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我国古代是有着很多选择官员的手段的,当然这里面最能够被大家熟悉的也就是科举制度了,这个制度可以说在古代为国家选择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是制度也不是一开始的时候就会变得完美的,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一个落第的书生的功劳却是非常大的,然而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名声却是不太好的,至少在当时的社会,他的举动就是一种背叛。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这个人是北宋时期的一个文人,我们都只知道北宋的时候,国家是没有真正的统一的,当然也就存在着和北宋并列的王朝了,这个时候的契丹和党项都是北宋不能够忽视的威胁了,而且宋朝在和他们的战斗中,也是不能够讨得什么好处的。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这里我们要说的这个人是姓张的,后来他更改名字叫做张元,最开始的时候,这个人是北宋的一个文人,很有才华,但是在参加科举好几次都是没有考中,这个时候自认为自己很有才华的他,认为自己不能够被国家重视,肯定是一种损失,而自己多次都是不能够考中,自然对于宋朝有着很大的看法的。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这个人是一个有着大志向的人的,所以不甘心一辈子就这么默默无闻,所以也就打算投奔到其他的国家去寻求机会,而在他有了这个想法之后,也就决定背叛宋朝,最终来到了当时实力还不是非常强大的西夏了。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但是虽然这个人有才华,但是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想要得到重用也就要被人家重视啊,那么能够因为他人的注意也就是必须面对的事情了,而当时他是和朋友一起来到这个西夏的,所以也就采用了用过畅谈国事的方式来吸引党项人的注意。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后来他们的这些行为自然就被西夏的统治者知道了,所以也就将二人召见到自己的身边,他们在前往西夏之前,就将自己的名字给改成了和西夏国主非常的相似了,这也就是能够看得出两个人的目的是非常明确的,因为这个西夏的国主就是李元昊了,知道两个人的名字和自己的相同,自然也就要询问一下了,而这个张元也是一个机灵人,直接说出了李元昊原本就不是李姓的事情,他在向李元昊说明姓氏都是能够更改的,何况是一个名字呢?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就这样张元成为了西夏的国相,还带着兵马发动了对宋朝的战争,这才让宋朝见识到这个人的厉害,尤其是打败了考取功名的韩琦,要知道这个人后来官至宰相了,这样也就证明他这个落第之人是不弱于科举能够考中的人才的,后来宋朝为了避免再次出现这样的人才流失,所以也就更改了科举制度,也就是殿试原本的淘汰制度,这样的制度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了,所以说这个张元对于完善科举还是有着很大的功劳的。

考生屡次科举落第,投奔敌国打败祖国,北宋因为他更改重要的规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