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南客家美食有哪些?

希里亞搞笑


歷史原因與地理原因使然,客家菜以“油膩、鹹、重口”為主要特點。客家菜,壹周君瞭解的不少,別的先不說,壹周君對那寧都肉丸情有獨鍾。

寧都肉丸是江西贛州寧都縣的名菜,豬肉丸、魚肉丸是兩大頭牌。寧都肉丸貴在一個字韌,入口的勁道讓人不由地讚歎。肉丸好吃,是因為做肉丸的時候步步講究,多少肉配多少紅薯粉都得嚴格把控著,不然肉丸的柔韌度不是恰到好處的。


贛州小炒魚,是贛南客家菜餚之代表。小炒魚的特別之處就是它帶有一股醋香,與其他地方的炒魚相比別具一格。小炒魚的口感是外酥裡嫩型的,用料為鮮草魚,剁成塊狀和生薑、蔥、紅椒等一同炒制。去過贛州的胖友應該聽說過“贛州三魚”,這小炒魚就是其中之一。


四星望月在當地是名菜,毛主席率領著紅四軍轉戰到贛南時還特地點名要了這道菜。四星望月就是當地俗稱的“興國粉籠床”,是源自於興國縣的一道客家菜。看似一個小籠,其實這道菜可以粉魚、粉肉、粉雞鴨、粉番薯、粉土豆等等,籠周圍有四個小菜碟圍著,有一種“四星望月”的既視感。

吃過豬肉脯、牛肉脯,魚脯聽說過嗎?這也是一道贛南的風味名菜,魚肚襠洗淨之後切塊醃製,醬油、醋、白糖等調成滷汁。醃好的魚塊下油鍋炸成金黃,然後再與滷汁一同下鍋,收汁以後撒上蔥花蒜泥等出鍋即可。



釀菜是客家菜最為普遍的一種,比較著名的有釀苦瓜、釀茄子、釀豆腐,這三者還被稱作是“煎釀三寶”。


武漢壹周


贛南是江西南部現屬贛州市管轄,是歷史上客家人的重要集散地和當今客家人最大的聚居地。

兩宋時期,贛南風水術興盛,名流輩出,如廖媛、謝世南、賴文俊、劉潛、傅伯通、鄒寬等人。

贛南客家美食有


鐵男春秋


三杯雞 三杯雞是江西傳統名菜,為北京奧運會指定菜品,起源於寧都。相傳有一戶農家,姐弟二人相依為命。因生活貧困,弟弟要外出謀生。臨行前,姐姐將家中僅有的一隻母雞殺了,剁成塊,連同內臟裝在砂缽裡,苦於無調料,只放些米酒、豬油和醬油與雞同煮。不料燒沸時香氣四溢,驚動了在官府做廚的熊某。他登門拜訪品嚐了一塊雞肉,其味甚美。熊某當即求教,並加以改進和完善,用於酒宴,深受讚譽。從此,三杯雞名揚四方. 此菜色澤醬紅、原汁原味,味香骨酥,油而不膩,醇香誘人,酒飯皆宜。因其烹製時不放湯水,僅用米酒一杯,豬油一杯,醬油一杯,故名三杯雞。

四星望月 1929年4月,毛主席從井岡山來到興國縣。興國縣黨組織領導人陳奇涵、胡燦、肖全芳等同志到興國百年老店“黃隆順”宴請他,大廚梅春鳳為毛主席做了四個炒菜、一個米粉魚。毛主席品嚐後大加讚賞。主席問此菜叫什麼名字。答“家常菜,沒啥正名字。”陳奇涵遂請毛主席為此菜命名。毛主席指點此菜,說:“你們看圓蒸籠像月亮,四個碟子像星星。我看就叫它‘四星望月’。”\n 眾人一致叫好。此菜流傳至今,已成為贛州客家名菜。 四星望月做法簡單,先將鮮魚肉切成薄片,拌好油鹽料酒,芋片先入鍋蒸熟,再鋪上魚片,澆上一層生薑、辣椒、芝麻擂成的糊汁,蓋好蒸透,和竹透一起上桌。籠蓋一揭,熱氣騰騰,香、辣、鮮味撲鼻而來,令人口舌生津,食慾大開。

紅軍燜鴨 1933年,一位二十出頭的紅軍女戰士肖月華在江西瑞金與共產國際派來的軍事顧問李德結婚,承擔起了照顧這位洋顧問生活的重任。李德歷來喜歡吃鴨子,肖月華就養了一群麻鴨,經常煮鴨子給李德吃。一次肖月華煮鴨子的時候發現鐵鍋破了,情急之下臨時用一隻燉藥的泥鍋來燜鴨子。不料歪打正著,鴨子熟後肉香伴著微微的中藥氣味沁人肺腑,令人垂涎,李德吃後大加讚賞。肖月華此後便一直用這隻泥鍋燜鴨子,並在鴨肚內塞進一些甘草、枸杞、黨參等滋補中藥,使燜好的鴨子既有滋補作用又更加香嫩爽口。從此這種鴨子的做法便在瑞金逐漸推廣。因這種烹飪方法是女紅軍肖月華所創,所以人們就管這道菜叫“紅軍燜鴨”。 “紅軍燜鴨”先用醬油將鴨子醃一下,將中藥及生薑、蔥等放進鴨子肚子,放進乾鍋燜三個小時。具有香醇潤滑的口感,滋陰補腎的功效。
興國米粉魚 興國米粉魚系江西省興國縣傳統風味菜餚,歷史悠久。早在土地革命時期,陳奇涵同志曾以此菜和其它四小菜招待毛澤東主席,毛主席稱其為“四星望月”,流傳至今。興國米粉魚是江西菜菜譜之一,以草魚為製作主料,興國米粉魚的烹飪技巧以蒸菜為主,口味屬於鹹鮮。興國米粉魚的特色:色澤金黃,清香濃郁,肉質嫩滑,味鮮辣,無腥味。興國米粉魚以草魚、\n 秈米粉(排米粉)為主料,輔以秈米粉(幹、細)、生菜(團葉),用鹽、 味精、 姜、 甘薯粉、 小蔥、 醬油、辣椒醬、 \n菜籽油等為調料。製作出味道鮮美的興國米粉魚。操作時如墊底的沒有粉幹(即米線或米粉),可用黃豆芽、包菜葉、油腐皮等,但黃豆芽須先煮熟或蒸熟再調味。如調味料中沒有新鮮紅辣椒,可用贛州地區南康辣醬。
小炒魚 小炒魚是明代凌廚子首創的地方風味菜。王守仁(王陽明)在贛州任巡撫時曾聘凌廚子做菜,凌得知王愛吃魚,為顯示自己的烹飪技藝,經常變換魚的做法和口味。有一次凌炒魚時放了些醋-贛州人稱小酒,別具風味,王吃後十分高興,問這道菜叫什麼名字。凌靈機一動,心想這是小酒炒魚,何不稱其為小炒魚呢?於是隨口應道:“小炒魚”。這道菜也就因此得名,後來成為了南康的特色菜。爆炒石魚 石魚又名千年石魚,是生長在上猶高山清水湖泊的一種虎科幼魚,因頭部有石粒狀物質而得名,陡水、龍潭、南河、仙人陂、羅邊等五大庫湖是上猶石魚的主要產區。乾隆年間,這裡的石魚曾為貢品,被皇室所珍愛。
銀魚炒蛋 上猶良好的水質孕育了營養價值極高的銀魚,營養學家普遍承認它是“長壽食品”,是“水中的軟白金”。銀魚燜蛋不但富含蛋白質尤其是必需氨基酸,營養價值很高,而且能滋陰潤燥、養血安胎。味道鮮美,深受遊客喜愛。寧都肉丸 寧都縣是個客家遷徙之地。為逃避中原戰亂、飽受遷徙之苦的寧都客家人,期盼著太平盛世,渴望舉家團圓,永享安樂寧和,特地製作了一道地方特色突出、且帶有濃厚喜慶色彩的風味美食,那就是圓圓的客家肉丸。寧都肉丸中的豬肉丸和魚肉丸是寧都客家過年或辦喜事必做的一道菜,意指團團圓圓、美滿幸福。\n 寧都人做肉丸很講究,多少肉放多少澱粉,都得用稱稱好,放多了做出來的肉丸韌度不夠,放少了肉末的粘結性不好,容易散開不成型。一般是一斤肉放三兩紅薯粉。豬肉一般取豬的前臀肉,因為前臀肉更細弱。加工工序也很講究。將肉放置在用石鑿成的墩窩(有點象北方人用來做年糕的工具)裡,人們手持大大的木捶,輪流著直到把肉墩成肉末,墩好後,按先前稱好肉的重量,按剛蒸好的豬肉丸比例配好紅薯粉,調水倒入墩窩中,與肉一起攪均。最後舀起盛在大盆內,放置一個半小時左右。這時可以開灶生火燒水,待鍋內水沸騰,一手將肉丸漿從手心擠出一個個丸子,一手拿調羹將丸子放下水中煮。為防止調羹粘上丸子,可用碗盛一碗清水,每次接丸子前沾一下水。待丸子都浮上水面,寧都肉丸就確定煮熟了。現在,由於用手工墩肉很費勁,寧都機械廠開發研製了專門的肉丸機,製作時間大大減小,不過,寧都人還是喜歡和回味用手工墩肉製作出來的寧都肉丸。
信豐蘿蔔餃 餃皮透明滑潤,餡肉香辣味鮮。將白蘿蔔切成塊狀,煮至八成熟,撈起瀝乾剁成泥狀,配以油、鹽、醬油、辣椒粉、味精、蔥花等佐料。入鍋快速翻炒,待出味時,用澱粉勾芡,成半糊狀時出鍋。再將豬肉、魚肉切成指甲大小的薄片,拌上醬油、味精。以上餡料備好後,再進行擀皮。擀皮時,先將薯粉倒入加熱的鍋中,加適量冷水,待水沸後用鍋鏟快速拌勻,起鍋時,將粉倒在案板上,反覆搓勻,最後搓成長圓條,掐成小臍,然後用擀麵杖擀成圓皮。包餃時,一手託皮,一手執蓮花刀把蘿蔔餡下臍中間,再下魚、肉各一片,然後包成月牙形的餃子,入籠用旺火蒸15分鐘即成。
黃元米果 客家人的傳統食品---黃元米果,它是以贛南本地產的糯性“大禾米”為主要原料,是贛南客家人十分喜愛的食品和送禮待客的上等佳品。黃元米果歷史悠久,早在明朝正德年間就被列為貢品。黃元米果原用大禾米加工而成,黃氣香質軟。60年代後多用粳米精製,工序繁瑣。現各地均改為機器製作,每年臘月均有黃元米果上市。製作黃元米果要先用柴灰加開水過濾成灰水,冷卻後浸米一夜,次日用甑蒸熟成飯,再將飯拌灰水,攤開晾乾後又蒸熟置於大石臼內,用硬雜木棍搗爛成團,起碓後,用手揉搓均勻,切塊做成各種形狀的米果。機制黃元米果盛行後,民間仍有少數家庭在冬季手製黃元米果。做好的黃元米果色黃味鮮,通常用灰水浸沒,藏於缸中,可留至來年夏天。有的切碎曬乾,再用沙炒或袖炸,做成各種類型的果品。具有柔軟細嫩、薰香味鮮、爽口久藏的特點。
燙皮 以大米加水磨成漿,置於簸箕內,搪成薄漿,入鍋內蒸熟即可食,可隨意加佐料或置漿內一起蒸熟。其價廉味鮮,有的用油炸,有的用沙炒,常為迎親送客佳品。其中,良生燙皮在2011年“創贛菜品牌四百工程”活動中,被評為中國贛菜名點(名小吃)。信豐蘿蔔乾 信豐蘿蔔是江西省信豐縣歷史悠久的一個地方品種,因其肉質鮮嫩、甜脆無渣而備受消費者青睞。信豐蘿蔔早在清代乾隆年間就開始種植,距今已有200多年曆史;到清代光緒年間,一些商販把信豐蘿蔔乾銷往東南亞國家和我國的香港、澳門等地;民國時期,信豐蘿蔔產品開始大規模生產;據《信豐縣志》記載,1952年至1953年,信豐蘿蔔乾還被運往朝鮮,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的戰地菜餚之一,為抗美援朝、保家衛國運動作了一份貢獻。信豐蘿蔔乾俗稱“香乾蘿蔔、腳板蘿蔔”,是信豐傳統名產,具有悠久的歷史。食用可生可熟可醬可醋,具有順氣、消食、化痰、平喘等功效,其甘香嫩脆的獨特風味是人們佐餐的理想佳味食品。信豐白蘿蔔呈橢圓型,皮肉均為雪白,肉質細嫩,甜脆爽口,不易空心。用來炒辣椒、炒肉片、炒魚或與肉燉湯,別具風味。而經日復醃漬曬加工的香乾蘿蔔,色黃,柔軟,肉脆細嫩,鹹淡適度,濃香撲鼻,風味獨特,耐儲存,便攜帶,是日常用菜和上等佐料。信豐蘿蔔加工產品現已多樣,有用白蘿蔔改塊為條,再配以適量的味精、辣椒、香料等,增製出多味蘿蔔條、白雪條等新品種。
豆巴子 江西贛州客家小零食,屬於膨化食品,原料以黃豆、麵粉和米粉為主,油炸而成,呈現圓餅,黃豆點綴在上面,入口鬆脆酥香,也叫月亮巴。有贛州南康人作打油詩一首來描寫豆巴,將豆巴描述成“黃金脆”,詩: 《黃金脆》 豆綴圓餅色燦爛,恰似寶珠落玉盤。 入口酥脆心舒暢,食之七日戀餘香。 詩人的這首打油詩,以黃金脆為詩歌名,詩名即詩眼,三字即道出了豆巴這一贛南特產,金光燦爛、酥香嘣脆的特點,同時用“寶珠落金盤”生動地形容出了豆巴的外觀特徵,最後一句更是道出了詩人自身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南康人,對豆巴的無限眷戀。
毛薯酒 江西著名小吃,屬於大餘傳統的具有濃郁地方風味的待客佳餚,此酒香甜可口,活血補氣。2011年“創贛菜品牌四百工程”活動中,毛薯酒被評為中國贛菜名點(名小吃)。會昌豆乾 歷史上的乾隆皇帝曾經三下江南。一次他親率幾位近臣,微服私訪,來到山城會昌,這位天子喜愛山水風光,也喜歡附庸風雅,隨處賦詩填詞。他看到會昌雖屬僻地,卻風光旖旎,野趣天然,於是遊興大發,一行人隨意玩賞,競走人驛道邊上的一處深山。“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但見山中一幢草屋,炊煙裊裊。此時眾人肚中飢餓,便顧不得體面,闖入這戶人家。這家主婦熱情好客,雖不知來者身份,還是一邊端水讓眾人洗臉,一邊張羅做飯。近臣發話說:“我們餓了,快去辦十二道菜來。”主婦含笑應允。轉眼間,飯好菜香。桌上端放三大碗菜:一碗蒸蛋,一碗青菜拌豆腐,一碗醬乾絲。乾隆皇帝一行人吃慣山珍海味,何曾見過這等山村小菜?皇帝指著蒸蛋問:“這道什麼菜?”婦人回答:“滾凍。”滾燙而能“凍”結,有趣!天子頷首。婦人指著另兩碗菜逐一介紹:這叫“白日青天”,那叫“龍鬚”。那位近臣卻仍顯擺,問:“婦人家,我吩咐你辦十二道菜,為何才有三道,是不是怕我們沒有銀子?”主婦指著蒸蛋中的韭菜說:“韭菜加蛋,不就是十菜!”近臣啞然無對,天子龍心大悅,連稱“甚妙”。飯畢,主婦不收銀子,還特意送上一包豆乾。乾隆皇帝龍顏一笑,吩咐近臣研墨鋪紙,御筆揮寫一首七絕回贈。乾隆皇帝回京後,將豆乾與太子和眾妃分享。太子連稱“佳品”,過口不忘。太子即皇位後,廟號嘉慶。嘉慶皇帝談起會昌豆乾,言辭中不乏讚語。撫臺暗記心中,回贛後指令下屬進貢。那時豆乾尚無保鮮技術,撫臺便沿江附設專遞。可憐幾多船伕日夜兼程,苦不堪言。由於山裡人家不識字,終歸把乾隆皇帝書寫的墨寶弄丟了,然而,民間傳說卻象豆乾製作技藝一樣,一代一代流傳下來。\n 會昌豆乾選用優質大豆和天然香料,經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精製而成。它富含人體所必需的腦磷脂、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集香、鹹、辣、甘於一體,吃用方便、保質保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吃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是江西地方名產,有數百年曆史,歷史上曾被列為貢品。採用青、黃豆作主要原料,加入上等醬油、茴香、八角、甘草、沙姜等磨製而成。材料製作精細,比例妥當、火候適度,醬幹光亮透明,堅韌、多味、香口,它富含人體所必需的腦磷脂、胺基酸和各種維生素,集香、鹹、辣、甘於一體,吃用方便、保質保鮮、風味獨特、營養豐富,吃後口齒留香,回味無窮。
玉蘭片 玉蘭片是用鮮嫩的冬筍或春筍,經加工而成的乾製品,由於形狀和色澤很像玉蘭花的花瓣,故稱“玉蘭片”。為春季油炸糕點。它口味清雅,脆而易化,為老人和兒童所喜愛。每年“冬至”到次年的“清明”是這裡採收竹筍、加工玉蘭片的最好季節。\n 人們把竹筍挖出, \n抖掉泥沙(不能水洗),砍掉老蔸,然後將整理好的竹筍帶殼放入木甑內蒸。蒸時火候要均勻,生熟要適度。蒸好後取出陰乾,剝去外殼,再放入篩內進行烘焙。烘烤時要注意火力,\n 並隨時翻動,以免烤焦。經過50多道加工工序後,便是半成品玉蘭片了。將半成品放入大桶內, \n以每100斤加清水30至50斤,浸泡一小時左右取出,濾去水分,最後放進燻磺箱內悶蒸 \n一晝夜,取出就是成品玉蘭片。玉蘭片燻磺的目的不單是為了色白,更重要的是為了殺菌防黴,便於貯存。若跑磺,會造成黴變。
陽埠腐竹 腐竹為陽埠鄉傳統特產,因此陽埠鄉也被譽為“江南腐竹之鄉”。從明朝至今已有五百餘年的歷史,清代曾被選為朝廷貢品。在陽埠,家家戶戶加工腐竹,全鄉年加工腐竹產量達到1000噸以上,所生產的“陽埠牌”腐竹,選用優質大豆為原料,以傳統工藝精製而成,具有色澤潤黃,營養豐富,鮮嫩可口,味道純正,包裝精美的特點,是家庭、賓館的美味菜餚,饋贈親友之佳品。“陽埠牌”腐竹蛋白質含量達50%以上,脂肪含量低,不含膽固醇,不含任何色素、添加劑和防腐劑,經常食用可降低膽固醇,軟化血管,健美養顏。該產品在江西省98食品展銷會上被評為“全省優質產品”。陽埠鄉位於江西省贛州市贛縣的東南部,距贛州市三十五公里,距贛縣縣城四十二公里。
狀元肉 狀元肉又名荷包胙,相傳,清朝乾隆年間戴衢亨中狀元后,大擺宴席謝請四方鄉鄰。因為講究“狀元”席的排場,廚師們就用本地荷葉把經過料理後的豬肉包成“狀元帽”的形狀,蒸熟後就成了一道色澤金黃、荷香濃郁、肥而不膩的佳品菜餚。南安板鴨 大餘著名傳統特產,正宗板鴨,弛名中外。具有瘦肉甘香、肥肉不膩,鹹淡適中,形、色、香、味俱佳的特點,是席上佳餚和饋贈佳品。南安板鴨曾獲巴拿馬世界博覽會金獎,首屆中國食品博覽會金獎,被認定為江西省著名商標、名牌產品和中國馳名商標。2010年“南安板鴨”又新獲“中華老字號”標牌。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4a3500012fba1d7ef45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