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漢服到今天爲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人類從茹毛飲血到懂得用獸皮樹葉遮身防寒是很大的進步,但還算不上是文明的開始,自從懂得了穿著服飾,不但能遮羞還具備審美觀時,這才是人類文化的開始,中華民族自從三皇五帝到清朝結束,已經有了幾千年非常成熟的漢服文化體系,但當下也有些人很是崇尚中國以前的漢服,大多都是受影視劇裡服飾的影響,其實影視裡的服飾是有現代修飾的成分,不妨瞭解一下我們祖先在各個朝代的服飾文化及其演變。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在原始社會就不用說服飾了,維持生存是日常重要工作,也只是出於本能才用樹葉獸皮防寒,那時也沒有審美觀念可言。據出土文物考察,在原始社會後期的山頂洞人,開始有了用骨針縫製獸皮製作衣服,並根據皮的大小也有了不同的款式,而且懂得了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繪出不同的圖案,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後來考古專家陸續發現,在夏朝時期已經有了服飾文化,還懂得了養蠶抽絲紡織,並且在圖案和染色上也有不同,款式也開始有了多樣化。據文獻記載,那個時代顏色大多以青色為主,可能是因植物染料青色居多的原因,但統治階級的服飾和平民就有了差別,在款式上要寬鬆一些,顏色以黃色為珍貴的象徵,總之都還是很簡單的穿著,不得不提的就是我們祖先在那個時代就發明了絲綢。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到了商朝時期,最明顯的服飾文化就是階級服飾差異化越來越大,平民與貴族、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形成了鮮明的等級和規章制度。在那個時代,貴族就有冠戴、髮簪,在服飾的顏色、樣式、花紋上也做了等級劃分,衣和裳也有了相應的變動,上衣叫衣,褲子叫裳。貴族開始有了長袍,一般還是以黑色居多,也有了黃色、白色和紅色,在款式上也開始有了對襟、斜襟、交領、圓領、短領。總體上還是比較簡單化,所謂的圓領和長袍也並非象現在的圓領和長袍。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在周朝至春秋戰國時期,紡織業相對發達了許多,在紡織技術和染色技術也有了新的發展,春秋時期的中華文化在諸子百家中不斷興盛,禮儀禮節也反應在服飾上了。不同場合,不同身份對服飾穿著也有講究,服飾文化也就有較大的差異:道家順從自然,儒家重禮儀服飾,墨家講究穿著必須在生活中方便實用,而法家注重服飾的質量。當時的楚風偏豔麗,花色也眾多,齊國偏愛紫色,在款式上貴族以大袖長袍為主流,平民還是以短小為主。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到了秦漢時期,由於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對以前各種法典制度,很多領域都做了調整和統一,服飾、衣冠也形成了統一的制度,朝服也分文官和武官,而有所不同。士兵以直襟短袍搭配方頭布鞋為主,官服也還是以長袍長衫為主,這也奠定了中華服飾文化的成熟體系基礎,一直到漢朝時代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是由於儒家文化的影響較大,非常重視《禮記》和《禮儀》,所以在不同場合的服飾也很講究,冕服、深衣、喪服、禕服等等,冕服就是皇帝的服飾,深衣是禮服,平民以短袍長褲為主,官服根據等級也有所差別。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文化產生很大的變動,由於胡人入侵中原,受到統治階級的影響,大量胡服也就影響了漢服的正宗體系。由於風氣不正,很多人不守禮儀,在穿戴上漸漸隨意了,把以前的漢服做了各種各式的改動,甚至把褲子也改成了上衣一樣很寬鬆,就像燈籠褲一樣,前一片後一片加兩根帶子的衣服也出現了,露胸露背的大領口用料透明,只有見客用的“鶴氅”保留著漢風。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的漢服得以恢復,仍然繼承了漢朝服飾風格,沒有太大的改動。以前的頭巾演變成了帽子,以至後世人所說的烏紗帽;漢朝的圓領袍在領口上也做了改動,有了專門的領子,並不是以前的直接套頭衫;唐朝的襴衫就是漢朝的深衣,但長度只到膝蓋,並且兩邊也做了開衩,這一改動也就成了很多文人學子的喜愛。女裝以圓領袍和裙子為主,也有了對襟知衫領子也是各式各樣,也有了披肩,這種風格一直被後人所喜愛,在配飾上也很有了很多講究。唐朝的服飾文化有很大的進步,當時日本都來中國學習唐朝服飾風格,很多款式至今被人們所深愛。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到了宋朝無朝時期,服飾沒有太大的變化,基本上還是沿襲漢唐風格,圓領袍仍然還是人們的偏愛,只是把長裙縮短了很多,但是宋朝經濟文化發相對發達,生活條件也有改善,思想上也有所開放,人們對穿著了自然就講究了,這時就有女子的抹胸、裹肚。也就是類似於今天的胸罩和內褲,女子在頭飾上也有各式各樣的花冠,褙子就是宋朝發明的,褙子有長有短,有的長度過腰,有的長至腳跟。男裝基本上還是以漢唐為主,只是貴族在款式花色上有所改動。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到了明清時期,明朝朱元璋對服飾穿戴曾下詔:“衣冠悉如唐制”,所以大多還是繼承唐風,只是官服作了改動,男裝還是繼承了唐朝的圓領袍深衣為主,女裝比宋朝稍有保守,以上衣下裙為主,女子貴族比較盛行髮式,金銀首飾。到了清朝,傳承了千年的漢服文化,漢唐衣風被統治者統統斷送, 為了強化統治,就向漢人強制執行“剃髮易服”命令,在整個清朝時期從上到下把幾千年來的漢服文化體系全都葬送,在清朝兩百多年裡,人們也就慢慢淡忘了,後來民國時期崇洋媚外,也就有了西服。以至到今天,漢唐服飾文化也只能從影視中看到一些,但必竟是戲服,也未必能展現真實的漢唐之風。

千年漢服到今天為何成了兩根帶子加超短裙,翻開歷史慢慢看

當我們瞭解了中華服飾的發展演變以及各朝代的穿著風格後,筆者覺得漢唐風格還是很有韻味,既有文化內涵,又相對適合工作生活中的方便,對於現在很多女性穿著暴露,本人思想還是相當保守,露胸露背即不遮羞也不保曖,只能招引暴徒和肩周炎,歷朝歷代是很少見的,總而言之服飾文化是民族文化的象徵,時至今日當我們看到漢唐風格的漢服時,心中還是充滿著對歷史文化的尊敬,對於現在推崇服飾漢化,本人覺得還是要因時而異,因人而異,適合生活和工作中方便實用才最重要的。對此您怎麼看?歡迎各位發表你的觀點和高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