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跌眼鏡:錢鍾書先生被選入中學教材的文章也有問題?

談談錢鍾書《談中國詩》的問題

武漢一中 高尊平

錢鍾書先生的《談中國詩》從比較文學的立場深入淺出地解析了中國詩和西方詩的異同,強調文化的相通性,批判文化本位主義者的狹隘和淺薄。文章觀點新穎,引用廣泛,表達睿智,語言風趣幽默,體現了作者博聞強識、學貫中西的儒雅風範,和駕輕就熟、揮灑自如的高超智慧,給人帶來深刻的啟迪。

大跌眼鏡:錢鍾書先生被選入中學教材的文章也有問題?

錢鍾書

因為文章發表在1945年,受時代所限,難免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現不揣淺陋,指出一二,以就教於大方。

1. “中國沒有史詩”嗎?

在第二段,作者認為“中國沒有史詩,中國人缺乏伏爾泰所謂‘史詩頭腦’”。果真如此嗎?藏族民間說唱體長篇英雄史詩《格薩爾》、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和柯爾克孜族傳記性史詩《瑪納斯》,並稱中國少數民族的三大英雄史詩。

其中《格薩爾王傳》最長,100多萬行,2000多萬字。中國有史詩,在今天看來,已是常識。所以說漢民族沒有史詩,也許是事實,說中國沒有史詩,則近乎誣衊。我們說“也許”,是因為有一種說法,認為流傳在神農架一帶的《黑暗傳》是漢民族的史詩。但我認為不是,因為從體裁看,它不應該產生在民族的童年時期,而是明清時期。

大跌眼鏡:錢鍾書先生被選入中學教材的文章也有問題?

2. 中國詩“缺少變化”嗎?

也是在第二段,作者認為,“中國詩是早熟的。早熟的代價是早衰。中國詩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後就缺乏變化,而且逐漸腐化。”作者比較了中西方詩歌不同的發展路徑,認為西方(包含印度)詩歌的發展都經歷史詩——戲劇詩——抒情詩等發展階段,而中國沒有史詩,抒情詩的出現又遠在戲劇詩之前,於是得出中國詩早熟的結論,並認為“早熟的代價是早衰”。這種觀點不無道理。打個比方,史詩好比龐大的根系,戲劇詩好比碩大的樹幹,而抒情詩好比枝葉,有根系和樹幹的支撐,開枝散葉才顯得順理成章。倘若沒有支撐,枝葉便面臨枯萎的命運。但說中國詩在產生最完美的抒情詩後就“缺乏變化”,又背離了實情。作者所指的“最完美的抒情詩”顯然是指《詩經》和《楚辭》中的抒情詩,但抒情詩之後沒有發展嗎?從先秦的詩經體、楚辭體到漢朝的樂府體,再到唐朝的近體詩,再到宋詞,元曲,再到明清傳奇(戲劇詩),中國詩一直在演進之中,並非如錢先生所言,缺少變化。

大跌眼鏡:錢鍾書先生被選入中學教材的文章也有問題?

3. 怎麼比?

在第四段,作者這樣表述:“中國詩用疑問語氣做結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詩來得多,這是極耐尋味的事實。”句中的“中國詩”是一個集合概念,而“西洋任何一詩”是一個個別概念,集合概念和個別概念怎麼比?一棵樹和一片森林怎麼比?顯然是作者沒有經過嚴密的推敲才導致這種低級錯誤。比較好的表達是:中國詩用疑問語氣做結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國的詩都來得多,這是極耐尋味的事實。

4. “宗教詩幾乎沒有”?

在第七段,作者說:“中國社交詩特別多,宗教詩幾乎沒有,如是而已。”中國的宗教詩隨處可見,而非“幾乎沒有”。一般的高中生隨口都能吟出幾首宗教詩,比如“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神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慧能)還有蘇軾的偈子也耳熟能詳:“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也是習見的宗教詩:“積雨空林煙火遲,蒸藜炊黍餉東菑。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山中習靜觀朝槿,松下清齋折露葵。野老與人爭席罷,海鷗何事更相疑。”詩中的“空”字暗示了“四大皆空”的思想,“習靜”指坐禪入定,“清齋”指素食,這些都表現了佛教徒的生活,宣揚了佛教教義,這不是宗教詩是什麼呢?更諷刺的是作者引用了柳宗元的一句詩:“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而這首詩出自柳宗元的宗教詩《晨詣超師院讀禪經》:“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閒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日出霧露餘,青松如膏沐。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這是典型的打臉!怎麼修正呢?將“幾乎沒有”改為“較少”,問題就自然化解了。

大跌眼鏡:錢鍾書先生被選入中學教材的文章也有問題?

上述問題,主要是邏輯不嚴密的問題。如果思考深入一些,考證嚴謹一些,表達周密一些,以上問題是可以克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