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在今年的巴黎車展中,奔馳帶來了全新A級的各個版本,兩廂版、三廂版以及A35 AMG車型。這款車型預計年內在國內上市,並且,國產版也會推出兩廂版和三廂版。目前,奔馳A級兩廂版已經在歐洲開售。我們從巴黎車展轉戰到德國法蘭克福,也找到了全新A級的兩廂版(目前歐洲只有兩廂版)的試駕車型。這是一款讓人看到中控大屏就有下單衝動的熱門小車,而兩廂版更能襯托出它的精緻感。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外觀:兩廂版更好看

外觀方面,海外兩廂版車型和國產版是最接近的。因為,不管是海外版還是國產版,兩廂版都是標軸的2729mm(國產三廂版軸距增加60mm)。畢竟對於兩廂車而言,太長的軸距容易喪失比例的美感,而三廂版是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的,另外,對於高端小車而言,兩廂版是有很大的市場的。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我們此次拿到的是一臺AMG套件版,整體外觀雖然還沒有A35那麼“戰鬥”,但相比普通版來說已經好看了很多,小車肯定還是運動化一點好看。其實,現款A級也有運動版車型,但不算是AMG套件。對於新一代A級,希望國產後也推出AMG套件版車型。我猜測應該會有。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儘管很多人吐槽奔馳新的設計理念看起來有點“喪”,比如CLS倒三角型的前後大燈,但大多數人卻還是對全新A級的外觀給了好評。其實,奔馳的新臉譜也許不適合大車,但放在小車上特別合適。新A級的實車確實是比老款漂亮多了。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全新A級的外觀比老款大了一些,整體還是保持了和老款相似的輪廓和比例。所以,整車給你的進化感很強,延續感非常好。也就是說,如果以前你喜歡A級,那麼,現在會依然喜歡。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內飾:這是最大的賣點

我覺得,惦記新A級的人恐怕都是被它的內飾吸粉了吧。奔馳由S級奠定的雙屏幕組合模式,在經過幾年的演化後,現在已經鋪到了幾乎所有車型上。這其實就成為了奔馳的“先天優勢”,也讓它成為了“套娃”套的最精彩的品牌。所以,當全新的A級也採用了雙屏幕後,所帶來的豪華感一下子就讓消費者放棄了對它競爭對手的關注。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空間:標軸夠用了

對於空間,奔馳A級採用了兩套方案。三廂版加長了60mm軸距,其實這就意味著它將成為同級車中後排空間最大的車型,另外,對於A級的三廂版,軸距加長一些比例也會更好看,這或許也是未來最走量的車型。而兩廂版則儘量保持原汁原味,其實駕駛感受的差異不會太大。兩廂版就是滿足那些對空間要求不大的年輕化心態,誰年輕時不想擁有一臺精品兩廂車呢?其實,兩廂版的空間也夠用了。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對於這種兩廂小車是否需要大空間一直有兩個觀點,“沒必要加長”和“加長總比不加好”。為什麼說沒必要加長呢,是因為這種小車和E級那種中大型車不同,中大型車的座椅通常很舒服,軸距加長會給後排的乘坐體驗帶來巨大的提升,而小車的後排座椅本身就不會很舒服,座椅小靠背直,加長的意義不大,座椅不舒服空間再大也是白搭。而對於認可加長軸距的消費者,其實更多地是把它算作一個福利,也更適合家庭用戶,腿部空間大點終歸不是壞事。而對於操控是否有影響,大家倒用不著較勁,懸掛都扭力梁了(只有2.0T高功率採用後四連桿獨立懸掛),還糾結這60mm的軸距幹啥。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全新A級的車內空間設計其實是非常合理的,前後排的乘坐空間以及儲物空間,都在美觀的前提下做得非常嚴謹,尤其是儲物空間,看看車門的儲物盒,中央扶手都是大體量的,幾乎和中大型車沒什麼區別。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駕駛:整體提升不明顯

海外版奔馳A級配備了三套動力總成,1.3T汽油、2.0T汽油和1.5T柴油,均配備7速雙離合變速箱。由於歐洲大多使用採用柴油發動機,我們這次在歐洲也只找到了柴油版車型,因此,動力不是我們這次主要試駕的對象,主要還是體會一下全新A級的整體駕駛感受。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由於是柴油發動機,在車外聽到的發動機聲音都很大,我們同時拿到的A6和5系也是一樣,車外會顯得非常吵。不過,這也從另一方面體現了車輛的隔音水平。從車內的感受來說,A級的隔音水平還是體現了奔馳的水準,相對來說還很安靜,但是,和現款車型仍然處於相似的水平。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從駕駛風格來說,這是一款非常具有辨識度的奔馳車,轉向的手感、精度以及避震的設定都是奔馳的風格,也並沒有因為它是一臺小車而把它調校出一種不同的特性。它很“奔馳”,具備著奔馳的柔韌和細膩,和C級的駕駛風格都是一路的,當然,畢竟車型低一級別,A級整體的質感還是有些差距的。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從操控性來說,新款A級仍然沒有太大的突破,和現款一樣,開起來不溫不火中透著緊湊和沉穩。我們試駕的180d車型配備的是後扭力梁懸掛,國產後1.3T車型也都將採用後扭力梁懸掛,儘管高配車型仍然會使用後四連桿,但調校方式不會有大的差異,其實奔馳也並不是想讓它走運動路線。它就是定位於一款好看、好開的精品小車。它和寶馬1系、福克斯這種一開起來就想找彎道的車是不同的,它就是一款奔馳車應有的性格。而如果真的要體驗它的性格突變,那在A35的身上可以找到。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另一方面,不管是奔馳風格是否具備駕駛樂趣,不管是扭力梁還是多連桿,這都是一款德國車。它必須擁有紮實的底盤才能在德國的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駛。當我把車速提高到180km/h後,這款車依舊錶現出了像120km/h時一樣的穩定性。這種穩定感是我在前些天試駕的新一代福克斯上都體驗不到的,它是一款在高速行駛時讓你非常自信的車。從高速出來,減速進匝道,剎車到50km/h、轉向盤橋,整套動作的每個環節都非常細膩,人機體驗堪稱完美,這就是大品牌的底蘊。為什麼我們願意花這麼多錢買臺小車呢?這就是原因。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還有大家更關心國產後的1.3T夠不夠用,從目前公佈的參數來說,1.3T的輸出功率和現款1.6T幾乎一樣。而且,目前市面上的1.5T排量以下的車型都採用了三缸發動機,而奔馳A級的1.3T發動機依然是四缸。所以,這方面倒是最不用擔心的了。

海外試駕全新奔馳A級:兩廂版才是最正確的打開方式!


結語:

奔馳A級肯定算是2018年度最值得期待的車型之一,預計會在年底上市,包括三廂版和兩廂版。而由於國產三廂版的驚豔亮相,海外市場也喜歡上了這款車型,奔馳將以北美市場為主推出標軸三廂版車型。而不管是哪種車型,相信很多人願意為這款車的“精緻感”買單。不過,既然是小車,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還是偏向兩廂版,雖然,我已經不年輕了,但在這臺小車上,我找到了年輕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