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中國服役年限最長坦克國產坦克59式?

那些心酸的日子


59式,59改,59魔改,59超魔改,59超超魔改,無論怎麼改,永遠都離不開那熟悉的五對負重輪。這是一個勵志的故事,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這是一箇中國坦克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故事。沒有傳奇的59式,就沒有中國坦克工業,也沒有現在的無數新武器出現。

下面讓我們一起回看歲月細數59傳奇,還有那無數艱難歲月。

59 式中型坦克,蘇聯 T-54A 坦克的中國仿製型號,也是中國第一代主戰坦克,最早一批59式坦克,在50 年代末裝備解放軍陸軍,從50年代末,一直到80年代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主戰坦克,59式戰鬥全重約34噸,規定乘員4人,最大時速50公里每小時,續航里程560公里。武器包括1門100毫米線膛坦克炮,射速7發/分分鐘,1挺12.7毫米高射機槍和2挺7.62毫米機槍。並且配有紅外夜視儀。車體頭部側面裝甲較厚,炮塔成流線型,因此具良好抗彈能力。


解放軍裝備 59 式後,一直堅持不懈研發新坦克,可由於家境不富,底子薄,長久以來只得不斷生產 59 式還有59式延伸出來的各種改進型。

最後因為改進型實在太多,特別是對各種炮塔還有外形的大規模魔改,使得外形變化實在太大,最後引發出一個笑話,那就是蘇聯人都不認識的59式。(下圖蘇聯原裝T54)

看上去是一個笑話,卻飽含著中國軍工人的無奈。

也因為59式坦克改進型過多,普通軍迷們,很難從坦克外部,識別出是不是源於 59 式,最後,有一個機智的軍迷發現了共同點,那就是無論59式怎麼改都是五對負重輪。因為這一重大發現,中國所有坦克相關武器裝備出現以後,人們第一眼就是先看負重輪,如果是五對負重輪,就知道絕對是59的又一次魔改,最後匯聚成一句話,遠看外觀嚇死人,近看五對負重輪。

那麼59式,到底有多少延伸坦克出現,我們這裡可以列舉出一長串。

59式,59-1中型坦克WZl20A,59-2中型坦克BWl20B,59-2指揮坦克BWl20B,59掃雷坦克、59改中型坦克B59G,59-2A式中型坦克,59式BWl20K、59式BKl940,59式ZTZ59D,59式WZ120C,以上還只是59式部分改進型。

看花眼有沒有,其實69式也是59式改進型,只不過經歷魔魔魔魔魔改後,成了一款,除五對負重輪外,完全不一樣的坦克,而更加傳奇的是,59超級大改之後的69式,挽救了中國坦克工業。

我們將時間拉回80年代,1980年9月22日,兩伊戰爭爆發,伊朗伊拉克開始長達8年的邊境戰爭。戰爭爆發後,因為伊朗和伊拉克自身國防工業薄弱,就必須從國外進口大量武器裝備。因為中國武器價格低、操作易,戰爭期間雙方都大量購買中國武器。


這場遠在西亞的戰爭,對80年代中國軍工來說,簡直是“及時雨”,80年代初改革開放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歷史時期開始,國家開始大規模量縮減軍備,提出“軍隊要忍耐”的口號。

所有的軍工企業都失去了國內軍火訂貨,中國軍工企業在當時可以說處於崩潰邊緣,這時因兩伊戰爭送來的軍火訂單對困難的中國軍工廠無疑是雪中送炭。

其中首先購買中國坦克是伊拉克,伊拉克因為有石油,而非常有錢,完全可以購買更好的法國,蘇聯德國坦克,可是歐美國家武器性能雖好,但對人員要求很高,需大量高素質操作人員和完善的維修保養人員,然而伊拉克在戰時卻無法建立這種體系。因此,伊拉克看中了中國坦克。


中國首批賣給伊拉克的就是59式坦克,這批坦克對伊拉克而言,就性能來說已經落後,只能應急。

後來伊拉克又看中中國69式坦克改進型69II,並開始大量採購。這種坦克就成了中國80-90年代軍火貿易和軍援的主要坦克,69II的性能相對不錯,而且價格便宜,操作簡單,對乘員要求很低,維修保養也簡單方便。這正好是伊拉克軍隊所需要的,伊拉克得到這些中國坦克後,就馬上投入兩伊戰場。

投入戰爭必有損失,戰時69式坦克也被伊朗繳獲不少。

伊朗在繳獲了伊拉克使用的中國坦克後,發現這些坦克操作簡單,正好符合伊朗軍隊缺乏高素質人才的需求狀況。於是也開始向中國求購。中國答應賣給伊朗坦克和火炮等武器。雖然答應賣,但不能公開賣,於是伊朗就找朝鮮當中間商。這樣,即便暴露也非中國責任,朝美早交惡,根本不怕美國和西方制裁。

這樣一來,兩伊戰爭的交戰雙方就都用上了中國的69式坦克。

兩伊戰爭打了八年,中國也賣了八年的軍火給這兩個互相廝殺的“難兄難弟”。當時,中國生產武器和彈藥的企業都發了大財,據617廠廠史記載,80年代短短几年,617廠靠出口外貿坦克創匯10多億美元。在當時看,這可是一筆可觀收入。


也正因為這筆鉅款,中國各個坦克軍工企業才度過80到90年代的經濟危機時刻,也是因為這筆鉅款,中國軍工企業才有財力進行下一代主戰坦克的研究。才有了後來的各種不同型號坦克的出現。

所以你問我如何評價59式,和59式坦克的各種改進型號,我只能說,這是一個勵志故事從模仿開始,中國坦克工業從無到有,這是一個悲傷故事,從無到有,卻沒有技術我們只能不斷魔改,這是一個傳奇故事,因為不斷魔改,69式橫空出世,在最困難的時候依靠出口挽救了中國坦克工業,後來中國的無數新坦克裝備無不要感謝59式69式,感謝伊拉克,感謝伊朗。

最後致敬59式,致敬69式,致敬所有的魔改,最重要的是致敬所有中國坦克人。從無到有由弱到強,你們辛苦了。


阿斗不傻


很多人可能不相信,這款仿製自蘇聯T-54A、歷經六十年滄桑的第一代主戰坦克除在巴基斯坦、伊朗麾下仍有服役外,我軍也還保有一定數量的59式主戰坦克!

記得局座在一次訪談中提到:他去陸軍某部會老友,發現車庫中竟然還有許多59式;於是他便問老友:這些“老傢伙”還能用嗎?結果令他吃驚的是:老友直接給自己來了一次59式緊急拉動!

由此可見,我軍目前在役的這批59式不僅仍在使用,而且機動性能還很出色。但話又說回來,全球範圍內坦克的更新換代突飛猛進,59式即便再怎麼“魔改”,也已經難擔現代化戰爭的“挑梁”重任!所以,目前還在陣中的這些59式大都被用作“教練車”。

當年受限於經濟、工業、技術等多方面原因,我們的絕大多數武器裝備都走的是“先引進、再仿製,後研製”的思路,主戰坦克也不例外。尤其是50年代初期半島爆發戰爭後,為了應急不得不大量採購蘇制坦克;其中就包括T-54/A型。最終,出於長遠考慮,T-54A被確定為仿製的參考對象。

雖然是仿製,但由於我們當時的技術水平還不足以大修大改,所以59式相較T-54A的變動並不是很大:外形、結構、動力等幾乎都與後者如出一轍。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將59式主戰坦克視為輕改後的T-54A。

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而言,59式雖然算不上是一款出類拔萃的主戰坦克,但也是優劣分明:簡單的結構讓駕駛者容易上手、操控;日常維護簡單;造價相對低廉,符合當時的經濟能力等。

但其火力、裝甲防護等在改進之前確實算不上出色,只能說是中上等,而且如今已嚴重落後於當前先進坦克。所以,當年大批量生產的“五對輪”目前也就被當作坦克駕駛員的訓練車;當然,必要的時候也能在局部衝突中發光發熱。

我是軍武最前哨!


軍武最前哨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大家看看駕駛59式坦克是什麼感覺

這六種人幹不了解放軍坦克兵 來看看為什麼?

經常有人說,當兵有什麼難的,誰都能幹!還真不是這樣!如裝甲兵,一般人就幹不了。薩沙有個朋友是老裝甲兵,駕駛過59式坦克。用他的說法是,以前解放軍的裝甲兵不但要和其他當兵的一樣不怕死,更要不怕苦。怎麼個不怕苦?聽薩沙說一說吧!

1.怕冷的幹不了

朋友向薩沙回憶這麼一個場景。冬季拉練,裝甲兵要比步兵早起一個小時。為什麼?因為在零下20度的北方野外,坦克的柴油發動機必須提前加溫,不然根本不能發動。

它們摸黑爬上坦克的時候,裝甲凍得冰涼,一不小心還會黏住皮膚。

爬進去以後,開動加熱器半個小時以上,水溫和油溫才能達到水平。

倒黴的是,加熱器並不是空調,所以半小時後裝甲兵都凍僵了。

朋友說,他的眉毛上都能結冰,沒經歷過的人根本體會不到!

2.臂力不好乾不了

選擇裝甲兵,就相對會選擇有力氣的。為什麼?因為沒力氣駕駛不了以前的坦克。

59式坦克基本純機械傳動,沒有助力裝置,掛個檔都要用吃奶的力氣。朋友說,拉一次操縱桿相當於在健身房舉10公斤的啞鈴。關鍵你還不是拉一次就算了,只要坦克變向你就要不斷的拉,有時候直接用腳踹。一次拉練下來,手臂又酸又疼,連工具包都要拿不動了。

有意思的是,當年解放軍海陸空三軍都有女兵,卻沒有聽說過有女裝甲兵。以女性的體力,就算是鄭海霞那麼高大的,怕是也支持不住。

3.體力差的幹不了

以前坦克沒有空調一說,尤其演習時候所有窗戶關閉,坦克溫度很快就上來了。

朋友的部隊駐地夏天很熱,長期拉練期間又加上發動機的熱量,坦克裡面高達40多度。一天搞下來,直接可以從靴子裡面倒出汗水來。

朋友部隊來過一個四川的小兵,參加幾次拉練,就在坦克裡面暈倒了兩次。雖然這個小夥子很勇敢,也原意吃苦,實在體力不佳,幹不了這個,最終轉而做維修工作。

4.喜歡安靜的幹不了

59式坦克噪聲是有名的,平均也有120分貝。

120分貝什麼概念?現在色狼很多,一些女孩買了電子噪聲防狼器。這種防狼器可以在夜晚發出極高的噪聲,嚇走色狼,也可以向周邊群眾求助。這個防狼器的聲音有多響?也就120分貝而已。

大家想一想,坦克的噪聲有多可怕!當年坦克帽是很笨重的,但每個裝甲兵都要帶。

其一就是防止噪聲。朋友最早進部隊的時候,曾經嫌麻煩不帶帽子,結果晚上回到營房,戰友說什麼都聽不清楚,聽力受損了。休息了幾天,好不容易才恢復過來,此後再也不敢不帶了。

由於噪聲大,坦克裡面成員互相說話是不容易聽見的,即便你扯開嗓子大喊。坦克帽裡面都有簡易通化裝置!離了這個裝置,尤其在開炮的時候,成員互相壓根就沒法溝通。

5.個子高大的幹不了

薩沙這個朋友是個小個子。雖然沒問過他多高,目測最多不超過1米65!

他的說法是,裝甲兵尤其是駕駛員,都要小個子。

為什麼呢?駕駛艙狹窄,大個子鑽進去都困難。就算勉強鑽進去了,活動困難,時間久了人就受不了!

駕駛員基本都是小個子,蘇聯也是一樣。蘇聯很多傘兵空降戰車駕駛兵都只有1米6多一點。毛子男人都比較高大粗壯鑽不進去,只能去加盟共和國的哈薩克斯坦這些地方招兵。

雖然要小個子,卻要有力氣的小個子,也就是中國人所謂的車軸漢子。原因上面已經說了,苦了這些小個子駕駛兵了!

6.鼻子靈的幹不了

坦克一開,裡面各種味道混合。尤其一開炮,味道刺鼻,老兵都很難忍受。新兵剛進坦克頭幾天,基本都被燻得頭暈腦脹,都不想吃飯。鼻子太靈的人,不適合幹這行。

7.保養工作要人命

朋友說,老兵不怕拉練,就怕保養。當年的坦克很落後,有的零件都幾十公斤重。

一級保養就要2到4個小時,拉履帶、搬電瓶、擦炮管,一整套搞下來,人就累的半死了。

他說最累的是搬電瓶,一個電瓶80斤,一輛坦克4個,每個裝甲兵搬一個。一趟下來,人累的不想動。

最煩的是擦炮管,一擦就是大半天。

相比今天如同卡車駕駛感受的新式坦克,當年59式坦克駕駛兵是不敢想象的。更厲害的是,駕駛這種坦克並不是單純的訓練,還參加過中越戰爭這種實戰,為祖國立下了大功。

薩沙想說的是,當年解放軍的裝甲兵真的不容易,大家應該給他們喊一聲“好”!


薩沙


由老大哥特54A型改進的特59坦克,服役已經60年了,真正的爺爺輩了,已是花甲之年。

目前,特59各類坦克,依然是國內陸軍裝甲部隊保有量最大的坦克,一些自行火炮也採用特59坦克的底盤,既消耗大量的特59底潘,同時也可節約研發費用。


幾十年了,特59坦克已形成了系列產品,有特59D、特59G、特59型120等不下十餘種,延續了特59坦克的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特59坦克僅重36噸,屬於一款中型坦克,具備重量輕、火力猛、速度快、機動靈活的特點,在南疆衝突中,是我軍的主力坦克,在攻堅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雲南和廣西方向,起碼出動了數個坦克師,600輛以上的特59坦克,包括部分62型輕坦克,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將坦克投放戰場,收到了良好的戰場使用效果,特59是經過實戰考驗的中型坦克。

當然,以現在的眼光來看,特59坦克畢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的水準,特別是初期產品,基本上沒有空調系統,真是苦了戰車駕駛員。



夏季車內溫度能達到50度,曾發生過伊拉克士兵在訓練時,因為溫度過高而悶死的事故,所以特59的車組乘務員都是好樣的。

此外,初期裝備的100毫米坦克炮,已不具備抗衡北約新型主戰坦克,畢竟兩者之間有明顯的技術代差;裝甲也比較薄弱,易被火箭筒擊穿,難以阻擋反坦克導彈的攻擊。


儘管軍工對其進行了魔改,後期的特59安裝了改進自北約的120毫米坦克炮,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安裝了簡易的火控系統等。

但再怎麼魔改,遠看威風凜凜,近看依然是五對輪,畢竟整體已經落後了,似乎已無魔改之必要。

但國內軍工卻給了軍迷以驚喜,對大量的特59進行了無人化改造,這是一條康莊大道,特59有了非常好的出。

現在,國內超過5000輛的各型特59坦克,就有了好的歸宿-戰車無人化,將依然發揮餘熱,廉頗老矣,尚能食飯,甚喜甚喜甚喜。

本文由“國平軍史”發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