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話說在公元1232年的五月,汴京城中大疫盛行,病死者將近一百萬人,那時候汴京城裡的常住人口也才200萬。醫生閱遍古書,結果奇怪的是竟然沒有找到與疾病對證的方子。即使下了方子也是無效,十之八九最終致死。就在這個時候出現了一位名醫,他開了一個方子,大獲良效!百姓稱此方為“仙人方”,是仙人所傳。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李東垣和他的“仙人方”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仙人方”是金元四大家裡的神醫李東垣所開,他是“補土派”的代表人物,土即脾胃。“補土派”認為脾胃是五臟的中軸,土居中央、一溉四旁,即脾胃在中焦濡養灌溉其他四個臟腑。在李東垣以前,那時候的醫生一看是瘟疫,都認為是外感所致,按照舊的思路治療,其實錯了。很多症狀看似像外感,但實際是脾胃內傷所致,所以應該從脾胃論治,這在當時是開創先河的。

“仙人方”的藥物組成

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家級名老中醫彭建中介紹,李東垣當時開的“仙人方”即“通幽湯”,幽是幽門,位於大腸上方,幽門通利則大便自解。這個思路是由《黃帝內經》中“小大不利治其標”而來。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李東垣治療便秘不用大黃之類的瀉下藥。專家指出,人體的腸胃蠕動是氣機升降的結果,如果清氣不升,濁氣不降,則容易大便不通。因此,方中用升麻昇陽明之清氣。

“補土派”的兩大特色

“補土派”有兩個最著名的流派絕學:一個是異病同治,另一個是分清疾病的外感和內傷。

所謂異病同治,就是看似不相關的幾種疾病比如糖尿病腸病、習慣性便秘、萎縮性胃炎、腦梗死、癌症晚期,但是李東垣卻可以用一劑“通幽湯”來治療!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所謂外感和內傷的區分,彭老將沿用李東垣流傳下來的方法,通過惡寒、發熱、疼痛、飲食等幾個方面來教您辨別。

內傷:手心比較熱;涼風吹怕冷,但是進到溫暖的房間裡或穿厚點則不怕冷;遇冷不熱,發熱溫度不高;渾身沒勁,疲乏。傷食厭食,不想吃東西。應先調脾胃。外感:外感型感冒;手背比較熱。打哆嗦惡寒,穿上厚衣服蓋上被子還怕冷;發熱吃發汗藥即好;身上的關節筋骨、頭部持續性疼痛。外感初期不厭食,宜吃清淡。外感不能早進補。


“昇陽散火湯”既消內傷又治外感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彭建中稱,李東垣有個方子既能消內傷,又治外感。無論是哪種類型的感冒,從調理脾胃入手都能得到很好的療效。

李東垣的方子屢試屢效的奧秘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為什麼李東垣的方子可以屢試屢效,被稱為“仙人方”?原來這跟李東垣的師傅,補土派的創始人張元素有關。張元素對中藥很有研究,將藥劃分為升降浮沉四大類,春天風升生,夏天熱浮長,秋天燥降收,冬天寒沉藏,專家稱這種對藥性的劃分是很科學的。而李東垣用藥妙就妙在掌握了藥性的升降浮沉。

秋季如何保護脾胃

既然“補土派”尤其注重調理脾胃,那麼適合秋季保護脾胃的食物究竟是什麼呢? 國家級名老中醫彭建中給出了自己常用的秋季護脾胃的美味食材。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菱角

可以煮熟當零食吃,也可以配薏米、山藥熬粥。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李東垣的一個“仙人方”救了100萬汴京老百姓

提醒:脾胃虛寒,經常拉肚子的人群不適宜吃菱角。文中方劑請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