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改變了一句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

育兒中時常會經歷挫敗感,就像這樣:

跟孩子一起去超市買了袋雞蛋,一路上被小傢伙“覬覦”了很久。看到長椅就放下東西想歇會兒,心裡想著晚上要做一個大大的蛋糕慶祝聖誕節,眼見著他悄默聲拎走雞蛋,伴隨著老母親的一聲尖叫“不要扔”,鮮活的雞蛋們啪地一下齊齊完成了破殼儀式。

老母親只能大喘氣地望著一旁幸災樂禍的寶寶……內心獨白是:對,你媽已經忍住三天沒有罵你了。類似這樣犯錯情節不算嚴重的,咱大人有大量皺一下眉就過去了。但大部分情況是:

我家的皮猴兒實在太皮了,根本管不住……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

有時候,他就是非要…怎麼辦?

每當這時候,我們多麼希望能跳出這場權利的爭鬥,期待大人給的建議和指導,孩子能明明白白聽進去,變成一個“聽話”的乖孩子。可有什麼辦法,能讓孩子好好聽話呢?

1.說得清楚,才能聽得明白

心理學上有這樣一個測試:不要想著一頭粉色的大象。相信絕大多數人,在聽到這句話時,都會下意識地去想象一頭粉色的大象。這說明,跟“不要”相比,我們更關注的是那個更具體、更形象的事物——粉色大象。

對孩子來說更是如此,“視覺化、形象化”的詞更能吸引他們。僅僅說“晚上不要吃糖”,遠不如給他講個故事——《牙齒大街的新鮮事》。乾巴巴講道理,哪有親眼看見、親身經歷來得更直接。就算孩子聽得進去道理,也得是那些自己能夠懂得和接受的道理。

另外,我們也可以試著把平時的否定句式換成正向的指令,比如:

不要在地上滾 → 我們鋪一塊毯子滾吧,軟軟的很舒服呢。

不要去碰熱水瓶 → 我們去讀故事吧/寶寶來摸摸,是不是很燙?

心理學的“禁果效應”大家應該都聽說過,意思就是一些事情越是被禁止,越是散發著誘人的吸引力。到了孩子這兒,有時候越是父母禁止的事情,人家越是要去突破限制,直接宣戰。

負面的指令,帶來的是恐懼、失望,也更加會激起孩子強烈的好奇心;而正向的指令,可以幫助緩衝失望,延遲滿足,也讓孩子更容易明白需要遵守的要求。並且,也給孩子提供了完善自我,獲得認可的機會。

2.比起命令,人家更喜歡做選擇

孩子到了會說“不”的年紀,每天主意一大堆,總是跟大人唱反調。你要他往東,人家偏要往西。結果就成了這樣:

“不能亂扔玩具!”

“這個不可以拿!”

“快把鞋穿上!”

“現在去把手洗了!”

這些話說多了自己都嫌煩。換位思考下,如果是我們整天被人強制要求幹這幹那,這也不許那也不行,肯定早就炸了。想要孩子聽話,老母親太太太難了。

你說他不聽,那咱就退一步,適當中和一下雙方的意願,轉變一下說話的方式。它有一個標準句式:“A或者B,你來決定。”

我只改變了一句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

這個辦法,尤其適合1到3歲的孩子。 這個階段的他們往往不願意回應要求,也不大回答得出“怎麼做”的問題。但是如果有選擇,他願意二選一,剛剛好。 “你來決定”——就像是對他說,“你長大了,你可以自己做選擇,而不僅僅是照我說的做。”孩子會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

總之,當我們不想讓孩子走這條路的時候,要給他留出另外一條,給他去探索、做決定,而不是直接堵上。如果不是原則上的問題,當寶寶不情願,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商量,確定一個折中的方案,讓雙方都可以接受。

3.“肯定”才是內驅力

哥哥家孩子之前有個壞毛病,在家裡,吃剩的果皮、擦過鼻涕的紙總是不願丟到垃圾桶裡,而是喜歡塞到大人的手裡。批評叨叨過很多次,收效甚微。

後來,大人們換了個思路,就問她說:我們覺得很奇怪,也很好奇,寶貝在外面都能幫大人的忙,找垃圾桶、扔垃圾,多棒呀!在家裡為什麼不想自己扔呢?

小傢伙的回答竟然是:“媽媽,咱們的垃圾桶裡有蟲子。”原來,家裡有一次垃圾沒及時處理,她被突然冒出來的蟲子嚇住過。找到了原因,事情就好辦多了。

我只改變了一句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

這就是“肯定”的魔力:1)願意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他的想法,肯定他的“感受”,這樣我們才會知道:她原來是“怕蟲子”,不是懶得做;2)把關注“錯誤”的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肯定他曾經的努力,指出可以改善的地方。讓孩子有信心,覺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才是促使他改變的內驅力

這個時候,你會發現“委婉”的批評就好比是糖衣炮彈,孩子的接受程度比原來高多了。

4.有話術,也要有態度

“嘿~你這小屁孩兒,領導我搞不定就算了,搞不定你我就不是你媽,給我過來!”(改善前)

“哎呦,我耳朵疼,誰的嗓門這麼大呀,看,大家都捂住耳朵了,快,你也捂住!”(改善後)

這個辦法對年齡小的孩子特別管用,當孩子哭鬧得厲害,轉移注意力常常是最佳選擇。一個氣急敗壞,一個幽默風趣,孩子當然選後者。這要求家長練好內功,控制好當下的情緒,用輕鬆有趣的辦法,把孩子從執念中帶出來。倘若遇到狀況,自己先上火,哪還顧得上好好說話。

說到底,就是要我們從高高在上的位置上退出來,去平視和尊重孩子。等孩子平靜了,最好再找機會幫孩子覆盤一下,不然糊弄過去以後還是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想讓孩子“聽話”,並不是要他變得順從、屈服、喪失自我,而是幫助他們建立一種規則意識,將來能在社會上很好地生存。有時候,我們會因此跟孩子產生衝突,但事後也要記得為親子關係蓄積能量,因為這才是親子有效溝通的基石和保障。

我只改變了一句話,孩子竟然這麼“聽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