍一同抵抗日軍的將軍。

在全面抗戰爆發後,當時主政湖南的他更是成為了主導湖南抗戰大局的軍事長官。

那個時候他是熱血蓬勃想要在抗戰中建立下一番大事業的,不過因為他的一個命令傳達錯誤,導致他手下不小心把長沙這個千年古城給燒掉了,所以後來的他因為此事被革職了。

由此他開始遠離了大戰局的指揮,轉到了幕後去擔任政治工作。

衛立煌

衛立煌是安徽合肥人,是蔣介石手下的五虎上將之一。

與其他蔣介石手下的統帥大佬不一樣,衛立煌是孫中山手下的警衛出身,是年輕時期就一直追隨在孫中山身邊的人物。

在孫中山去世之後,衛立煌的人生並沒有黯淡下來,反而隨著他主導的各種戰鬥取得了非常亮眼的戰績,由此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地位提升。

在抗戰爆發後,衛立煌成為了第一戰區的前敵總司令,著名的忻口會戰就是由他主導爆發的,在那一場會戰中,我國軍隊給日軍帶來了沉重的打擊。


在1943年的時候,他也擔任過遠征軍司令官的職位,由此在緬甸這片異域戰場中也建立下了許多的抗日功績。

因為衛立煌出色而又過人的軍事能力,所以他被日本人稱為了支那虎將、被美國人稱為了常勝將軍,他們對衛立煌的軍事能力都是大為讚歎的。

衛立煌和張治中之間是差不多的,他們都是抗戰中最為堅決、最為毫無保留的主戰派,但是在內部戰爭中,卻又會變得極為退避的將領,由此為他後來被蔣介石革職埋下了伏筆。

孫立人

孫立人是現如今的安徽合肥人,是抗戰中戰勳卓著的名將。

孫立人與國軍中其他出身於保定軍校或者黃埔軍校的將領們不同,他是美國弗吉尼亞軍校畢業的學生。

不過雖然他的學歷比起別人高上了許多,但是在他回國的早期,他的這份學歷卻並沒有給他帶來多大的好處。

因為蔣介石是靠黃埔軍校的學生以及黃埔軍校的教官們發家的,所以在他用人的時候自然更喜歡用黃埔軍校的師生們,對於孫立人這樣的海歸人才,蔣介石以及其他國民政府軍界大佬是沒有什麼興趣的。

於是剛開始回國的孫立人只能靠在軍校裡教書為生,後來他是在宋子文的提攜下才進入部隊中指揮部隊的,而後來他在從宋子文手中轉入蔣介石部隊中的時候,也是他隨同遠征軍前往緬甸戰場的時候。

在孫立人帶領軍隊前往了緬甸後,他在那裡建立下了極其輝煌的戰績,由此在我們的抗戰史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說這就是安徽歷史中出現過的著名名將,因為歷史中安徽名將實在太多的原因,所以我們這裡只說近代史中的安徽名將,至於其他歷史朝代的安徽名將,如果大家有所瞭解,也可以分享一下。


孤客生


正真的將中的都不知道,還有兩位將中*1955年比洪學智將中級別高,皮定中是涇縣人八大軍區司今員之一,還有一位黃鎮將中樅陽縣橫埠人,國家建交,毛主席和周總理親自和他交談,讓他去美國當大使,代表中國。


陽光8259353542171


西周:姜子牙

春秋時期:管仲

三國時期:曹操(魏國開創者)、周瑜(赤壁之戰總指揮)

後梁:朱溫(滅唐開國)

明朝:朱元璋(朱元璋代表的軍事集團)、朱棣(建都北京)

清朝:李鴻章(淮軍、北洋艦隊)

民國時期:段祺瑞(皖系軍閥)、馮玉祥(國民黨西北軍事集團)

建國時期:洪學智、李克農(中國諜報領導者)


老旺民俗傳說


安徽地處華東,沿江通海,是中國文明的重要發源地,這片土地孕育了無數傑出的人物,當然也包括能征慣戰、開疆拓土的將軍!

1.秦漢之際的英布(?——公元前196年),六安人,秦漢名將,開始是以修驪山始皇陵的役徒身份出場的;隨著大澤鄉起義,英布跟著項梁項羽叔侄反抗秦朝,參與驚心動魄的鉅鹿之戰,消滅秦軍主力,為滅秦做出很大貢獻;項羽分封天下時被立為九江王;楚漢戰爭中,英布左右騎牆,後背楚投漢,又為劉邦消滅項羽統一天下立下大功,被劉邦封為淮南王,不久叛亂被滅!

2.三國的許褚,譙國人(安徽亳州),曹操的老鄉,膀大腰圓,勇力過人!建安二年,許褚歸順曹操,當了曹操的保鏢;官渡之戰中發現許多想刺殺曹操的刺客,被許褚一一解決;後來跟隨曹操征戰馬超,渭南之戰中左手掩面,右手搖槳把曹操送過河,自己卻身中數箭;曹操與馬超談判時,只帶許褚一人,原本馬超想偷襲曹操,知道許褚在身邊後,不敢輕舉妄動!

3.明言“不能流芳百世,也要遺臭萬年”的東晉桓溫(公元312——373年)譙國龍亢(懷遠)人;十五歲時就假扮弔客,手刃殺父仇人,被人稱道;成年後出鎮荊州,掌握長江上游的兵權,不久就率兵征伐成漢直至滅亡,成功收復蜀地;隨後又開始三次北伐:一伐前秦,二伐姚襄,三伐前燕,收復了一些北方失地!

4.梁太祖朱溫(公元852——912年),碭山人;參加過黃巢等的農民義軍,作戰勇敢,曾攻佔長安洛陽;後投降唐軍去鎮壓義軍,因功被封為節度使,不斷擴大自己勢力,經過陳州之戰、蔡州之戰、鳳翔之戰等,平定鄆兗,進入關中成為勢力最大的軍閥,後代唐建梁!

5.明代的胡宗憲(公元1512——1565年),徽州人,早年考上進士後步入仕途,先後當過知縣、巡按、監察御史;當時明朝倭寇十分猖獗,沿海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中,這時胡宗憲主政浙江,大膽起用俞大猷、戚繼光等名將,支持部下練兵,不久就剿滅了倭患,保定了一方平安!

6.清代的吳長慶(公元1829——1884年)廬江人;早年參與鎮壓太平軍,任守備;不久在淮軍統帥“慶”字營;後任正定總兵、廣東水師提督;光緒年間,朝鮮內亂,吳長慶帶兵入朝平亂,幫助朝鮮建立軍隊,加強防禦!還帶出了日後的袁世凱!

7.抗戰時的衛立煌(1897——1960年),合肥人,蔣介石“五虎上將”裡的虎將;初入社會跟隨孫中山,參加北伐戰爭,圍剿紅軍;西安事變後積極參加抗日戰爭——忻口會戰破壞了日軍的作戰計劃,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後遠征緬甸,打通了中印公路的任務,為二戰的勝利作出突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