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柯:人民幣強勁上漲 爲何A股依舊不領情

8月23日,一直處於下跌之中的人民幣開始絕地反擊,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大漲700點,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漲逾500點,雙雙升破6.88關口。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牽動了太多投資者的神經,此前人民幣持續下跌被認為是A股跌跌不休的重要原因,但為何人民幣單日大漲A股依舊不領情?

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很多A股投資者還在觀望人民幣的單日大漲有沒有持續性。人民幣23日出現大漲有幾個原因,一是中國香港開始出手干預港幣,這被認為是中國可能會採取強勢手段干預人民幣的先兆,或者說市場已經開始預期中國央行會出手干預人民幣,至少會減緩人民幣貶值的速率;其次是商務部有關負責人將應邀率團赴美舉行中美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雖然這種磋商一般都不會有太大的成果,但至少讓市場對中美貿易戰的烈度降低有些預期;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美國也許根本不希望美元過於強勢,所以人民幣適度反彈也在情理之中。

但上面這些原因,最多能延緩美元升值和人民幣貶值的步伐,似乎無法扭轉基本確定的趨勢。因此,人民幣雖然單日大漲,但對A股的傳導效應並不明顯。

我們不得不面對的是,A股“不可救藥”的根本原因在於投資者的趨勢性預期無法短期實現扭轉。怎麼理解呢?就是說大家都預期A股會繼續下跌,因此在整個下跌趨勢中就會對任何利空因素進行放大,對任何利好因素麻木對待。這就是一個熊市的真實寫照,這個趨勢一旦形成根深蒂固的共識,基本不會出現單日反轉的可能,除非政策面出現重大的變化,比如類似於土耳其那樣的“禁空令”。

所以現在重點說說政策面的東西。A股要走強,從市場自身的角度來看幾乎不可能,貨幣政策也實質寬鬆了,人民幣也不跌了,股市依舊跌跌不休。在這個現狀之下,未來除了觀察人民幣匯率的走勢,還要關注A股政策面的變化,至少到現在這個變化並不明顯。現在監管層依舊強調的是去槓桿,股市雖然不是中國經濟領域槓桿最低估值最低的領域,但肯定沒有房地產和P2P等領域的槓桿高,該去槓桿的領域去不動,個個都想在股市上“雞腳杆上剮油”,因為它變現最快最便捷,可以成為拆東牆補西牆的重要流動性來源。

股市是一個預期市場,也是一個信心市場,目前的現狀已經讓眾多參與的投資者對未來失去了信心,也沒有任何向好的預期。這樣一個市場已經成為雞肋,成為各路套利者“共享”的唐僧肉,這真是一個悲哀!

本文源自金融投資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