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柯:遊資的激情到哪裡去了?

最近A股兩家公司比較有意思,一家是*ST尤夫,被專項解困基金舉牌,另一家是恆立實業,雖被交易所發出關注函,但依然拉出了第11個漲停板。

這兩家公司都是近期的大牛股,*ST尤夫從7月份的最低點算起漲幅接近3倍,恆立實業則是連續11個漲停板漲幅也差不多是3倍,這在A股整體趨勢如此羸弱的背景下顯得尤其引人關注。而問題公司*ST尤夫更誇張,在漲幅如此之大的情況下還居然被專項解困基金舉牌,這家名叫上海垚闊的機構據稱是金融機構以及企業聯合設立的,就是專門幫助尤夫股份解決或有事項,使之恢復正常經營的專項解困基金。這個機構還有不少*ST尤夫的關聯企業,說穿了,就是自己人組建一個救助基金在二級市場舉牌,與前期號召的增持回購差不多是一回事。

不管是自己炒自己也好,其它資金聯手炒作也好,這兩個榜樣公司漲了3倍,卻沒有形成大範圍的帶動效應,曾經不可一世的遊資都在想什麼呢?是前期跌得太慘還需要療傷?從政策面看,現在口子放得有點開,像*ST尤夫這樣打擦邊球也沒什麼問題,甚至上市公司回購當做庫存股放3年,期間再高賣低買也不會有障礙。至於增持、員工持股等等,多多益善,方式與手段都不是問題,現在已經是各出奇招拯救頻危上市公司了,先救起來再說,避免產生更大的系統性風險。

很多人認為這是不是又在助長投機。其實資本市場永遠都有投機的成分,只是根據具體環境不同而不同罷了,價值投機也是投機,比如你在價值公司上低買高賣,難道就是純粹的價值投資?不要說中小投資者,就連公募基金也是如此,貴州茅臺能跌停,你當是幾個散戶乾的?賣出席位全是機構。資本市場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凡事都需要順勢而為,兩利相衡取其大,兩害相權取其輕。

現在A股需要的是活力,是賺錢效應,這點很重要,必須先扭轉恐慌心態,才能說其它的,在發展中才能解決問題。其實管理層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了,比如監管破天荒地強調不再隨意行政干預市場,不再隨意窗口指導,就是在放手讓市場產生活力,這樣才會有恆立實業的11個漲停。一般來說,凡是市場的底部,都有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的醞釀之時大部分個股依舊會慣性尋底,而少部分強勢股會率先突然崛起,現在這種情況就很相似。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密切關注遊資的動向,即觀察監管的態度究竟如何?觀察榜樣公司的群體會不會擴散?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