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讓孩子自信,就要少說「聽話」

兒子,我不想你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我想要你做一個自信的大男孩!

自信是一次次成功的嘗試

“你用你知道的 事情來告訴我,

你怎麼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

而我知道你不知道的,

你我的未來你沒有去過!”

在《幻樂之城》的第二期,伊能靜出場時就談到了自己的兒子。我覺得被擊中了。

兒子哈利要上剪輯課,但是伊能靜希望他上編劇課。哈利就說了上面這段話。

想讓孩子自信,就要少說“聽話”

我很驚訝,伊能靜的兒子竟然敢這樣跟媽媽講話!

而且,她真的接受了兒子的意見。

想讓孩子自信,就要少說“聽話”

我驚歎兒子在媽媽這裡可以如此明確的表達自己,並且,媽媽也會尊重兒子的想法。顯然,當媽媽,伊能靜是很成功的。

我是不瞭解伊能靜的,但看了她的微博以後,發現她的微博,充滿了對教育的思考和實踐,很透徹,也很果斷。那種堅持的意味,很難得。

羨慕伊能靜的同時,也覺得,這個小子不簡單!

是的,他有自己的想法,也非常的自信!如果不是經常有機會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怎麼會如此自信呢?

聰明的媽媽絕不是教孩子聽話。

想讓孩子自信,就要少說“聽話”

是“聽話!”還是“解釋”?

晚上,兒子想看電視,但是網絡斷了。

開始哭鬧。

如果我說,“再哭我打你”,他估計會哭得更兇。然後就可以“名正言順”的加一句“你怎麼這麼不聽話!”但我沒有。

我給他解釋:“網線斷了,需要工程師明天來修一修。”

他竟真的懂了:“嗯,讓巴布工程師來修一修。”睜大眼睛,還表現出一副很期待的樣子。

有時候不是孩子不聽話,是需要家長去耐心的解釋。

當媽以來,慢慢發現“孩子,你要聽話”這句話,越來越說不出口了。

我知道,聽話,便是對他求知慾的打擊。我希望他好動一點,愛玩一點,開心一點,獨立一點。

我不希望自己限制他,總有一天,他會比我知道的多,思考的多,認識的多,走得更遠。而聽我的話,就很難超越我。我不希望自己是他的“天花板”,我希望他可以看見更遠的天空。

想讓孩子自信,就要少說“聽話”

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信。

但我,從來沒想過,“聽話”會和“不自信”掛鉤。

直到我看見一句話——沒有思考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主;沒有人格上的獨立,就缺少自信。

深以為然。

如果做任何事,都有人阻攔,都沒法嘗試,怎麼可能自信起來呢?

獨立思考的孩子,會自己去遵守規則、探索新的世界。有自己想法和情緒的孩子,實現自己想法和情緒,他便會變得自信。

簡單的父母,覺得“聽話”的孩子最好帶,聰明的父母知道,孩子每一次的表達,都是需要,或是解釋的機會,或是嘗試的機會。也是培養孩子自信的機會。

你的耐心,是最大的寶藏。


想讓孩子自信,就要少說“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