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說起白酒"勾兌",人們首先會想到假酒!劣質酒!酒精酒!在人們普遍的認知裡,勾兌酒就是劣質、造假、欺騙等一系列貶義的代名詞;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為何茅臺敢坦承“勾兌”,而其他人用小型酒廠設備開酒坊卻不敢?

人人談“勾兌”色變,但是醬香型白酒卻坦承是由“勾兌工藝”調製而成,並不斷宣傳。

勾兌不是非黑即白,實際在90年代之前,人們就通過勾兌平衡不同酒體之間的質量差別,使不同批次的酒水質量趨於一致;且以老酒作為調味酒來勾兌,會加快新酒老熟,變得更適口。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老酒作為調味酒來勾兌

但隨著新工藝白酒的盛行,勾兌卻逐漸成了酒精酒的代名詞。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食用酒精

用這種工藝做的酒,缺少糧食所釀成的酒的馥郁香氣和醇厚口感,甚至還有股“香蕉水”的味道,不受人們歡迎。

為解決這一矛盾,酒商們在新工藝白酒裡添加各種調香物質.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酒的需求從“有酒喝”變成了“喝好酒”,新工藝白酒、連帶著勾兌、酒精、添加等詞成了被嫌棄的產物。

但勾兌工藝本身是沒有什麼害處的,用傳統小型酒廠釀酒設備做酒,也必須要經過勾兌,即“以酒勾酒”、“老酒調新酒”的生產工藝,其重心在於“勾調”。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白酒勾調

勾兌的本意是調和不同酒體間的差異,可分為"勾兌"和"調味"2大步驟,沒經過勾兌的酒,味道單一而直接,沒有豐滿醇厚的感覺。

經過勾兌後,原本過酸、過苦、過辣的酒得到中和,不同酒體之間互相彌補,酒質更上一層樓;再通過老酒調味,加速新酒的陳化老熟,同時受老酒的影響,口感更加醇厚。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醬香型白酒需進行七次蒸餾取酒。每輪次的酒具備不同的特色,且存在一定的質量差異,需要通過勾兌工藝進行調和。

業內人士認為,第三至五次出的酒最好,稱為"大回酒",第六次得到的酒為"小回酒",第七次的酒為"追糟酒"。每一輪次的酒都是醬香酒體系裡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醬香型白酒需小型酒廠設備進行七次蒸餾取酒

這七次不同批次酒被用作基酒,是不能直接喝的,需專業的調酒師勾兌,如果沒有這一步,出來的酒口感質量相對不佳。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通過酒師的勾調工藝,拿不同批次的基酒,勾兌更老的基酒,使不同批次、口味不同的酒都呈現出最佳狀態,才能使酒更柔和,醇厚,度數適中,使人更能接受。

茅臺酒敢坦承“勾兌”,而其他酒卻不敢?這其中有什麼“詭計”

相對於發酵技術,白酒勾兌則相對要難一些,正規勾兌技術是白酒的傳統工藝程序,老酒加新酒,不加香精。歪酒是用酒精加香精勾兌,兩種用料不一樣。​​​​

廣大酒友們同意白酒勾兌的這種說法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