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柯:減少不必要干預並非放任雞犬升天

週二證監會罕見在交易時間發佈聲明,表示正加快推動三方面工作回應市場關切,一是提升上市公司質量,二是優化交易監管,三是鼓勵價值投資。在交易時間發表這樣的聲明應該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此可見監管層對於目前市場下跌的擔憂。

對於這個聲明,市場反應還是比較積極的,尤其是第二點,即“優化交易監管。減少交易阻力,增強市場流動性。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讓市場對監管有明確預期,讓投資者有公平交易的機會”,市場尤其看好。為什麼這點被市場重點解讀,其實也很簡單,此前監管的重點是“風險是漲出來的”,所以要不斷干預,現在已經認識到下跌也會帶來巨大的風險,所以開始減少“不必要的干預”。

那麼,是不是減少“不必要的干預”就是放縱市場惡性炒作呢?肯定不是。就在很多人認為妖股可能會沒人管,也不會窗口指導的時候,連續上漲了8個漲停的恆立實業因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在週二晚間公告停牌自查,頓時讓市場冷靜了許多。要知道,證監會的聲明不是隻說“減少對交易環節的不必要干預”,第一點和第三點也很重要,提高上市公司質量,鼓勵價值投資,這兩點基調沒有什麼變化。

所以,我們不能斷章取義,監管是要在價值投資的基礎上減少不必要的干預,而不是放任雞犬升天。實際上,這個聲明出臺的市場背景,並不是垃圾股跌多了,而是市場開始對績優白馬股亂殺一氣,就是因為漲多了,就是因為獲利籌碼多了,所以慣性思維應該調整,甚至為績優白馬股集體大跌而幸災樂禍,這種思維要不得。A股的問題就在於雞犬升天,就在於濫竽充數的公司太多,1、2元的白菜股真的被市場低估了的少之又少。茅臺再不濟,也只有20多倍的市盈率,算不上高估吧。再看看被茅臺“連坐”的五糧液、招行這些優質股,估值都很低,招行按季增長15%,估值才9倍,這個估值高不高?

現在監管層在鼓勵各路長期資金入市,主要是保險、社保、各類證券投資基金和資管產品等機構投資者,希望引導更多增量中長期資金進入市場。這些資金體量都比較大,理財產品就是30萬億級別的,保險資金也很多,它們會買什麼?你只要看看以前保險資金買的什麼,拼著命搶萬科,為什麼,還不是因為這些公司有明確的投資價值,而不是單純的投機。所以,以後績優白馬股是最不會被“不必要干預”的,其長期上漲的概率非常大,那些搞投機的垃圾股、故事股依舊會被嚴格監管。成熟的資本市場也是這樣,好的公司股價可以持續上漲,蘋果市值可以破萬億美元,巴菲特的旗艦公司伯克希爾哈撒韋可以漲到每股30萬美元,但也有很多一兩美分的垃圾股、菸蒂股,市場經濟強調的是優勝劣汰,股價兩極分化是很正常的,現在績優白馬股的挖坑說不定就是黃金坑。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