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盛唐漢服

唐代,是中國最發達的時代之一。國家統一、經濟繁榮、文化興盛,服飾亦有了全新的面貌,整個歷史被後人稱為“盛唐”,而且也是日本和服的起源。佟麗婭在《國家寶藏》上,就為我們展示了這段著名的歷史。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盛唐女裝樣式之繁多,在整唐朝風格都不盡相同。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一、初唐:窄袖窄襦、長裙

  • 窄袖衫襦:上著袖衫,下著長裙,腰繫長帶,披帛長巾,足著高頭鞋、履。領型有對襟、右衽交領兩種。袖型為窄型,長至腕部,衣身僅至腰部,又短又窄。
  • 長裙:裙子特別長,最長時到達胸上處。用大帶繫結,用料大膽地選用紗羅等輕簿材質。當時如女的裝束可謂為薄、透、露,在其前後,這是僅有的一個時期。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二、盛唐:胡服、女扮男裝

女著男裝在唐朝最為盛行之事,女子穿上大丈夫、兄弟的衣服、衫等。女人們身穿圓領或折領、容袖、腰繫革帶,腳著黑皮靴。

所以現在的國外流行男朋友上衣,都是中國古人玩剩的。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三、中晚唐:寬袍大袖、長裙絲履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日本和服

和服(きもの,kimono) ,是日本的民族服飾。 江戶時代以前稱吳服,語出《古事記》、《日本書紀》、《松窗夢語》。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和服可分為公家著物和武家著物。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之小袖, 小袖的表著化始自室町時代 ,貴族的下著白小袖逐漸成為庶民的表衣。

“著物”除了包括“吳服"之外還包括肩衣袴、源自平安時代的狩衣等等,這些都非源自吳服,而是源自本土的傳統服飾。十二單則是由奈良時代的裳唐衣加以改良而成,之後又有變化和創新。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吳服”這一稱呼起源於三國時期,當時漢獻帝的後代劉阿知帶領族人移民到倭國,帶去了先進發達的中原文化,其中就包含服飾文化,後來他們就把這種服飾稱作"吳服"。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所以,雖然唐朝和日本交流頻繁,但日本的和服其實與三國時期的服飾文化聯繫更為緊密一些。而且,經過時代變遷和本土文化的影響,日本和服不斷地改良所發展的民族服飾文化,也與我們所知的吳衣相去甚遠。所以,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漢服復興

唐朝的服裝可以說是中國服飾歷史上很有特色一段時期,廣泛的文化交流與開明的思想,使這一時期成為世界的神奇傳說,中國人亦從此被稱成為了“唐人”。

《國家寶藏》漢服復興:別再把“漢服”稱作“日本和服”了

而服飾是文化的載體之一,我們這代人的審美一直在受西方影響,時裝的話語權也一直是在西方,現在是時候找回中國的審美精神了,讓漢服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