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改变了一句话,孩子竟然这么“听话”

育儿中时常会经历挫败感,就像这样:

跟孩子一起去超市买了袋鸡蛋,一路上被小家伙“觊觎”了很久。看到长椅就放下东西想歇会儿,心里想着晚上要做一个大大的蛋糕庆祝圣诞节,眼见着他悄默声拎走鸡蛋,伴随着老母亲的一声尖叫“不要扔”,鲜活的鸡蛋们啪地一下齐齐完成了破壳仪式。

老母亲只能大喘气地望着一旁幸灾乐祸的宝宝……内心独白是:对,你妈已经忍住三天没有骂你了。类似这样犯错情节不算严重的,咱大人有大量皱一下眉就过去了。但大部分情况是:

我家的皮猴儿实在太皮了,根本管不住……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

有时候,他就是非要…怎么办?

每当这时候,我们多么希望能跳出这场权利的争斗,期待大人给的建议和指导,孩子能明明白白听进去,变成一个“听话”的乖孩子。可有什么办法,能让孩子好好听话呢?

1.说得清楚,才能听得明白

心理学上有这样一个测试:不要想着一头粉色的大象。相信绝大多数人,在听到这句话时,都会下意识地去想象一头粉色的大象。这说明,跟“不要”相比,我们更关注的是那个更具体、更形象的事物——粉色大象。

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视觉化、形象化”的词更能吸引他们。仅仅说“晚上不要吃糖”,远不如给他讲个故事——《牙齿大街的新鲜事》。干巴巴讲道理,哪有亲眼看见、亲身经历来得更直接。就算孩子听得进去道理,也得是那些自己能够懂得和接受的道理。

另外,我们也可以试着把平时的否定句式换成正向的指令,比如:

不要在地上滚 → 我们铺一块毯子滚吧,软软的很舒服呢。

不要去碰热水瓶 → 我们去读故事吧/宝宝来摸摸,是不是很烫?

心理学的“禁果效应”大家应该都听说过,意思就是一些事情越是被禁止,越是散发着诱人的吸引力。到了孩子这儿,有时候越是父母禁止的事情,人家越是要去突破限制,直接宣战。

负面的指令,带来的是恐惧、失望,也更加会激起孩子强烈的好奇心;而正向的指令,可以帮助缓冲失望,延迟满足,也让孩子更容易明白需要遵守的要求。并且,也给孩子提供了完善自我,获得认可的机会。

2.比起命令,人家更喜欢做选择

孩子到了会说“不”的年纪,每天主意一大堆,总是跟大人唱反调。你要他往东,人家偏要往西。结果就成了这样:

“不能乱扔玩具!”

“这个不可以拿!”

“快把鞋穿上!”

“现在去把手洗了!”

这些话说多了自己都嫌烦。换位思考下,如果是我们整天被人强制要求干这干那,这也不许那也不行,肯定早就炸了。想要孩子听话,老母亲太太太难了。

你说他不听,那咱就退一步,适当中和一下双方的意愿,转变一下说话的方式。它有一个标准句式:“A或者B,你来决定。”

我只改变了一句话,孩子竟然这么“听话”

这个办法,尤其适合1到3岁的孩子。 这个阶段的他们往往不愿意回应要求,也不大回答得出“怎么做”的问题。但是如果有选择,他愿意二选一,刚刚好。 “你来决定”——就像是对他说,“你长大了,你可以自己做选择,而不仅仅是照我说的做。”孩子会感受到被尊重、被信任。

总之,当我们不想让孩子走这条路的时候,要给他留出另外一条,给他去探索、做决定,而不是直接堵上。如果不是原则上的问题,当宝宝不情愿,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商量,确定一个折中的方案,让双方都可以接受。

3.“肯定”才是内驱力

哥哥家孩子之前有个坏毛病,在家里,吃剩的果皮、擦过鼻涕的纸总是不愿丢到垃圾桶里,而是喜欢塞到大人的手里。批评叨叨过很多次,收效甚微。

后来,大人们换了个思路,就问她说:我们觉得很奇怪,也很好奇,宝贝在外面都能帮大人的忙,找垃圾桶、扔垃圾,多棒呀!在家里为什么不想自己扔呢?

小家伙的回答竟然是:“妈妈,咱们的垃圾桶里有虫子。”原来,家里有一次垃圾没及时处理,她被突然冒出来的虫子吓住过。找到了原因,事情就好办多了。

我只改变了一句话,孩子竟然这么“听话”

这就是“肯定”的魔力:1)愿意站在孩子角度去了解他的想法,肯定他的“感受”,这样我们才会知道:她原来是“怕虫子”,不是懒得做;2)把关注“错误”的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肯定他曾经的努力,指出可以改善的地方。让孩子有信心,觉得自己可以做得更好,才是促使他改变的内驱力

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委婉”的批评就好比是糖衣炮弹,孩子的接受程度比原来高多了。

4.有话术,也要有态度

“嘿~你这小屁孩儿,领导我搞不定就算了,搞不定你我就不是你妈,给我过来!”(改善前)

“哎呦,我耳朵疼,谁的嗓门这么大呀,看,大家都捂住耳朵了,快,你也捂住!”(改善后)

这个办法对年龄小的孩子特别管用,当孩子哭闹得厉害,转移注意力常常是最佳选择。一个气急败坏,一个幽默风趣,孩子当然选后者。这要求家长练好内功,控制好当下的情绪,用轻松有趣的办法,把孩子从执念中带出来。倘若遇到状况,自己先上火,哪还顾得上好好说话。

说到底,就是要我们从高高在上的位置上退出来,去平视和尊重孩子。等孩子平静了,最好再找机会帮孩子复盘一下,不然糊弄过去以后还是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想让孩子“听话”,并不是要他变得顺从、屈服、丧失自我,而是帮助他们建立一种规则意识,将来能在社会上很好地生存。有时候,我们会因此跟孩子产生冲突,但事后也要记得为亲子关系蓄积能量,因为这才是亲子有效沟通的基石和保障。

我只改变了一句话,孩子竟然这么“听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