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貿說|校園生活,如何避免和舍友鬧矛盾?

小貿說|校園生活,如何避免和舍友鬧矛盾?

朝夕相處,最易生出嫌隙。這個道理,從小就知道,因而開始出外上學那年,很擔心住宿的生活。幾個來自各地的陌生人聚在一起的地方,無特殊原因,接下來幾年,便抬頭不見低頭見,這樣的生活,該是什麼樣的?會不會不習慣?

當時候還未曾自己出過遠門,也不曾住過集體宿舍。所聽說的關於宿舍生活,千奇百怪,夾雜著一些不那麼和諧的過來人的經驗。提到最多的,便是舍友之間可能的矛盾。

事實證明,永遠不要為還沒發生的事糾結擔憂。住宿後,一切如常,大家和睦相處得不要太美好。也許是一種幸運,遇上的都是容易相處的人。但細想起來,就會發現,大家都心照不宣地遵循著“舍友的相處之道”,那才是友誼之船不翻的重要原因。

小貿說|校園生活,如何避免和舍友鬧矛盾?

什麼是“舍友的相處之道”呢?這是我靈機一閃杜撰出來的名詞,也是認真總結的想法。

控制好自己的脾氣,誰還不是個寶寶。剛認識的時候,大家都不怎麼會表現出不那麼好的一面,在習慣了身邊的人和事後,又會不自覺地放任自己,在宿舍生活中,甚至會把不好的情緒發洩在舍友的身上,這是最容易造成矛盾的元素。要記住,沒有人有義務為你的脾氣買單,任性需有度。當然,不是說要時刻保持拘謹,這顯然不是宿舍該有的輕鬆,可絕對不要過於放任自己。並且在任何時候,不要語言攻擊,“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做個自覺的人,自己舒服,也要為別人著想。自覺做好自己的分內之事,包括日常的輪流打掃衛生等小事。自覺不打擾到其他人,早起不發出大聲響,晚睡也不要超到別人。在需要安靜的時候,讓外放的聲音消失。不要在沒有允許的情況下隨意用其他人的東西。用完了東西自覺收拾好放回原位。

不用一味地遷就,但要包容各自的不同。

每個人成長的環境不同,觀念及認知往往存在差異。不要以自己的想法去評判他人的對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看似帶著貶義,但在一些情境中不無道理,如果只是不喜歡而並非這樣做有什麼實質性傷害,大可不必理會。不觸及原則的問題,就不要斤斤計較。這樣,大家相處起來就會輕鬆很多。

雖然老生常談,但很實在的一點,就是互幫互助。在舍友有需要的時候,力所能及地幫忙。相對的,自己可以解決的問題,就不要過多地麻煩別人。還有一點一定記住,在日常的生活中,如果有什麼不滿,最好的方式是溝通,而不是積攢怨念。很多小問題,日積月累可能會變成大不滿。

事實上,宿舍矛盾多少會有,但很多都可以避免,或者淡化的。大家都心平氣和地相處,即使最終沒有美好的宿舍回憶,也不至於回想起來都是不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