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在中國家庭長大的孩子,聽得最多的也許就是“聽話”二字了。對於孩子來說,聽大人的話固然是重要的,因為大人的出發點是為了孩子好,勸告孩子時包含了很多自己的一些人生經歷和智慧。但值得我們家長注意的是,只要求孩子聽話,剝奪孩子的思考和反對的能力會對孩子造成很大的傷害。

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 孩子在較早時期接受的觀念是,淘氣的孩子是不聽話的孩子。因此他們在父母或老師的要求下,不得不努力做一個聽話的孩子,但這樣做的結果,可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太聽話的孩子心理往往比一般的孩子更脆弱,他們身上也隱藏著不為人知的心理問題。

1、缺乏創造力

孩子因為有了統一的標準,孩子的行為又隨時受到成人們的監督和評價,當孩子沒有按照成人教給他的標準去做時,孩子就會受到批評和懲罰。孩子為了迎合大人成為父母眼裡的好孩子,漸漸的放棄了自己的想法,乖乖地向著父母們想要的答案思考著、生活著,這樣自己便能得到大人們的讚賞和獎勵。因此,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2、獨立能力差

比如,越聽話的男孩子,隨著他漸漸長大,他就會從一個不提問的“乖”學生、成為一個唯唯諾諾的“乖”員工、感情上讓婆婆包辦的“媽寶男”、生活上不能完全自主的爛好人。從這個角度講,取得很高成就的人,都不“乖”。因為,越“聽話”的孩子依附性越強,自主性越差。“聽話”的孩子身上有家長太多的控制感。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3、內心脆弱

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或望女成鳳,但是過分要求孩子,甚至只許孩子贏不許孩子輸、或只許笑不許哭的教育理念,要求孩子必須跟著大人的意願走,孩子為了不受到批評或懲罰,就會努力成為大人眼中”聽話“的好孩子,也會使得孩子在日後的每一次失敗中,心理承受能力越來越脆弱。

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4、壓抑,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想法

一個從小頂著一頂”聽話“帽子長大的孩子,一個在父母控制下長大的孩子,一個為了迎合父母喜好長大的孩子,最欠缺的就是表達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能力,這也會讓孩子在步入社會後變成一個不太會拒絕別人的”爛好人“。因為他害怕承受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和來自外界的負面評價。


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以上這些問題如果是發生在普通孩子身上,比較容易被家長或老師發現,但發生在”好孩子“的身上,則容易被成年人忽視,從而使得這些弱點變成隱患,甚至是定時炸彈。比如,你經常發脾氣、批評孩子,如果這個孩子比較調皮,他可能會覺得無所謂(我們家哥哥就是這種人,面對爺爺的各種咆哮,從來就沒在乎過,修復能力特別強)。但如果這是個“好孩子”結果就不一樣了,他可能會承受不住挫折而出現心理問題,從而產生消極的生活態度。

你以為孩子“聽話”就是“好孩子”?那是因為你不知道“聽話”背後隱藏的4大“殺手”

所以,父母切忌不要用自己的標準,或是以成績來要求孩子成為“好孩子”,其實真正的好孩子是樂觀堅強、有責任心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