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要到了。毫無疑問,許多中國人註定又將稀裡糊塗地“過節”了。要麼弄棵樹掛上彩燈,要麼打扮成聖誕老人的樣子,要麼花幾十塊錢買個“高檔蘋果”送給女友,還有在網上爭相“戴聖誕帽”的……似乎不這樣,就跟不上潮流了。

過洋節還真過出了優越感?

更有甚者,有人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針對洋節與傳統節日的話題,這不某“著名經濟學家”就以“過聖誕就是無視傳統?扯淡!”為題發表了洋洋灑灑的長篇大論,說洋節的崛起,傳統節日的式微是“商業的力量”決定的,跟文化其實沒什麼關係。

這位專家的中心思想是認為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來自農業社會的,放現在太土啦!沒法帶動消費,活該被拋棄。言下之意,過洋節才是順應潮流,什麼傳統節日,什麼傳統文化,能賣幾個錢啊?對了,這位主兒還說,“朝鮮就是不過聖誕節的……”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嗨呀,好厲害好心機,這帽子扣得好大,快把我嚇死了。

是誰給你的勇氣,將我們數千年的文明傳承用“能賣幾個錢”來衡量?

是誰給你的勇氣,讓我們忘記先賢的教導,獨立的思考,要心甘情願地把自己生活甚至精神世界,交給只知逐利的商家擺佈?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什麼又叫過洋節跟文化其實沒什麼關係?讓我們來看看聖誕節的定義——

聖誕節(Christmas)又稱耶誕節,耶穌誕辰,西方傳統節日,在每年12月25日。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聖誕節是一個宗教節,因為把它當作耶穌的誕辰來慶祝,故名“耶誕節”。

不管怎麼掰扯,你也掩飾不了聖誕節背後,有著非常深厚的宗教淵源,西方人自帶文化胎記來過自己的節日,倒也無可厚非,可是中國人呢?沒有文化氛圍的薰陶與刻骨銘心的價值認同,過的是哪門子洋節呢?

說白了,無非是一種從眾心理驅動下的盲從,是空虛和無聊心態下的媚俗罷了。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不過有一點這位主兒倒是說對了,商業對洋節的推動

在知乎上曾看到這麼一句話——

“所有的外教都會問的問題:為什麼你們聖誕節要送蘋果?”

對啊,為啥哪國洋人過這洋節都沒這茬,到了國內就送上了?想明白了嗎?原因其實很簡單啊——因為賣蘋果的水果商想找個理由讓你消費啊!難不成你還真認為這蘋果在外國也叫“píng ān guǒ?”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不管什麼圈,最終都是花圈;無論什麼壇,最終都是祭壇。不管什麼果,想掏你腰包就是最終結果。

唯利是圖的商家永遠是精明的,他們才不管這個節日到底代表了什麼,有什麼意義,渲染聖誕節的氣氛,狂賺鈔票,才是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自古商人逐利,但如今的商人卻早已忘了“以義取利,以利濟世”的“端木遺風”了。深究起來,若沒有真正強大的文化與思想作為根基,商業的繁榮也終是浮萍。原因很簡單,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魂魄,商業經濟仿若肢體——從來只有大腦指揮肢體,而不是讓大腦受到肢體的擺佈。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保護傳統反倒成了被嘲笑的對象?

舍爺之前曾寫過《幼兒園,你帶孩子過什麼萬聖節?》一文,發佈後有讀者頗不服氣地說:“中國傳統節日還不是比誰紅包大,比誰放炮多”——對於這樣的說法,舍爺只能說,該羞愧的恰恰是你。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中國傳統的節日綿延數千載,除夕、元宵、清明、端午、重陽……蘊含的是對自然的尊重,對土地的眷念,對祖先的緬懷,對英烈的銘記,對家庭和睦家族興盛的期許,從炎黃部落走下黃土高原之時起,到如今斗轉星移,歲月滄桑,多少輝煌的古老文明現在都只能加上個“古”字,而我中華文明依然延續。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神州光武,奄有百代,英雄踵繼,是成汗青。

什麼是文明?這就是文明。得有多膚淺,才只記得了發紅包?得有多幼稚,才只記得了放鞭炮?

“文明不是書本,文明是代代相傳的薪火,是潛移默化的自尊自信,是輝煌的藝術和文學,是漢武橫掃大漠的雄風,是崖山蹈海的壯烈,是留髮不留頭的血性,沒有了這些驕傲的人,何談文明?”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知乎上上曾有一個爭議頗大的問題:

“為什麼日本人可大方穿和服,中國人穿漢服就會受到詬病與嘲笑?”或者換個說法——“為什麼中國遊客在日本熱衷穿和服,而在國內中國人穿漢服就會受到詬病與嘲笑?”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再到今年早些時候,《戰狼2》票房爆棚,有些人卻跳將出來,陰陽怪氣地諷刺,指責吳京表演太誇張,“個人英雄主義”過重。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本來區區一個洋節,以我泱泱中華之積澱與胸襟,過不過的,本是小事一樁。但是——

是從什麼時候起,過洋節的人如此沾沾自喜,自鳴得意,甚至還過出了優越感?甚至試圖一本正經地扯淡出“過洋節”才是順應潮流的“合理性”?

是從什麼時候起,傳統成為了“古板”,傳承變成了“守舊”?不過洋節恪守傳統成了“老古董”的代名詞?甚至還成為了被嘲笑的對象?

是從什麼時候起,“西方的外國的就是好的,老祖宗傳下來的就是土的,無趣的”成為了很多人潛意識裡的東西?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有哪一個國家和民族會興高采烈地以接受來自外國的文化為榮,以恪守本國的傳統為恥?說出“寧與洋人不與家奴”,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這樣屁話的,那是滿清。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可能真的是有的人跪久了,覺得站起來是種病吧。

過你的洋節去吧,沒人攔著你,愛怎麼玩怎麼玩,只是別在恪守傳統的人的面前,秀你那可憐的不知所謂的優越感。

過你的洋節去吧,對於很多人來說,這不過是個“約X”的藉口,娛樂至死的年代,有些人早已迷失了自己。

但丟失自己,就等於失去一切。

過洋節還過出優越感來了?不過洋節保護傳統反倒成被嘲笑的對象?

文字為茶邊求原創,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