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王安憶:今天聰明的寫作者希望討好 而我們當時只想要顛覆

35年前,1983年8月,王安憶隨母親茹誌鵑以作家的身份前往美國參與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那一年,她29歲,穿著漂亮的連衣裙,美國人感嘆道,“難道在中國也可以穿這麼漂亮的連衣裙了嗎?”後來,她將自己的亮相稱為“一個新的東方人的形象”,“可能與美國人以前看到的閩廣人不太一樣。”

那時的她,雖然帶著青春的驕傲, 也仍然是羞澀的。寫作計劃開始之時,學校送給每個作者二十本書,需要他們自己進書庫挑選,因為書庫很小,一次只能進去5個人,她被人群亂哄哄地擠在外邊,不知什麼時候才能輪到自己。當她終於拿到了屬於她的二十本書,她想的是,最好要學會英語,因為“只有學會英語,才能擁有它們”。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計劃”的創始人保羅·安格爾和聶華苓特別為她安排了一些項目,理由是“這個孩子年輕,要多開開眼界”。

在美國,王安憶第一次見到了漢堡,她在日記裡寫道,“原來漢堡包就是兩片熱麵包夾一塊炸牛肉或者炸雞,裝在一個小小的精巧的盒子裡。這盒子十分好玩,漢堡包的味道卻實在不怎麼樣。忍不住想起了我們的肉包子,由肉包子又想到了油條。”她還興致勃勃地觀察起了美國流行的牛仔褲,“眼下最時興的牛仔褲是一種用機器拉得發白發毛、舊得厲害的褲子,還很貴。”在聶華苓的家庭影院裡,王安憶第一次看到了瑪莉蓮·夢露的電影,她對夢露的性感不以為然,認為她“很飽滿很胖,沒有腦子的,說話的時候嗲聲嗲氣”。

更為重要的是,她藉由這個“國際寫作計劃”,第一次接觸到了大陸以外的文壇。她遇到了臺灣作家陳映真、七等生等人,在與他們的交談中,王安憶獲得了外界文學的訊息,也產生了自己的疑問——她問陳映真,為什麼臺灣作家的作品反映得生活如此狹小,“臺灣的生活,還是有很多危機,為什麼作家感受不到?”同時,她也遭遇到了身為中文寫作者的尷尬。在請求同學向寫作班老師轉交自己作品的英文版而遭到拒絕後,她並不認為是自己寫得不好,在日記中記下了自己的沮喪:“可能他們對我的作品不滿意,覺得我還不夠格。我毫不認為我不夠他們的標準,我只是沮喪,我們與外界的溝通實在是太不夠了。我真想使他們瞭解我們、我們的作家和作品。”

王安憶的母親茹誌鵑(1925-1998)是中國當代著名女作家,著有短篇小說《百合花》《靜靜的產院》和《剪輯錯了的故事》。去美國時,王安憶的身份還是依附於母親的,因此她常常是“帶有情緒的”,“我總是極力掙脫與母親的捆綁,身為著名作家的女兒,成長中的反叛期延長並且加劇。”別人都以為她們經常談文學,其實家人之間根本不聊那些。王安憶說,她與母親的爭執通常起於日常小事,比如買什麼菜或說什麼話,“她跟人家聊天時,我也會插嘴的,說你說的不對,要搶過風頭。”在更早的時候,父母並不希望她從事寫作事業,王安憶說,“因為父親是右派,所以覺得做藝術太危險了,做醫生更好,不管什麼時候都可以實現人道主義。”後來,“文革”開始了,所有的幻想都結束了,“這時候就沒有什麼許不許的了,只要保住生存就夠了,”她回憶道,當她插隊落戶因想家感到苦悶時,母親建議她寫點日記,排遣苦悶,這正是王安憶寫作生涯的開始。

三十幾年過去了,王安憶已經不再是那個帶著青澀笑容、站在人群之外的年輕寫作者,母親茹誌鵑也已經去世20年整,母女合著的《母女同遊美利堅》日前由中信大方再版。藉此機會,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專訪了王安憶。她對比了自己的日記與母親的日記,說自己遠不如母親寫得好,“當時每天生活都那麼豐富,我也不懂得篩選,不像母親明顯是經過思考的。”即便如此,讀者還是可以從日記中看到母女二人的許多討論互為補充、交相輝映。在採訪中,王安憶不止一次表示,美國的生活像是一次預演,讓她對未來有所準備。多年之後,她重訪愛荷華,當年寫作計劃的工作人員見到她之後對聶華苓說,“她已經是個成熟的女人。”

「专访」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 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一、歐美人不喜歡看翻譯作品,而中國恰好相反

“因為我並不期待來這裡向人家證明我自己,我只想多瞭解人家。我很好奇。然而終究有點不高興。潘耀明沉思了一會兒說:‘在美國,在香港,你會明白文憑、學歷是多麼重要的一件事。’這些,我都沒有,我只有小說。然而我的小說,他們看不懂,他們似乎只承認用英文寫的。好在說中文的有的是,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呢……”——王安憶

界面文化:在你們之前,中國也有一些著名作家,比如楊沫和丁玲,參與了這個愛荷華大學的“國際寫作計劃”,在日記裡你們也提到了愛荷華當地人對於這些中國作家的鮮明印象,這能說明美國當地人對中國作家特別留意嗎?

王安憶:愛荷華是一個大學城,主要人口是大學生,它不能代表美國。學校對這個計劃當然是比較重視的,因為愛荷華以農業、醫學見長,有了這個計劃,把文科的水準也拉了上來。我們中國人只是這個計劃裡面很小的一部分,千萬不要以為別人對我們有多大興趣,有興趣的也就是做中國學、搞政治的學者。

界面文化:這本書比較有意思的一點是,讀者從中可以看到二十九歲的王安憶是怎麼想的,裡面有一些直接的情感表達,比如你寫道,為什麼他們讓我們去了解他們,而不是過來了解我們。

王安憶:當時年輕氣盛,反應比較激烈。我媽媽比較淡定,看到我和別人爭吵,她還蠻欣賞的,做父母的對兒女都不是客觀的。當時,有漢學家過來聊天,他們大部分也是臺灣出生的。從他們問的問題、開的演講會都可以看出,他們對中國文學不瞭解,也沒有太大興趣,他們感興趣的就是政治生活。現在我已經很能接受這個情況了,這就是現實,無論你怎麼樣推你的作品,他們知道的也就是一點點,他們接受莫言的東西也是帶著獵奇的心態,這個不能強求。

界面文化:但如果他們把莫言的作品僅僅看成是具有異域風情的話……

王安憶:這對於莫言是不公平的,但就像我們全世界人民都在看好萊塢電影一樣,文化上的強勢和弱勢是沒有辦法的。我當時也很天真地覺得,我們應該是平等的,現在慢慢認識到了這個現實:歐美人不喜歡看翻譯作品,他們要看本國語言寫的作品。從這些文學獎項的設立上就可以看出來,比如曼布克獎就是頒給以英語寫作的文學作品的。亞洲在國外幾位比較火的作家——像是譚恩美、哈金、茱帕·拉希裡,還有前幾年得普利策獎的阮越清——都是用英語寫作的。譯文作品硬要擠到人家的市場裡,人家不愛看的。中國恰好相反,我們就愛看翻譯的作品,因為我們今天的小說是“五四”的傳統,就是西方啟蒙主義的傳統,不是《紅樓夢》的傳統,二者背景是不一樣的。當時年輕不懂,跑到那很抗拒,覺得他們要看我們的作品。但是話說回來,即使是在當時,他們也比今天更喜歡看我們的作品,因為那時的作品反映的是鐵幕後面的、看不見的中國現實——可這又不是談文學,而是談政治了。

界面文化:你現在已經意識到這裡面是存有一個交流的秩序和等級的?

王安憶:對。到今天為止,他們喜歡的中國小說是張戎的《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這樣的。但我們自己有那麼多人口,真是不要太在乎他們。中國人自己的態度也會影響外國人,如果自己不自信的話也會影響外國人。

界面文化:在愛荷華,你有參與寫作的課程嗎?有什麼感想?

王安憶:聶華苓網開一面,讓我去旁聽了一個創意寫作實踐課,也就是我現在在復旦上的課。我就去聽過一兩次,就沒興趣了。他們的課是非常技術化的,比如講你這裡介詞用太多了,唸的時候不利落、太黏。當時我們國內講文學講的不是這些,而是文學跟生活的關係,以及從素材到作品的過程。他們的文學有點像在真空中,可能是因為社會比較穩定,所以更重視小說的內部結構,相比之下我們更重視小說跟生活的關係。當然,後來我也在實踐中認識到了這種課程的科學性。

二、寫內心小事的文學成了主流,小說分工加劇了學院化

“他們把文學放進了研究院,這好像是一個極大的誤會。我又想起國內那些形形色色的小說座談會,我們常常遺憾不能有正常的藝術討論和藝術研究。究竟什麼是小說裡最重要、最值得談的呢?”“他們坐在一起,確確實實在談文學,可是,似乎太文學了。文學裡包含了多少社會的屬性。文學不是那麼純的,它有很多不潔的成分,沒法子,躲也躲不掉。”——王安憶

界面文化:你在日記裡提到了在寫作計劃中和一些臺灣作家的交往,比如陳映真,他們有影響到你之後的想法和寫作嗎?

王安憶:陳映真是我這次美國之行最重要的收穫,他向我展示了臺灣70年代經濟起飛以後的狀況,其實我們中國大陸就是以更快的速度再演一遍他們的歷史。他向我說明,在物質生活充實的階段,我們的意識形態會如何受到市場經濟的制約。那時因為我們剛剛從“文革”出來,我就常常跟他講我們這邊的狀況,他就說,你們不要以為資本主義是自由的,他們有另外一種限制,而那種限制是不會讓你覺得受限制的。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我們叫他“馬克思主義一統派”,他對馬列主義有非常純潔的認識,他並不知道馬列主義在實踐中可能遇到的問題。不管怎麼說,他讓我提前瞭解了許多情況——假如沒有美國的經歷,面對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走向市場經濟發生的種種,我會措手不及的。

愛荷華這段日子也讓我對巴以問題、兩韓問題有所準備,因為計劃裡的作家有來自巴勒斯坦的,也有以色列的作家,待了一天就走了——聶華苓和安格爾的寫作計劃很有意識地選擇邊緣國家的作家。

界面文化:你母親茹誌鵑在看了幾十篇臺灣作家的短篇小說之後,覺得臺灣小說家絕大部分寫的都是知識階層生活,描寫非常細緻,文字功力也很深厚,然而卻有一個問題。她說,看多了以後,也覺得有些“套”感,“向裡,再向再向裡,於是只剩下赤條條的皮肉,顫巍巍的心靈。像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一個沒有齒的齒輪,摸不到時代的脈動,也看不到社會的心態。”

王安憶:那個時間段正好是臺灣鄉土文學之爭(注:是一場從1970年代初期開始的、關於臺灣文學之寫作方向和路線的探討, 探討的主題是文學之本質是否應該反映臺灣現實社會)剛剛結束的時候。這個爭論,從文學本質上講,是現實主義與東方現代主義的爭論。但從更深的思想內容上講,用陳映真的話來說,核心是文學和人民關係的問題。他是一個民粹主義者,認為人民的利益是一個人道主義者、一個作家必須關心的利益。回想起來,我覺得這個爭論也是對前途做了預設。現在鄉土派的作家已經都走散了,現代派的作家已經變成主流了:他們也不講故事,也不參與現實;他們寫內心,並在形式方面另開途徑。

「专访」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 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界面文化:你當時是怎麼看臺灣的鄉土文學之爭的?

王安憶:陳映真從美國回去以後辦了《人間》雜誌,這個雜誌總共出了四十多期,我曾經在陳映真討論會上提交了一篇四五萬字的論文,寫的就是陳映真和《人間》。 當時我聽他們敘述,覺得鄉土文學批判現實主義、有故事,是沒問題的。我覺得,小說還是要以故事為主的,因為這個是小說的性格,不寫故事,你為什麼不去幹別的呢?既然我們選擇寫小說,就要遵守它的規則。從全世界的範圍看,我們中國的小說家一點都不比別的地方差,還比別的地方好,因為我們的生活經驗豐富。

跟我們同期的七等生是現代派的代表作家,他完全不管現實的變化,就寫自己內心的反應感覺,非常像現在流行的年輕小說家寫的作品——寫內心的小事,糾結得不得了,繞來繞去的——不過七等生還是很有特色的。現在從全世界的趨勢看起來,小說就是越來越學院化了,很多作家都在高校教授創意寫作。我覺得小說的學院化和小說的內部分工有關係——講故事的都歸到類型小說,思想部分要純文學來承擔。然而這麼一分工,純文學就很不好看了,類型小說也沒有思想價值。

界面文化:講到講故事的類型小說,它的缺點就是產業化、工業化吧?

王安憶:類型小說的問題就是產業化。我去年一個夏天都在看斯蒂芬·金,他其實是很有才華的,但是他的才華是被經紀人控制的,故事的核心很好,但在經紀人的要求下不斷擴大,搞得故事很厚——類型小說不能太薄、要厚一點;但是故事編的很好,很曲折,有套路。我以前到劍橋參加一個現代文學研討會,說是研討會,其實是讓英國作家向全世界來展現他們。我發現他們作家的經紀人比我們的編輯還有支配力,他們要求作家保持懸念,但也不要讓讀者等太久,不然就是浪費讀者的時間。

三、不需要那麼多人當作家,但有一些文學修養可以過得更好

“美國青年人需要笑,需要快樂、需要舒適,於是就產生各種可笑的語言與動作,產生隨意性:隨意的服裝,包括毛邊褲腳,露出一個肩膀的恤衫;隨意的舉動,甚至看電影時,女孩子會把雙腳高高地擱在前座的椅背上。據說這種隨意性的產生,是對於中產階級的一切虛偽理解的一種反動。”

——茹誌鵑

界面文化:從日記中可以看到,你們對於美國的觀察是從一些新鮮物件開始的,比如牛仔褲和漢堡,物質豐富是不是美國留給你們的第一印象?

王安憶:我們出國的時候物質還是緊缺的,一個人從物質匱乏的地方走出來,一開始就是驚訝於美國物質豐富,也蠻迷戀的——我們總是選擇超市打烊的時候去買冰淇淋,他們會給很多;可樂隨便買很便宜,我每次去超市都很開心,好像是不要錢的娛樂項目。那時候出國回來每人都可以帶一個大件,像電視機、錄音機和冰箱,這是有配額的。因為我出國比較多,所以每次配額都被人預定掉。所以當中國的物質生活撲面而來的時候,我很有抵抗力的,我可以辨別什麼是已經走過的路、什麼是象徵未來的。這些豐富的物質沒什麼了不起,物質是不會使人幸福的。

「专访」王安忆:今天聪明的写作者希望讨好 而我们当时只想要颠覆

界面文化:日記中記錄了你們母女對於美國從生活細節到精神面貌的觀察,你講到美國大學生不如中國大學生成熟,可是這成熟是付出了多少沉重的代價呢?

王安憶:因為我去的時候是1983年,我們大學生還有不少是年齡很大的,是 “文革”中遺留下來的,讀書考試都很辛苦。美國人很年輕單純,覺得特別小,特別天真,總體來說有青春感。而我們的大學積累了那麼多苦難歷史,都是負重的。這也是我不太喜歡美國小說的原因,因為他們好像是很原始的感覺,英國小說就更有歷史感。

界面文化:英國文學的歷史感具體指什麼?

王安憶:不用舉例子,只要你看過英國文學就能看出這種歷史感——保守中的戒律以及階級的差異。美國基本是荒蠻的,老是寫人和自然的搏鬥,我就不怎麼喜歡海明威。而英國人的小說,像是石黑一雄或者阿加莎·克里斯蒂,都有強烈的階級觀點,美國人沒有這種偏見。但當你有了這個偏見以後,故事就來了。比較起來,中國還是和英國相像的。

界面文化:程永新最近在再版《一個人的文學史》的活動上講到,文學的小道已經非常擁擠,其實不需要那麼人來寫作,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王安憶:他們是《收穫》的編輯,是很有精英主義思想的,我也是傾向精英主義的,其實不需要那麼多人來做作家。但是,進行一些文學的修養,人們還是可以生活得好一些。從我個人的處境上看,我作品的銷量在最近十年、尤其近五年明顯比原來要好,我的書到這兒已經到頭了。我們50、60一代作家是在很好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在我們剛開始寫作的時候,感情和思想鬱積了一二十年,一下子都爆發了,還沒有市場的壓力,就可以充分釋放自己的想法,之後也慢慢成熟了。在今天,聰明的寫作者就開始考慮討好了,而我們開始的時候都是想要顛覆的。為什麼要讀者呢?可以不要讀者的。 那個時候人的生活很單一,全國群眾都在過文學的生活,《天涯》有個欄目就是刊載普通人的書信日記,可以看出來,那個時候人們的文字普遍比現在中文系的還要好。

界面文化:那就是文學熱下降了,社會總體的文學水平也在持續下降?

王安憶:我說句不好聽的話,現代化就是一個下降的過程,現代化的前提是民主,肯定是要攤平的。但是隻要人過得幸福就好了,何必要這麼痛苦呢?古代只有少數人享有文化特權,大部分人說話也說不好。但任何時代閱讀文學作品的主體都是年輕人,所以我不反對把書設計得稍微年輕化。我有一次乘高鐵看見一個女孩子,手裡夾著一本《月色撩人》,她可能把書作為她的裝飾了;還有有次走過一個咖啡館,透過玻璃幕牆看見一個女孩子也拿著一本《月色撩人》在等人。

界面文化:我採訪過傑夫·戴爾,一位在美國大學教授創意寫作的英國作家,他說美國學生學習寫作的問題是,雖然熱愛寫作,但基本不讀書,你在教學中也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嗎?

王安憶:跟我們這邊問題差不多,有的學生閱讀量真的太低了。有個學生寫的是愛情,我問他你看過什麼愛情小說,他說他看的是電影《山楂樹之戀》,那就沒法聊下去,我感到很沮喪。時代是重要的,但是寫作還是跟個體有關,你幹別的可以靠後天訓練,寫作後天訓練成分不多。莫言受過什麼教育?還不如我們這些在社會上大學的。阿來也是,十幾歲時才會說漢語,他們是真的有天分。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