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妹妹,你背上還差了一個枕頭”

漢服運動一路風生水起,然而卻並非一帆風順,掌聲與讚美的背後還有冷眼和嘲諷。

周立波在《中國夢想秀》上對漢服表演者嘲諷不斷,服裝史研究專家蘭宇就此表示:“漢服是我們民族代表性的服裝,歷史文化深厚,周立波作為一個公眾人物這樣評價漢服是不合適的,這反映出他對民族傳統服裝的不瞭解。”

但是蘭宇也表示,“從表演角度來說,漢服表演呈現的狀態是合適的。但是,現實中你如果穿著漢服外出就顯得‘突兀’。”他強調漢服的推廣不能不講場合和條件,“它畢竟有著鮮明的歷史特徵,現在把漢服穿出去你自己也會覺得怪怪的,就像秀場的服裝。所以,傳承我們的服裝,是在一定的場合下推廣,既要體現傳承性還要符合時代的特點。”

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曾有幾位漢友身著漢服到王府井遊覽購物。當晚,一些國內網站的論壇上竟然出現了標題為《壽衣上街?改革開放多年,封建迷信上街》的報道。這樣的案例不勝枚舉,漢友“最愛阿九”表示,當她穿著雙繞膝曲裾(一種漢服)打車時,的哥告訴她,“妹妹,你背上還差了一個枕頭”。原來的哥是笑她打扮成日本人,還有路人乾脆直接說她穿的是和服,是日本人。

漢服究竟是會“嚇到路人”,還是一種點燃文化復興的星星之火?提倡漢服是一種防止“文化倒灌”的必要手段,還是隻是照貓畫虎的逢場作戲呢?

長春大學語言文字研究所所長、副教授金海峰說,現在人們提倡漢服,不僅僅是一件衣服那麼簡單,這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彭林也表示,中國人應好好挖掘並保留自己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否則會有更多“大長今”風靡全國,產生越來越多的“文化倒灌”。

該不該恢復穿漢服,支持者認為各民族的民族傳統服裝都是從古代發展過來的,這正是民族性與傳統性的體現。民族服裝存在的必要性並不能從功利的“穿了又能怎樣”的角度去定奪。漢服是漢族的傳統民族服裝,是民族傳統、民族文化的代表。漢族服裝又是漢族的文化的載體,推行漢服,有利於漢族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在現代恢復漢服十分必要。

不少漢服熱愛者也認為,漢服復興的背後承載著文化,是各項傳統文化的一個交匯點,可以影響人們對歷史的瞭解與興趣。漢服裡面包含著國學中的儒家道家精神思想,同時從審美學角度講,它也代表著中華傳統的美學視角,有很大的藝術價值。漢服的復興也會甚至影響當代的藝術文化。

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然而,當前的漢服運動確實多多少少存在重形式輕內涵、重衣衫輕文化、淪為復古服裝秀、人員素質良莠不齊等問題。

不少反對者指出,漢服的消失雖然是歷史原因,是一個非正常消亡的過程,但歷史是不能重來的。對於現代漢族來說,傳統漢服在日常生活中已經很難替代普通西方服飾,其中帶有濃重的歷史文化風格,難以融入現代社會。舉行傳統儀式也應該與現代社會接軌,要適應當今時代的生活方式。那種把漢服當作傳統文明的救生衣,用形式損害內容,無疑是緣木求魚的不智之舉。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漢服是從“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發展而來,主要特點是寬袍、大袖、褒衣博帶。它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傑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漢服還充分展現了漢民族柔靜安逸和嫻雅超脫、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審美情趣。

漢服運動淵源甚久。順治二年,滿清政權頒佈易服令,規定“官民既已剃髮,衣冠皆宜遵本朝之制”。剃髮易服,不僅破壞了漢族幾千年來自然而然發展、損益的審美、服飾,也讓大部分漢族的精神、骨氣在此後兩百年跌倒最低谷。

然而人們的鬥爭從未停止。語文改革活動家、文字音韻學家、中國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之一、著名思想家錢玄同,在出任浙江軍政府教育司科員時,親自穿上自制的“深衣”、“玄冠”,腰繫“大帶”前去上班。

黃宗羲,生前著有《深衣考》,死後留下遺囑“深衣斂”——送走漢族死者的,依然是漢服。章氏家族,歷代也要求“歿皆用深衣斂,吾雖得職事官,未嘗詣吏部,吾即死,不敢違家教,無加清時章服。”章太炎請友人縫製交領衣一件,上繡兩個“漢”字。此衣是章太炎一生最鍾愛的衣服,他在絕食抗爭袁世凱期間,曾在家書中寫道:“魂魄當在斯衣也。”

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小規模的漢服運動卻並未產生大的波瀾。知識分子在自己的圈子裡活動,民眾大多是文盲,拿著報紙也看不懂。政府不支持,官場、外交、社交等場合規定了另外的禮服。受了西方教育的,衣食住行都是西式做派;保守的,卻又是在懷念清朝。五四運動緊隨其後,知識分子們開始反傳統,被記載下來的那時候的歷史,已然一片瘡痍。再接著進入戰亂,一切重又歸零。

就好像蓮花的種子,在三百多年前的動盪之夜,滿池的荷花都被燒盡了,只有落到了淤泥中的蓮子保存了下來。一百多年前,發芽了幾顆,卻沒有得到遊人的重視和觀賞,悄悄了綻放,又悄悄的凋零。

直到2003年,民間人士王樂天先生第一次把漢民族的傳統服裝穿上了街頭。這件漢服是由薄絨深衣和繭綢外衣兩部分組成,不同於長袍馬褂的是,漢服沒有紐扣,全部都是繫帶。有人嘲笑,有人不解,王樂天坦然地穿過人群,走在鄭州最繁華的街道上。很快,新加坡《聯合早報》取材報道,報道中稱“絕跡了三百多年的漢族服飾,重現神州街頭”,引起國內外華人廣泛關注。由此,“漢服運動”也正式拉開了序幕。

2006年,來自武漢的516名18至20歲的男女學生,在東湖磨山楚城廣場舉行首屆漢服成人儀式,這也是官方首次參與的大型漢服禮儀。2014年,加拿大第一個由聯邦政府承認的非營利性漢服組織成立,又標誌著全球漢服運動的海外漢服推廣宣傳進入了正軌。

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隨著漢服運動的發展壯大,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人,峨冠博帶,行走於鋼筋水泥構築的現代城市之間,帶著衝動和夢想,希冀在“漢服復興”的口號下,以漢服為載體重新審讀華夏文化。

此時的蓮池經過重新修整,環境、氣候等等都適宜了,剩下的蓮子又再發芽,這次人們看見了。為了讓荷塘更加美好,還紛紛有更多的種子被投下,這才“連天荷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轟轟烈烈,看不到邊際。

“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當我登上那古老的城牆,當我撫摸著腐朽的柱樑,當我興奮的倚欄遠望,總會有一絲酸澀衝上喉頭,總聽到有一個聲音大聲地說:記得嗎?你的祖先名叫炎黃……於是百年之後的今天——我們懂得民主自由,卻忘了倫理綱常,我們擁有音樂神童,卻不識角徵宮商,我們能建起高樓大廈,卻容不下一塊公德牌坊,我們穿著西裝革履,卻沒了自己的衣裳……記住吧,記住吧,曾經有一個時代叫漢唐,曾經有一條河流叫長江,曾經有一對圖騰叫龍鳳,曾經有一件羽衣—— 名叫霓裳!”

這是在一篇在漢服吧點擊量極高的朗誦文,漢服擁躉常常能倒背如流。在全球化和本土化的當代,諸如APEC之類的國際活動會安排各國代表以民族服裝著裝,在一些國與國的特殊外交場合,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代表常常穿著民族服裝出席,以顯示自己文化的獨立。在奧運會上許多國家就以自己的民族服裝出場,而中國隊的多年以來身著西裝曾使海內外華人失落和尷尬。

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周立波調侃漢服“是朝鮮族服飾吧”、“走的是像援場一樣”很明顯反映出了現代人對於傳統文化的無知。“夢想大使”如此,何況眾人……

國人對漢服的排斥與誤解,主要表現為:一者,國人不識漢服,何為冠,何為冕,何謂笄,何為“右衽”,何為“高冠博帶”,都基本不知曉了;二者,許多國人誤以為馬褂和旗袍是漢服,實際上那只是帶有滿族民族風格的服裝。

自然,穿什麼樣的服裝,是個人自由;硬性地恢復維繫禮制的漢服,也可能會被質疑為文化復辟,是歷史的倒退。但是,之於我們的文化淵源,之於我們老祖宗的服飾傳統,我們還是要抱以敬畏、保護和傳承的態度。

通過推動穿漢服來弘揚傳統文化是青年人的一種民族文化的自覺。越是在全球化的狀態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認同,身份辨異。而服裝是人的第二張皮膚,人類服裝系統介於自然系統與人文系統之間,通過服裝系統來提升對民族文化的認知以及自身身份的認同和自信,這是一件好事。漢服運動是對過度洋化和盲目追趕西方時尚傾向的一種文化的反撥。青年人在尋找漢服,尋找中國式的東西,貼近人性、自然的東西,尋找失落的自我和身份。

“華夏復興,衣冠先行”,更期待能“始於衣冠,達於博遠”……

漢服,嚇到路人還是文化復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